中国古代史研究网检索
中国古代史研究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6141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71秒)
2020年6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时指出,“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中,不时有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非议,甚至给“一带一路”倡议扣上“新殖民主义”的帽......
古代东亚长期存在以朝贡体系为特点的国际秩序,这一国际秩序以天下观、朝贡体系二位一体为历史逻辑。天下观是自先秦逐步形成的涵括中国和“四夷”的空间和秩序观念,朝贡体系是天下观理想模式的现实映照,二者互为表里,不能相互脱离。
在朝贡体系中,古代东亚地区各政权共认和奉行以中国为中心的关系形态和交往原则。在与中国交往时,朝鲜半岛的高丽与朝鲜王朝、越南历代王朝、......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强盛王朝,人们往往羡谈秦汉、隋唐或明清。事实上,元朝承继秦汉以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拥有超越汉唐的辽阔疆域,实现了广泛的民族交融,为此后数百年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历史贡献不容忽视。

 
南北一统  天下为一 

元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首先在于再度完成南北统一。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国陷入分裂割据,生民饱受战争离乱之苦。中晚唐......
18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上半叶,太平洋自由贸易骤兴。欧美国家以清帝国的庞大商业市场为中心,寻找和拓展商机,在既有的欧洲和东方海上贸易网络基础上,开辟出直接联通大洋两岸的北太平洋[1]国际贸易商路,基本完善了近代世界贸易体系架构。跨洋海洋动物毛皮贸易和由此衍生出的檀香木贸易,成为北太平洋国际商路成功开辟和贸易网形成的关键条件和要素。作为近代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海陆地缘形势和社会经济变迁较大的历史时期之一。在明代,海上活动规模较大,影响较深,有明初的郑和下西洋活动和明末的郑成功海上经略活动等。郑和下西洋的性质是明朝官方开展的海洋经略活动,具体目的是搭建海上朝贡体系,郑和船队的性质是明朝官方派出开展跨海外交活动的使团与护航舰队。郑和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推动了海上丝绸......
明初百年间,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发展至明中期,统治者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实际上,“地理大发现”时代已开启,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强国开始向全球殖民扩张。16世纪以后,葡、西两国及荷兰、英国相继介入中国海域,交往中留下大量文献,为中外关系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此前学界对葡萄牙使团访华及早期中......
以“巫”观念为核心的“巫术”实践活动,在人类早期农耕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产生过重大影响。此外,人类学家通常也将北亚草原和内亚绿洲社会早期流行的“萨满”信仰视作一种巫质文化,遗风至今犹存。作为人类文明史中一种常见的社会与文化现象,“巫”的观念与实践活动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族的历史进程当中,古代中国也不例外。瞿兑之、李安宅、陈梦家、宋兆麟、李零、童恩正......
作为中国近现代第一幅政治宣传画,《时局图》在中国近代史上流传广泛且影响深远,在近代美术史上更是地位重要。时至今日,它依旧存在于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一目了然”地让中小学生了解列强在近代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这一历史事件。因此,《时局图》既有自身的历史价值,对于我国的历史教育,尤其是近代史教育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界对《时局图》的研......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自古以来,我们在开展对外交往、推动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时,始终秉承和平、和睦的理念。

 
“四夷来朝”是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者发展对外交往的政治理想。《尚书·大禹谟》称“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天子躬行勤政,可使“四夷”归服,而周边部族及诸国遣使朝贡,可以彰显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体现王朝强盛的气象。故凡王朝新立......
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凝聚,中国学界多从民族联系入手加以把握。但民族联系具有普遍性,历史上不仅中国各人群之间联系紧密,他们与这一范围之外的人群也同样关系密切。在这一普遍联系的关系网络中,各民族凝聚与离散同时并进,互相交错。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各人群最终凝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而不是融入其他共同体中?仅仅讨论中国历史范围内各人群的密切联系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仅仅把......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