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国网检索
哲学中国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9332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44秒)
  
在我国,价值问题的提出和价值学研究的全面展开,迄今已经十六、七年了。但今天回过头去看一下,我们就会遗憾地发现,在价值学和价值理论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上,譬如价值的本质、价值的生成变化规律、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等等,我们几乎都没有太大的进步;我们所收获的只是将原初的1、2种价值定义,增加到4大类或6大类,10余种之多,[[1]]而且目前还有继续增加之势。这样,我......
  
孔子身后,“儒分为八”,没有统一的儒学;19、20世纪亦不例外。展望儒学未来,应该以儒门各派近200年间在中国的际遇为基础。 
一、走向困厄的几条途径
    儒门盛衰都应“反求诸己”。困厄是沿着传统旧径滑行的恶果。 
    第一,自我封闭的天朝心态。 
    这个时期的儒学主流一直有条非常坚固的思想长城:中国文化(主干是儒学)无比优秀,民族生机无庸外求。“天朝无所不有......
为进一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营造启迪思维、鼓励创新、勇于探索的学术氛围,加强各校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同时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将于2009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首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论坛”。 欢迎全国广大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踊跃投稿!
一、论坛主题
“中国与科学发展”
立足改革开放30周年与建国60周年的时代背景,探讨中国......
  
     当下,儒学的重新兴起举世瞩目,这一波儒学潮流是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应如何相处等问题紧密相连的。由此,人们必然关注儒学的当代命运。记者在“人民大学2006年国际儒学论坛”上,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秘书长罗安宪教授。
    儒学的传统特征
    记者: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传统之为传统,是不可割舍的,也是无法割舍的。自西学......
  
邪教是当代全世界共有的社会现象。但由于受中西方不同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以及当代社会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在邪教问题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例如,邪教产生的背景不同,邪教的表现特征不同,邪教的社会处境不同,邪教的内在特性不同,国家对邪教的治理方式也不同,等等。中西方在邪教问题上的这些不同集中体现在中西方邪教概念的不同。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反映,这......
  
菩萨信仰是中国大乘佛教最基本的外在表现形态。在中国佛教的菩萨信仰当中,四大菩萨出类拔萃,无与伦比。这四大菩萨尽管在学理上是平等无别的,但在实际的信仰理念中,他们却各有所司,各有所长,各自代表了佛教理论尤其是佛教修道理论中最基本的一个方面。而这每一个方面又都与人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直接联系在一起。
在四大菩萨当中,观音主悲,是大......
  
 
先验基督论的首创者卡尔·拉内(Karl Rahner, 1904-1984)是“梵二会议”以后天主教哲学之“现代化运动”的第一推动者,也是整个“耶教哲学”或“基督教哲学”之人类学转向的主要推动者。印顺(1906-2005)则是人间佛教运动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主要倡导者,他的凡夫菩萨论对于中国当代佛学的影响足以与“中国近代佛教的马丁·路德”——太虚(1890-1947)相媲美。在我们......
  
中国宗教发展到宋代之后,出现了形式不一的宗教结社活动,而到了明代中叶,则出现了大量的民间教门。明代中叶之前,民间教派中的弥勒教、摩尼教与白莲教占主导地位,弥勒下生思想成为神灵信仰的体系中心;但自明代中叶至明末则出现了许多教派,他们在教义、组织、仪式等方面已经区别于原来的民间教派,以至于可以称之为“明清新兴民间宗教”[1]。
从佛教的发展来说,从正统佛......
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是美学领域辩证关联的核心范畴。经由主体的意向性审美活动,自然感性转化为审美感性,审美感性具体表现为形式感性和象征感性两种形态。形式感性是对自然感性的秩序化,象征感性是主体在感性事物与非感性事物相遇中的意义重构。与此相关,建立在审美感性基...
  
    数字化时代,艺术的范畴已经大大扩展。作为新生代的数码图形艺术(或称数字艺术)已经无法完全用传统的艺术标准来定义,数码图形艺术中的审美问题尤其如此。虽说数码图形艺术美学是人类美学理想的承传,但数码图形艺术也决非只是传统艺术的简单数字化,数码图形艺术作品除了继承传统艺术美的合理内核,还集成了三维空间和四维时间的因素,甚至还有触觉和嗅觉。虽然传统的......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