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国网检索
哲学中国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9332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11秒)
  

以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为主要代表的港台新儒家(亦称现代新儒家的第二代)既是历史形态的事实存在,构成20世纪中国哲学的重要元素,同时又是现实形态的事实存在,正在并继续对21世纪中国哲学发生影响。但对港台新儒家的价值评判并不一致,因时、因地、因人而有较大的差异。这里涉及到诸多理论原则和方法论问题,值得我们审慎对待。
一、价值评判的尺度问题
价值评判离不......
  

 “学衡派”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学衡》杂志为平台,由具有共同学术立场的知识分子群体构成的一个具有文化民族主义色彩的学术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梅光迪、吴宓、胡先骕、柳诒徵、刘伯明、汤用彤、缪凤林、景昌极、林损等。虽然“学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各有千秋,但也具有一些共同倾向,主要是对西方近代文化的批判、对儒学的复归等。
一、对西方近代文化的批判......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他生平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往往会直接影响其思想的转变或发展进程。阳明早年的“格竹”经历及其由此引发的思想转向,就是其中的典型个案之一。为了明确本文问题之由来及其症结之所在,有必要预先简略交待一下阳明格竹一事的发生及其背景。据《年谱》记载,弘治五年壬子(1492),21岁的阳明随做官的父亲王华在京师,“遍求考亭......
  
当代西方政治伦理论争,既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生活新问题新矛盾的理论表达,亦是人类民主政治文明内在矛盾的展开及其理论抽象。民主政治作为启蒙时代以来人类最重要文明财富之一,一方面为全人类所共享,另一方面自身亦在辩证否定性中走向更高境地。
罗尔斯《正义论》与《政治自由主义》所引发的关于政治正义的学术辩驳,将西方现代政治伦理、政治哲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伦理学的个体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在伦理学史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伦理学主张。个体性原则主张人的行为从个人意志自由出发、以个人的特殊目的、愿望、福利和权利为目的,否认人的行为应遵循普遍意志、以社会普遍的目的、愿望、福利和权利为目的。整体性原则与此相反。这两种伦理学主张的对立,在西方伦理学史上表现得颇为显著或突出。古希腊的柏拉图、伊璧鸠鲁可谓整体性原则和......
日前,由西北大学主办,西北大学社科处、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中韩国际学术研讨会---“环境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在西北大学南校区多功能报告厅开幕。西北大学副校长任宗哲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陈国庆主持会议。
会上中韩双方就“环境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进行了论文交流。韩国建国大学金渡植教授、李镛教授分别......
  
道学“成性”论,是由北宋关学领袖张载提出的重要观念。[1]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张载性论以及人性论的研究较多,对于作为性论以及人性论的道德实践工夫层面的成性论则研究较少;而且在为数较少的研究中,对张载成性论与其哲理基础之间的关系、以及成性论的意涵及其特质的把握尚嫌不够深入和系统。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张载集》及集外佚书《孟子说》、《礼记说》等文献,首先探......
  
一、马克思关于“货币拜物教”的基本观点
(一)货币拜物教是社会劳动物化关系的颠倒形式
马克思没有使用过“拜金主义”的字眼。马克思用货币拜物教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物神秘化”现象。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了“拜物教”产生的现实根源和理论根源:“经济学家们把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受这些关系支配的物所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这种粗俗的......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这一方面,自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一直是我国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学术理论界研究道德建设的聚焦点。但是,唯物史观还指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强大的反作用,故新时期道德建设不仅仅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道德的经济价值问题颇受争议。60年代开始,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已有学者讨论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尽管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企业的各种活动只是为了增加利润,并以此抵制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于企业应当承担其社会责任的呼吁,但却无法阻止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一步的研究。从70年代起,一批哲学家突破学科界限,把道德理论引入商业领域,并最终发展出经济伦......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