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概况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辞书事业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给辞书编纂与研究搭建更高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7年7月19日批准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作为辞书事业发展的科学管理平台,整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以及院内外相关单位的优势资源,以《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为依托,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创新辞书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担负起辞书编纂领域国家队的文化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既是精神产品的产出地,又是教育交流的场地,也是向学界和社会开放的窗口。作为院级非实体研究中心,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领导,承担词典编辑室、新华字典编辑室、新型辞书编辑室、应用语言学研究室等4个室的管理。研究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由语言研究所所长任主任,对所党委负责。
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的工作目标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规划辞书编纂与研究课题,推动《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的修订及《现代汉语大词典》等相关系列辞书的编写,维护其品牌地位并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探讨中国辞书发展战略,培养并造就辞书策划、研究、编纂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增强人才核心竞争力;对标国际辞书研究和编纂前沿,搭建我国辞书编纂现代化的研究平台,实现传统辞书编纂出版手段的数字化和现代化;促进社会语言生活和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机构设置
名誉主任
张 江 江蓝生
主 任
刘丹青
副主任
谭景春 储泽祥
主任助理兼秘书长
杜 翔
名誉主任 张江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一副校长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名誉主任 江蓝生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主任、原副院长
中国辞书学会原会长
《新华字典》第11版修订主持人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主持人
《现代汉语大词典》主编
主任 刘丹青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
《中国语文》主编
新时期审音课题组主持人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修订主持人
新华辞书社社长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卷》主编
一排左起:张洁、熊子瑜、王伟、王楠、顾曰国、刘丹青、刘晖春、谭景春、储泽祥、郭小武、吴杰、杜翔
二排左起:范宇思、李芸、张铁文、潘雪莲、张永伟、张弘、张定、侯瑞芬、王清利、王霞、胡钦谙、付娜、杨萌萌
词典编辑室
词典编辑室承担《现代汉语词典》修订和相关系列辞书编纂,并进行相关的词汇学、语义学、辞书学研究。成立于1956年,是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编写以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规范为目的的《现代汉语词典》而设立的专门机构。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吕叔湘先生、丁声树先生曾先后主持《现代汉语词典》的编写工作并担任词典编辑室主任。
在职人员
室主任:杜 翔
谭景春 王 伟 潘雪莲
侯瑞芬 杨萌萌 王清利
《新华字典》编辑室(新华辞书社)
《新华字典》编辑室(新华辞书社)承担《新华字典》修订和相关系列辞书编纂,并进行相关的词汇学、语义学、辞书学研究。新华辞书社成立于1950年,主要任务是编纂《新华字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为普及教育和汉语规范化服务的字典。1956年,新华辞书社并入语言研究所,成立词典编辑室。2016年,《新华字典》获得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2017年,设立《新华字典》编辑室,《新华字典》恢复新华辞书社的署名。
在职人员
室主任:王 楠
郭小武 张 洁 张铁文 张 定
新型辞书编辑室
新型辞书编辑室承担数字化辞书以及《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系列之外辞书的编纂,并进行相关的词汇学、语义学、辞书学研究。成立于2017年,是为适应当今数字出版迅猛发展的形势、进行数字化辞书编纂与研究而设立的专门机构。
在职人员
室主任:熊子瑜
储泽祥 李 芸 王 霞 付 娜
应用语言学研究室
应用语言学研究室承担多语种多模态语言资源库的建设和智能化辞书编纂系统的研发,并进行《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及相关辞书的数据库建设,为传统辞书编纂出版手段的数字化和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成立于1977年,当时的研究重点是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信息处理。
在职人员
室主任:顾曰国
张 弘 吴 杰 胡钦谙 张永伟 范宇思
三、学术咨询委员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学术咨询委员会由所内外相关专家组成,负责辞书编纂研究所涉及问题的学术咨询,承担辞书成果的审定和学术把关,以及受院、所委托对其他有关重要学术事项进行咨询和论证。第一届有25位咨询委员(名单见下,按姓氏音序排列),研究中心主任刘丹青研究员兼任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