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本文所论述的双音节动宾式人体动作词语,是指构词形式为“V+O”,其中宾语为人的肢体或器官名词,动作则既可以看作是由人发出,也可以看作是由宾语发出的动作行为的词语,如“点头、摇手、眨眼、转身”等。以下简称人体动作词语。
从语义类型来看,人体动作词语中有的只有单纯的字面动作义,属于词组范畴,如“探身、抬腿”。有的虽然目前还没有词汇化,没有衍生出抽象的词义,但是,动作执行者在发出这些动作时,多是因为有某种原因或者是想要起到某种作用,如“咬牙、跳脚”一般是因为“痛苦、愤怒、着急”;“努嘴、眨眼”则多是动作发出者希望通过具有规约性的动作向对方有所“示意或暗示”等。有的人体动作词语则通过转喻、隐喻等不同的方式衍生出不同的抽象词义,出现了词汇化。有的人体动作词语还衍生出不止一种语义和用法。例如,“抬头”用于人时衍生的是“指受压制的人得到伸展”的转指义。用于人以外的其他事物时,则是比喻用法,比喻事物的“复兴、回升”等。“眨眼”除了有“眼睛一睁一闭向人示意”和“形容时间极短”的含义及用法外,另外还经常用于“VP不~”的结构中,如“杀人不眨眼、吹牛不眨眼、花钱不眨眼”等等,整个结构表示“做某事毫不犹豫、毫无顾忌”。
不同语义类型的人体动作词语往往具有不同的语义结构,有些在句法上还有着独特的表现,在词典中通常也表现出不同的释义模式。
2、 人体动作词语的语义衍生方式和语义类型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人体动作词语的语义衍生方式和语义类型复杂多样。除了单纯表示字面动作义的词组部分外,概括起来,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词语没有衍生出抽象词义,但具有特殊作用或用法,不同于一般词组,包括:
1.具有约定俗成的示意或暗示作用的“努嘴、眨眼”类。
2.由某种强烈的情绪所导致的“咬牙、跳脚”类。
(二)词语通过转喻衍生出相关性转指义,包括:
1.转指相关抽象规约义的“点头、摇头”类。
2.转指相关目的的“伸手、张嘴”类。
3.转指相关心理活动或状态的“低头、抬头”类。
4.转指相关生理现象的“闭眼、蹬腿”类。
(三)词语通过隐喻衍生出相似性比喻义,包括:
1.通过隐喻衍生出相似性比喻义的“翻身、插足”类。
2.先通过隐喻衍生出相似性比喻义,再通过夸张等手法,进一步衍生出“形容时间极(很)短”这一更加抽象的引申义的“弹指、眨眼”类。
2.1人体动作词语具有特殊作用或用法
2.1.1具有约定俗成的示意或暗示作用的“努嘴、眨眼”类
“努嘴、眨眼”类人体动作词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衍生出抽象的引申义,从这一点讲,“努嘴、眨眼”类人体动作词语具有词组的性质。但是,与一般词组不同的是,这种用法的“努嘴、眨眼”等人体动作词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人际互动中,动作发出者往往是通过“努嘴、眨眼”类动作行为向对方有所示意或暗示,来表达不愿意公开的、不希望其他人知道的信息。这种用法的人体动作词语数量不多,比较常见的还有“挤眼”。
《现汉》对“努嘴”类词语的释义模式可以概括为:
[人体动作]+“示意”
先说明具体动作,再用“示意”一词煞尾。《现汉》的释义模式揭示出了“努嘴”类人体动作词语的特殊作用。“努嘴”类人体动作虽然具有主观的示意或暗示功能,但所示意或暗示的内容并不固定,没有形成独立、明确、固定的抽象词义,因而词典无法用某个具体的词语对其含义加以概括,只能以“示意”一词结束释义。
“努嘴、眨眼”类人体动作词语在用法上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第一,多可以用在使令句或含有使令含义的句子中。
紫鹃看着不好,连忙努嘴叫雪雁叫人去。(曹雪芹《红楼梦》)
店主米开列托诡秘地眨眨眼,把列奥纳多引到收银柜后面。(刘心武《永恒的微笑》)
第二,多可以和“暗示、示意”等词语在句子中组合共现。
龚同时称李庄讲这些话时眨眼暗示他承认被刑讯逼供。(人民网2010年2月3日)
由于当时文明戏的唱词是由演员随时自编的,一人唱完,努嘴示意,第二人即接唱,被当地观众戏称为“努嘴联弹”。(《开心论坛》2010年12月4日)
第三,一般不单独或者与助词“了”组合做谓语。
表达暗示或示意作用的“努嘴、眨眼”类人体动作词语,没有形成固定、明确的抽象词义,不能独立地表达某一动作或事件。如果只说“他努嘴了、他眨眼了”,不能清楚地表明是动作发出者对人有所示意或暗示还是只发出字面义的动作。
2.1.2由某种强烈的情绪所导致的“咬牙、跳脚”类
“咬牙、跳脚”类人体动作词语,多是直观具体地描写人的动作行为,没有其他抽象引申义,具有词组的性质。但是,与一般词组不同的是,“咬牙、跳脚”类人体动作,往往是由人内心某种强烈的情绪,而且多为消极情绪(如“着急、生气”)所引发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由自主的。强烈的情绪发生是主要事件,是前因,而相关的这种动作行为是伴随性、附属性的,是结果。这种用法的人体动作词语数量不多,比较常见的还有“跺脚”等。
《现汉》对“咬牙、跳脚”类词语的释义模式可以概括为:
“因为/由于”+[心理动词]+“而”+[人体动作]
先用“因为……/由于……”说明人体动作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说明具体的人体动作。《现汉》的这种释义模式充分说明了“咬牙、跳脚”类人体动作词语所表示的事件的结构特点,即“由于强烈的消极情绪”导致其“产生某种不由自主的人体动作”。
“咬牙、跳脚”类词语在用法上也比较有特点:
第一,常用在带“得”的动补结构中,做心理动词谓语的补语。
胖菊子挣脱了他的拥抱,他恨得直咬牙。(老舍《四世同堂》)
她抱着孩子,无法拉他,急得直跺脚。(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
第二,经常和“一”组合。
其实,当时要一咬牙冲上去,这功夫不就抖起来了!死不了人,也受不了重伤,顶多磕破点皮肉,多神气!(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那老头一跳脚,从怀里掏出一把崭新的票子,扯着嗓子嚷道:“你要那么说,我出14块钱!”(贾大山《花市》)
第三,一般不单独或者与助词“了”组合做谓语。
“跳脚、咬牙”类词语和“努嘴、眨眼”类词语一样,目前还没有衍生出比较抽象的词义,都不能表达独立的行为或事件,所以,一般不单独或者与助词“了”组合做谓语。
2.2人体动作词语通过转喻衍生出相关性转指义
通过转喻衍生出相关性转指义的人体动作词语主要包括下面四个小类:转指相关抽象规约义的“点头、摇头”类;转指相关性目的的“伸手、张嘴”类;转指相关心理活动或状态的“低头、抬头”类;转指相关生理现象的“闭眼、蹬腿”类。
2.2.1转指相关规约义的“点头、摇头”类
规约义是指“点头、摇头”类人体动作本身所体现出的某种明确、固定、约定俗成的抽象含义,如“点头”表示肯定、赞成;“摇头”表示否定、拒绝等。之所以称规约义,是因为“点头、摇头”类人体动作所体现的含义和种族、地域、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是民族或地域、历史文化等的积淀,因而有着一定程度的规约性。如绝大多数民族和地区的人都以“摇头”表示“不”,而希腊人、土耳其人和保加利亚人却以“摇头”表示肯定。有关资料说明,在印度也是“点头”表示否定,“摇头”表示肯定。
《现汉》对“点头、摇头”类词语的释义模式可以概括为:
[人体动作] +“表示”+ [规约义]《现汉》这种先说明具体动作,然后用提示词“表示”来说明这个人体动作所蕴含的抽象规约义的释义模式,充分印证了我们所分析的“点头、摇头”类人体动作词语的语义特点。“点头、摇头”类人体动作词语所表示的抽象规约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不是通过比喻手法衍生出来的。有的词典对“点头、摇头”类词语用“比喻、形容”等提示词来释义,应该说都不如用“表示”更合适。
与其语义结构密切相关,“点头、摇头”类词语在用法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
第一,多可以组成 [人体动作词语]+“表示”+ [规约义词语]的句式。
在旁的伙计们听了都点头表示同意,认为他的话表达了复员军人的共同心声。(《人民日报》1987年1月21日 )
老姚笑着摇摇头表示回绝。(艾安军《两袖清风走京广》,《人民日报》1989年12月1日)
当伯南克步入会场时,与会同事长时间起立鼓掌表示祝贺。(人民网,2009年12月18日)
第二,可以组成 [人体动作词语] + [规约义词语] 的同义叠加联合做谓语的句式。
李东宝回头看牛大姐,牛大姐点头认可。(王朔《懵然无知》)
老人们一听,却个个摇头否认。(《人民日报》1987年 8月12日)
基本建设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这个原则,大家都是举手赞成的。(《人民日报》1979年6月9日)
第三,可以单独或者与助词“了”组合做谓语。
女乘客说去城北,出租车司机总算点了点头,让女乘客上车。 (人民网)
前面我说过,我是赞成探求新的形式的,只要是为了内容的需要,可以而且应该创造新的形式,不怕惊世骇俗。但如果只是玩弄形式以哗众取宠,我就很难鼓掌了。(曾卓《诗人的两翼》)
和上面的两种情形相比较,第三种句式更趋简练。这也同时说明,这类人体动作词语的词汇化已经完成。
当然,语言是复杂多样的,表示规约义类人体动作词语的用法也不都是整齐划一的,大部分词语都具有上述用法特点,有些则只具有其中的几个或某个特点。
2.2.2转指相关性目的的“伸手、张嘴”类
“伸手、张嘴”这类动作行为,往往具有明确的主观目的性。行为与目的直接相关,因而可以用动作行为来转指相关的目的。表示这一类人体动作行为的词语,通过转喻衍生出相关的抽象目的义。这类人体动作词语,比较常见的还有“闭口、闭嘴、开口、住嘴”等。
《现汉》对“张嘴、伸手”类词语的释义模式可以概括为:
“指”+[转指义]
说话必须“张嘴”,所以,“张嘴”经过了由具体的“人体动作(张开嘴)”到比较抽象的“言语行为”,再到“向人借贷或请求”这一更加抽象的词义的引申发展过程。词典用提示词“指”对其抽象词义及其衍生方式予以说明。
“伸手”和“张嘴”一样,都是由人体动作转指与动作相关的目的,词语通过转喻衍生出抽象词义。
“伸手、张嘴”类词语在用法上也有着明显的特点:
第一,可以和表示目的或结果的词语共现。
读书人写字作画,历来羞于向人伸手要钱。(《人民日报》2010年 9月26日)
张嘴申请救济我已经愧的不拿正眼瞧您了。(王朔《一点正经没有》)
第二,可以单独做谓语,表示借代义。
有权有利的事伸手,没有实惠和油水的事甩手,担风险的事缩手,得罪人的事缩头不开口。(《人民日报》1999年 8月26日)
他是很想向张道士请教后跨院摇签儿之事的,只是人家刚刚落座,便用这种事打扰,总觉得不便张嘴。(陈建功 赵大年《皇城根》)
2.2.3转指相关心理活动或状态的“低头、抬头”类
人在伤心、不高兴、屈服或认输等情绪低落的时候往往低头,情绪高昂时则往往抬头挺胸,所以,“低头、抬头”用于人时就产生了与动作相关的抽象转指义,由具体的外在的人体动作转指相关的内在的心理活动或状态。这类人体动作词语,比较常见的还有“瞪眼、屈膝”等。
《现汉》对“低头、抬头”类词语的转指义的释义模式可以概括为:
“指”+[转指义]
“低头、抬头”在句子当中常独立做谓语:
人们不肯张口是没有到弯腰树下,到了弯腰树下不低头也自自然然低头了。(乔典运《香与香》)
那个老头子一生好强,惯常是教训别人的,自从儿子当了伪军,却再也抬不起头来了。(吴伯箫《黑红点》)
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抬头”还有比较常见的用来指人以外的其他事物、社会现象的比喻用法,比喻事物的“复兴、回升”,例如:
警惕黑势力在某些地方抬头。(《现汉》“抬头”条的例句)
现在复古倾向又抬头了。(宋云彬《杂谈》)
门票经济的淡出意味着服务经济的抬头。(人民网)
我们觉得词典可以区分情况分别释义。
2.2.4转指相关生理现象的“闭眼、蹬腿”类
人在死亡的瞬间往往有“闭眼、蹬腿”等不自主的典型动作或者局部表现。为了避讳,人们不直接说“死”,而是用人死亡时的这些完全非自主性的、不可控的典型动作或局部表现来借指人的死亡。于是,“闭眼、蹬腿”等人体动作词语产生词汇化,衍生出转指义。这类词语比较常见的还有“合眼、伸腿”等。
《现汉》对“闭眼、蹬腿”类词语转指义的释义模式可以概括为:
“指”+“人死亡”
先解释“闭眼、蹬腿”等的字面动作义,对其转指义单独分立义项,并用提示词“指”予以说明。这种释义方式首先说明转指义已经完全独立。其次,说明了词义的衍生途径是通过转喻。
2. 3人体动作词语通过隐喻衍生出相似性比喻义
通过隐喻衍生出相似性比喻义的人体动作词语包括两个小类:通过隐喻衍生相似性比喻义的“翻身、插足”类和通过隐喻、夸张等衍生出形容时间极(很)短的引申义的“弹指、眨眼”类。
2.3.1通过隐喻衍生相似性比喻义的“翻身、插足”类
用直观形象的人体动作来比喻或描述不同领域的具有相似性的某种抽象概念,人体动作词语通过隐喻衍生出相似性比喻义。如“翻身”比喻人解放或改变不利状况,“插足”比喻人参与某种活动等等。这类人体动作词语比较常见的还有“牵手、松手、放手、抬手、插手、插脚、插身、劈腿”等。
《现汉》对“翻身、插足”类词语比喻义的释义模式可以概括为:
“比喻”+[比喻义]
这类人体动作词语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抽象的比喻义与具体的人体动作之间没有实质上的联系,两者之间只是一种相似性的形象比喻,所以,《现汉》用提示词“比喻”予以释义。
因为“翻身、插足”类人体动作词语衍生出了独立的比喻义,所以能做多种句子成分,并且可以和所表示的比喻义词语共现:
小娘们儿十分得意:“都是人,凭什么你食着我看着,少拿妇女不当人,姑奶奶们翻身了。”(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解放,对于云致秋,真正是一次解放,他的翻身感是很强烈的。(汪曾祺《云致秋行状》)
革命者有唱不完的歌:歌唱翻身解放的歌惊天动地。(王蒙《王蒙自传之一》)
人们趋炎附势 ,直奔簇拥最亮、最夺目的星座,灿烂的星又那么多,如银河下泻,哪有我插足、亮相的余地?(王朔《枉然不供》)
2.3.2通过隐喻、夸张等方式衍生出“形容时间极(很)短”意义的“弹指、眨眼”类
“弹指、眨眼”类人体动作用的时间都非常短暂,由这个突出特点先通过隐喻衍生出相似性比喻义,“像弹指(眨眼)一样用时短”,再运用夸张描写,引申出“形容时间极(很)短”的抽象词义。这类人体动作词语比较常见的还有“旋踵、转身、转脸、转头、回头、回身、回脸、扭头、扭身、扭脸”等。
《现汉》对“弹指、眨眼”类词语引申义的释义模式可以概括为:
“形容”+“时间极(很)短”
《现汉》第5版对这几个词语分别使用了“比喻、表示、形容”三个不同的释义提示词(“弹指、转身、转脸”使用的是“比喻”;“转眼”使用的是“表示”;“眨眼”使用的是“形容”),《现汉》第6版统一用释义提示词“形容”来对这类人体动作词语的夸张色彩予以描写说明,这种释义模式也充分揭示出了词语的语义特点和衍生方式。
强调时间短暂的“弹指、眨眼”类词语,在用法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表现:
第一,多与表示时间的名词组成定中结构。
家里的东西,我要不再三说用得着,转身工夫就会被他送人。(《人民日报》,2010年 10月 12日)
弹指之间,我写小说已有了十年的历史。(方方《一波三折》)
“这老陈呢?怎么眨眼工夫就不见了……” (王朔《修改后发表》)
第二,多可以用于“一~就VP”结构中。
她说:“反正一年的时间不长,一眨眼就会过去”(梁晓声《表弟》)
她一转身就进去了。(余华《难逃劫数》)
李某嘴上答应还钱,但一回头就更换了手机号,人也没了踪影。(人民网)
有时他太累了,陪我们说话时,说着说着一扭头就在沙发上睡着了。(人民网)
以上几种类型的人体动作词语虽然都出现了词汇化,但其词义的类型和衍生方式不同。同为通过隐喻衍生出相似性比喻义,“转身、眨眼”类是由动作域投射到时间域,并且强调的是动作用时短暂的特性,有夸张的色彩,因而词典用“形容”来释义。“翻身、插足”类只是用具体的人体动作比喻比较抽象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现象,所以,词典用“比喻”释义。释义提示词的不同体现出词语语义类别不同。
另外,“眨眼”除了具有“形容时间短”的语义和我们前面提到的具有“主观示意或暗示作用”的用法外,在实际语言中,“眨眼”还常用于“VP不~”的结构,整个结构表示“做某事毫不犹豫、毫无顾忌”:
他是个听到任何标价都不眨眼的大款。(刘心武《吉日》)
在炮火纷飞的前沿,我并不心软,见血都不眨眼。(叶楠《祝你运气好》)
有些“大款”甩出几万元办一桌酒席不眨眼,数千元点一支歌不含糊。(《人民日报》1994年12月6日)
这种用法的“眨眼”是转指犹豫或紧张、害怕等。通常情况下,人在犹豫或紧张、害怕时往往有“眨眼”的动作,由动作转指动作产生的原因,词语衍生出相关性的抽象引申义。只是“眨眼”的这一常见用法,目前常见的语文词典基本上没有予以反映。
3小结
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汉语中双音节动宾式人体动作词语的语义类型虽然复杂多样,但并不是杂乱无章、个别偶发的,而是有规律、成系统的;《现汉》第6版对这一部分词汇的语义描写和说明基本上也是成系统性的、有规律性和针对性的,是建立在对相关语言现象系统的考察、细致的分析和科学的归纳的基础之上的。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