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在中国辞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首次出版于1953年,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魏建功主持编写工作。首版和1954年修订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56年新华辞书社并入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词典编辑室,此后该字典的修订和维护工作主要由该所担负;1957年新1版至2011年第11版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该字典迄今已印行5亿册,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曾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第三届国家辞书奖特别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周恩来同志在1972年把它作为国礼赠送给圣马力诺共和国的来访政要,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把它作为优秀图书赠送给美国耶鲁大学。
该字典的突出特点是:实用性,简明性,规范性。通过不断的修订更新,与时俱进,反映新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跟进国家各项新的规范标准;其编纂内容和形式都能适合广大读者的需求。主要体现在:
①以收录现代汉语通用字为主,2011年版收单字约13000个(含正体字及附列繁体字和异体字);在有些条目下收有带释文的词语约3500个,兼有词典的部分功能。
②以收录普通话读音为主,从1959年版起,正文条目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用汉语拼音注音,其后附列注音字母注音(1957年版新增汉语拼音注音,附在注音字母注音之后)。
③概括地划分义项,在同一义项内用表示引申义、比喻义、转义,沟通系连语义关系。
④采用最简明的方式反映汉语构词法及其相关词。如:用表示该字可以跟一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构成大致同义的合成词,以利于读者对字义的理解,并记忆意义相关的字词;用“(—子)、(—儿)、(—头)”,表示该字可加“子、儿、头”的词尾,构成意义大致相同的词;用放在释义前的“(叠)”表示该字叠用,用放在释义后的“(叠)”表示或叠用或不叠用。
⑤首版设单体插图和综合插图338幅,1966年版及其以后的各版因篇幅局限,收有少量的综合插图配合文字释义。
⑥创新《部首检字表》设计:率先根据现代汉字的写法,把主部首及其归属字与一部分变形较大的部首及其归属字加以分别,如“刀”(“劈”等归“刀”下)与“刂”(“刻”等归“刂”下),“火”(“烤”等归“火”下)与“灬”(“熬”等归“灬”下),“心”(“想”等归“心”下)与“忄”(“愉”等归“忄”下),“水”(“沓”等归“水”下) 与“氵”(“河”等归“氵”下),等等;2004年版根据新的规范标准,把此前的189部首改为201部首,归部上仍采用“多开门”方式,有些字分别收在归部规范规定的所属部首和传统习用所属部首之下,以方便查检;2011年版对于收在传统习用部首之下的字,右上角加标小圆圈,以示区别(如,心部:思° 田部:思)。
⑦充分利用以条目为单元的有限空间(十几个版本始终保持在六七十万字的较小篇幅,1953年首版69万字,2011年第11版72万字),向读者提供符合国家语文规范标准的丰富内容,释义简明精准,举例典型恰当,发挥了小型规范字典能够发挥的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