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1日—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的“第五届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暨汉语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二十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会议并宣读最新研究成果。上海高校部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旁听了本次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梁银峰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吴兆路教授致欢迎辞,介绍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汉语史学科的现状和学术发展态势。
吴兆路教授致欢迎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主任赵长才研究员致开幕辞,赵长才研究员首先对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对复旦大学中文系梁银峰先生和他带领的会议筹备团队前期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表示感谢。他简要回顾了历届研讨会的举办情况并就本届研讨会的主旨做了说明,指出本届会议涉及的研究领域较宽,涵盖面较广,其目的就是希望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能够齐聚一堂,切磋交流,共同促进学术发展。
会议安排了8组专题报告和讨论,与会学者围绕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对汉语史研究中涉及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领域的多个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充分交流。
会议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王志平研究员主持,香港浸会大学张美兰教授做总结发言。张美兰教授指出,此次会议论题广泛,学者们视野开阔,论文学术水准很高,很多论文不仅材料基础扎实,而且具有鲜明的理论追求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会议讨论热烈、交流充分,展示了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的勃勃生机。
张美兰教授总结发言
第六届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学术研讨会拟于2020年7月下旬在吉林大学举办。
会议合影
下面分别从文字、音韵、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对此次参会论文进行简要综述。
01 文字学方面
清华大学赵平安教授的《出土文献视域下的“庶慎”》结合出土文献,对《尚书·立政》篇多次出现的“庶慎”一词提出了新解。认为“庶慎”之“慎”是据战国古文“昚”转写而来的,而“昚”则是古文字字讹变的结果。和诉讼相关时,“”应读为“讼”。“庶昚”本不是“庶慎”,而是基于讹变产生的一个词。
赵平安教授
西南大学孟蓬生教授《上博简〈艸茅之外(间)〉初读》对上博简《艸茅之外(间)》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1)“艸茅之外”之“外”古音与“间”相通,“艸茅之外”就是“艸茅之间”,即“民间”。(2)“喉舌塞”之“”不应读为“堵”,而应读为文献中表示堵意的“杜”。(3)“久立不”之“”当读为“拳(蜷、踡)”,训为“拳(蜷、踡)曲”,指挛缩不能伸展。(4)“敢陈纯,不智(知)其若哉”之“”应读为“固”,“若”应为“(悔)”字之讹。
孟蓬生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王志平研究员《楚简与传世文献中“石()”》认为,清华简《金縢》“石东三年”与传世文献《史记·秦本纪》“石北方”中的“石”都应读为楚文字中的“(跖/蹠)”,训为“履”或“践”。
王志平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龙国富教授《释甲骨文“”“”“”、金文“”简文“”》认为,题目中所列古文字字形皆应释为“印(抑)”,是意愿动词“意”的借字,“意”为本字。
龙国富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肖晓晖研究员《古文字中的总角形象》从金文“”字出发,结合甲骨文“子”字“”及出土文物和金文中的总角形象,认为甲骨文组字所从“”“”是“總”的初文,像少年总角之状,其本义为“束发”,因有“聚束”义,又演变为表示总括义的副词;“”字演变为西周金文中的“”字;传世文献中的“總”字为后出的形声字。
肖晓晖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连佳鹏博士《师组卜辞贞人“”字应释为“引”补论》认为,甲骨文师组卜辞中常见的贞人名“”字,为“”的简写,象人持弓之形,应按照于省吾先生的意见释为“引”。作形的“引”字为“”只保留手形的简写。
连佳鹏博士
日本南山大学梁晓虹教授《日本俗字研究刍议》对“日本俗字(倭俗字)”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三点看法:(1)对“日本俗字”加以再定义。(2)“日本俗字”的研究资料,最重要的是古写本材料。(3)研究“日本俗字”必须了解日本汉字发展的历史背景。
梁晓虹教授
四川大学雷汉卿教授《试论日藏写本禅籍俗字的价值》一文,从“开辟禅宗语言研究新视角”“匡正刻本禅籍文字讹误”“推动域外汉字研究”“助益大型字书修订”四个方面讨论了日藏写本禅宗文献俗字的研究价值。
雷汉卿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黄仁瑄教授《希麟〈续一切经音义〉讹字校正》对辽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存在的讹、脱、衍、乙等诸多文字问题进行了勘正。
黄仁瑄教授
浙江大学真大成副教授《汉文佛经“一字形记录多词”例释》指出,汉文佛经中的不少汉字具有丰富的记词功能,一个字形往往可以记录多个音义,形成“一字形记录多词”现象,显示了汉文佛经字用的独特性。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很薄弱,最紧要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全面测查,积累材料。文章就此现象择取15例,分别揭示了该字形记录的各音义,旨在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汉文佛经的汉字职用及字词关系提供素材。
真大成副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张民权教授《元代科举韵书〈文场韵略〉简俗字研究》一文,对传世的几种《文场韵略》和《魁本韵略》中的简俗字做了究尽性研究,梳理出这些简俗字在韵书中的分布及其规律特征,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讨论。
张民权教授
复旦大学张小艳教授《说“补帖”——兼论“帖”“贴”的分化》从出土文献出发,结合传世典籍的记载,对“补帖”与“补贴”在文献使用上有无不同、“帖”“贴”之间是什么关系作出解释,并就文献整理中与之相关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探讨。
张小艳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胡绍文副教授《唐代文献中的“槲”“檞”之辨》指出,在古籍传抄过程中,文字形近讹误及讹误导致的语言文字变化比较常见。“槲”“檞”异文始见于唐代文献,宋刻本中多见讹误,明清以后更为混乱。到现代以讹传讹,出现了“檞寄生”“檞柞”等讹误。
胡绍文副教授
02 音韵学方面
复旦大学陈忠敏教授《声调与辅音、发声态的关系——兼论汉语及东南亚语言声调的起源》回顾了声调起源辅音说理论,总结前人对此理论的批判,并用吴语及东南亚声调语言声母与声调关系的例子,以今证古来修正此理论。他认为声调高低的起源来自于不同的发声态而非起首辅音;气嗓音是导致声调降低的直接原因;声调的高低跟辅音的清浊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有间接的关联。根据发浊塞音的肌肉紧张原理及空气动力学说,陈忠敏教授认为浊塞音有引起气嗓音的倾向,气嗓音再引起低调。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声调高低来源及演变的模式:浊辅音﹥气嗓音﹥低调。
陈忠敏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徐朝东教授《宋元以来药铎觉韵母读音演变研究》从诗文用韵、韵书韵图、对音资料和现代汉语官话方言等共历时语音资料中的药铎觉“末”韵母以及果摄一等字、效摄音读发展的历史,系统考察了其演变规律和分布特征,并重新解释了《中原音韵》和现代北京话中的药铎觉异读情况。
徐朝东教授
北京大学、日本神户大学张渭毅教授《“强”字的谐声及其相关问题》在裘锡圭先生甲骨文弘、强说的基础上,补论了古文字弘、强的读音差异及其同形字性质,印证了裘说的正确性。
张渭毅教授
03 词汇训诂方面
中山大学范常喜教授《北大汉简〈妄稽〉所记美人妆具名物词疏释》结合考古发掘实物及故训材料,对北大汉简《妄稽》篇中的几个妆具名物词作了重新疏释。报告着重新释的是“鉴蔚粉墨”中的“蔚”与“蘩泽在则(侧)”中的“蘩泽”,认为“蔚”当读作表示手套的“”,属于一种制作精美的妆具,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衣物;“蘩泽”应是指香蒿、泽兰两种香料。
范常喜教授
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江荻教授《〈诗经〉重言与重叠之纠缠与分野》以《诗经》重言与单字的用字分布关系及语义对应,论证了重言的起源,即重言为源,单字为流。文章首先以实例说明,《诗经》已出现性质形容词为基式的重叠式,主要功能是表程度增量和转指。重言先于单字现象可能提示我们,重言是古老词汇,并非单字组合而成。比较《诗经》其他词汇,甚或可以假设,远古汉语有可能是多音节词语言。
江荻教授
上海大学杨逢彬教授《〈孟子〉中几则词句的训读》对《孟子·梁惠王下》“君为来见也”、《告子上》“自为”、《尽心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尽心上》“杨子取为我”进行了重新训释。
杨逢彬教授
吉林大学武振玉教授《上古汉语“休”的语义发展》指出,传世上古汉语文献中“休”主要有“休息”“休止”“美好”“福佑”“喜悦”五个义项,其中“休息”和“休止”是主要用法;两周金文中“休”有名词、形容词、动词三种词性,其中名词(美意、恩惠义)最多见,其次是形容词(美好义),再次是动词(赐予义)。将传世文献与两周金文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厘清上古汉语阶段“休”的词义发展过程。
武振玉教授
高雄师范大学高婉瑜教授《〈洗冤集录〉称谓词的新兴与变化——以当事者、家属、证人为范围》以宋代宋慈的《洗冤集录》为考察对象,对书中所记加害者、被害者、亲属、证人的称谓进行探讨,厘清不同称谓之间语义的差异与后代的流传情形,藉此了解《洗冤集录》的词汇特色。
高婉瑜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游帅博士《扬雄〈方言〉同源词考释二则——兼谈〈方言〉中的民族语判定问题》综合借助形、音、义角度以及平行互证法,从扬雄《方言》一书中提取“柫:桲”与“䀡:瞻”两组同源词进行探讨。另外,也考证了《方言》中训释为隐藏义的“摩”并非源自民族语,而系汉语固有词。古汉语与民族语关系词的对比需注意在相应语言中同源关系的考察。
游帅博士
浙江大学史文磊副教授《从时间到情态——上古汉语“暇”“遑”语义演变及相关问题辨析》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就上古汉语“暇”的句法语义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暇”最初是表“有空暇”义的动词或形容词,不是名词,后来发展出情态助动词用法;“暇”的情态义源自反问句式中的隐性情态,后经语法化,吸收了这种情态义;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不叚”等结构中的“叚”以及上古汉语中的“暇”不能全部看成情态词;上古汉语“遑”“暇”有别。
史文磊副教授
复旦大学董建交副教授《〈左传〉“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句义再探》通过分析否定词“无”和“无有”两种形式在上古时期的发展,参照其他文献证据,认为此句“无有”中的“无”当通“毋”,为禁止之辞,不能理解为存在否定“没有”。“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句义应为:“从今以后不要再有替君受难的人!这里有一个,将要被杀啦!”
董建交副教授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李宗江教授《也说“是的”的来源》认为,作为认同标记的“是的”,与古代的“是也”存在演变关系。“是的”是对“是也”的替换,更准确说是语气词“的”对“也”的替换。
李宗江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匡鹏飞教授《“既而”和“已而”的历时、共时比较研究》对“既而”和“已而”从“词汇化路径”“词性及释义问题”“在现代汉语中的比较”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回答了两者为何一个是连词、一个是副词;两者的历时演变和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有何异同;为何《现代汉语词典》用连词“继而”来解释副词“已而”等问题。
匡鹏飞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张美兰教授《从异文比较的角度看〈元刊杂剧三十种〉之通俗性特征——以〈元曲选〉与〈元刊杂剧三十种〉十三篇相同剧本为例》一文,对《元刊杂剧三十种》相同剧本在文字词汇以及句式表达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借以说明在元明汉语历史演变过程中文献语言的多样性特点,同时揭示了汉语史研究过程中的文献异文的比较方法。
张美兰教授
中山大学李伟大副教授《白话小说俗语词辨释三则》指出,明清白话小说中俗语词较多,有些习见小说中词语的释义仍未允洽。该文讨论了“挨光/砑光”“仓庚”“销化”等词的释义问题,指出了前人论著及相关辞书释义之失误。
李伟大副教授
04 语法方面
华南师范大学张玉金教授《殷墟甲骨文“步”字句的句法分析》指出,殷墟甲骨文中的“步”有步行、行走的意义,也有使/令…步行、行走的意义。以这种意义的动词“步”作谓语的句子叫“步”字句。该文对这种句子的句法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张玉金教授
吉林大学徐正考教授《先秦汉语“唯”的词性及其发展演变语法化的逆过程》认为,“唯”的词性在先秦时期经历了逆语法化,演变过程为“语气助词﹥范围副词﹥谓词”。殷商时期,“唯”是表达强调语气的语气助词。西周春秋时期,“惠”消失;“是”取代了“唯”的语法功能;话题句兴起、语气词出现,这些动因促使“唯”发生了逆语法化,而被重新分析为了副词和谓词词性。战国时期,词双音节化进一步现固了“唯”的逆语法化进程。
徐正考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赵长才研究员《上古汉语“诸”再探讨》梳理了历代学者对“诸”的认识和解读,对前人所认为“诸”的合音说,着重从音理和句法角度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上古汉语的“诸”仍是一个在特定句法格式中用作回指功能的代词。
赵长才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杨萌萌博士《上古汉语“使NP VP”是ECM结构吗?》检视了将“使NP VP”结构分析为ECM(中文术语为“例外赋格”)结构的观点,并从语言事实和句法理论两个方面对此提出了质疑与商榷。
杨萌萌博士
复旦大学梁银峰副教授《语气词“也”在近代汉语的蜕变——基于言语互动的视角》认为,语气词从“也”到“呀”的演变是汉语史上的重要事件,其本质是上古汉语语气词“也”蜕变的结果。过去汉语学界在讨论语气词“也”的应用和演变时,多关注其动态用法的衍生与扩散,实际上言语互动功能的増强(即传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情绪等)才是其演变的主旋律。
梁银峰副教授
台湾师范大学郭维茹教授《语气词“那”的语法功能及其来源试探》从中古例句出发,观察用例的出处,分析“那”的语法、语义及语用特点,发现“那”的用例呈现出极高的一致性,这样的使用情形绝非偶然,当也不是笔误所致。认为“那”很可能是汉魏之际新兴的口语成分,是语气词合音的产物。
郭维茹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刘红妮教授《“不管X,Y”相关构式的形成与发展》对“不管X,Y”构式的形成提出了新的看法,指出“不管”最初是一个松散的偏正短语,表示“不顾,不考虑”“不过问”之义,唐代至元代都作谓语动词,是句子的主要成分。明代,“不管”出现了新用法:用在复句句式的前分句,形成“不管X,Y”的四种相关构式。正是因为上述构式的出现及整个构式义的影响,“不管”也相应词汇化为连词。“不管”的词汇化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在特定构式中发生的,其词汇化和构式化存在着一定的互动。
刘红妮教授
上海财经大学卢惠惠副教授《近代汉语程度补语句“X个/得不亦乐乎”》指出明清时期,“X,不亦乐乎”逐渐融合成一个用补语标志“个”或“得”联结的句子,“不亦乐乎”语义引申虚化为“高程度”义,在明清阶段仅为“唯补成分”。该句式的形成主要受说书艺术的普及和委婉避讳等因素影响。该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在仿古语境,形式以“X得不亦乐乎”为主,近来,“不亦乐乎”还衍生出了状语功能。
卢惠惠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何洪峰教授《汉语名源介词问题》对名源介词的定义以及汉语是否有名源介词、汉语名源前置介词、名词到介词的启始机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何洪峰教授
复旦大学张新华副教授《近代汉语“想”的话题标记功能研究》指出,“想”的话题标记功能活跃在元明清直到民国时期,由指“想象”义的动词演化而来。本来“主语想”构成主句,带NP-VP的主谓小句宾语;但由于主句主语指话主本人常省略,且“想-NP”韵律上紧密连接,加之语义上,“想”确有对宾语小句主语(宾主语)特别关注的功能。这就导致宾主语话题化,而“想”话题标记化。语篇地位上,“想”所引话题句有充当背景句和主句两种功能,在主句功能上的“想”虚化程度更高。
张新华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