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言所建党节专题
追忆“红岩魂”之行导语
红岩魂
追忆
感悟
声音
语言所喜迎十九大
学习路上
系列活动
感想感悟
图片解析
语言研究所深入开展党史教育
专 题 报 告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大事记
领导讲话
理论学习
主题宣讲
专题党课
专题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专题组织生活会
English
About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EN

“第十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ISACG-10)成功召开

作者:赵绿原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1-04-16
字号:

  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章黄学术理论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于2021年3月27—28日在线上召开。章黄学术理论研究所所长冯胜利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教授、北京大学蒋绍愚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院长曹文教授分别致开幕词。

  本届研讨会采取线上会议、线上直播的形式,在特殊时期保证了海内外古汉语学界知名专家学者、重要中坚力量及大批优秀青年学者的顺利参与,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6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99名代表参加了本届研讨会。王宁、江蓝生、蒋绍愚、Alain Peyraube(贝罗贝)、黄德宽、Ian Roberts、吴福祥、Charles Yang等8位学者做大会主旨演讲。大西克也、杨荣祥、张美兰、Christoph Harbsmeier(何莫邪)、徐丹、Barbara Meisterenst(梅思德)、唐贤清、朱庆之、胡敕瑞、杨永龙、Edith Aldridge(李琦)、王贵元、卢烈红、张丽丽、张赪、洪波等16位学者做大会特邀演讲。

(图片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章黄学术理论研究所)

  大会根据议题设置9个分组报告,一方面依据研究对象设上古汉语词汇语法、中古-近代汉语词汇语法、出土文献语法等专组报告,一方面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取向设置语体语法、语法化、生成语法、语义语法等专组报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研讨会首次将生成语法理论下的古汉语语法研究作为重要主题,剑桥大学的Ian Roberts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的Charles Yang教授所做的主旨报告,及此次特设的生成语法、语体语法专组报告,都展示了使用普遍语法研究历史语法演变的最新成果。会议充分体现出当前古汉语语法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即在研究内容丰富性和理论应用前沿性两方面的推进和创新。

  大会于3月28日下午举行闭幕式,贝罗贝教授致闭幕词,张美兰教授介绍下届会议举办情况,本届会议组织者冯胜利教授做大会致谢。本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促进了学术交流、推动了古汉语语法研究发展,取得圆满成功。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学者积极参加此次研讨会并报告最新研究成果。

  江蓝生研究员报告论文《句法分析与文献释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别解》,文章通过分析“有”字存在句的句法特点,结合历时及方言材料的佐证,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行”应为表示范围的处所指示词,读作háng,“三人行”表示“在三人的范围之内”。新解使得文本释读在逻辑上更为通顺,也能较好地解释“我三人行”的异文。

  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杨永龙研究员报告论文《副词“才”焦点强调功能的来源和产生途径》,文章结合近代汉语材料,考察了有强调和凸显焦点作用的副词“才”的产生时间和产生机制。文章指出这类副词“才”产生于明代,直接来源是主观上的高条件,而主观上的高条件则来自主观大量的用法。“才”的焦点强调功能的产生途径是:主观大量>主观高条件>有阶强调>无阶强调。

  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的任荷博士报告论文《情态助动词“好”探源》,讨论情态助动词“好”的产生和发展。文章认为适合义动词“好”来自“NP好,可/堪VP”句式,“好”沾染助动词“可/堪”的情态义,句子紧缩为“NP好VP”格式。在此基础上,“好”通过凸显“适合”义的不同语义侧面,分化出各类情态义。

  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赵绿原博士报告论文《上古汉语补足小句的语法特征》,文章从意义和形式区别了上古汉语三类补足小句,并对比了不同类型补足小句中时、体、情态、否定、称代等语法参项的编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