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言所喜迎十九大
学习路上
系列活动
感想感悟
图片解析
语言研究所深入开展党史教育
专 题 报 告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大事记
领导讲话
理论学习
主题宣讲
专题党课
专题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专题组织生活会
English
About
所会议平台
第十五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国际论坛
第二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EN

王楠:辞书为什么要经常修订?都修订些什么?

作者:王楠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3-05-26
字号:

  在辞书编写修订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读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就有关于辞书修订的问题,比如有的读者会问:《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是现代汉语权威辞书,质量都很高了,都已经出版发行了几十年,为什么还要修订?还有人或直接或委婉地问:这两部辞书经常修订,是不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会问到:词典总修订,都修订些什么?有那么多要修订的东西吗?如此等等。

  这里我们想从一个辞书工作者的角度,谈谈对很多读者关心的“辞书为什么要经常修订?都修订些什么?”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另外,也结合近年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两部权威辞书修订工作的实践,对下一轮的正式修订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谈谈个人的体会。

 

辞书为什么要经常修订?都修订些什么?

  辞书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不断修订,权威辞书也不例外。辞书的权威性与定期修订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有着因果关系。《现代汉语词典》首任主编吕叔湘先生1996年在宁波召开的《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中就指出:“凡是‘现代’词典都要跟上时代,不断修订”(吕叔湘、胡绳等著,1996:8)。《汉语大字典》编纂工作主持人和常务副主编、《汉语大词典》(修订版)副主编、“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赵振铎先生也说“一部字典要能够很好地流传,不对它进行修订是不可能的”(赵振铎,2001:215)。

  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为例,我们认为权威辞书不断修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删减修改陈旧内容

  《现代汉语词典》每一个修订版都要删掉部分过时陈旧的词语,如1996年修订本删除陈旧过时或过专的专科条目4000余条,第5版删掉修订本的陈旧条目等2000多条,第6版也删掉了少量旧词语。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虽然是语文辞书,但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无论哪一方面发生变化,辞书原有释义都会显得陈旧,都需要更新修订。

  比如国家对一些地名区划的变更等,辞书涉及的字词的相关释义都需要及时更改,如:

  1997年重庆市变更为直辖市,《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周代诸侯国“巴”等的释义就做了相应修改。

  1997年北京通县改为通州区,《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分别将“漷”(huǒ)释义中的“通县”改为“通州”和“通州区”。

  2016年,天津蓟县撤县,设蓟州区。《新华字典》2020年第12版将第11版“堼”(hèng)的地名例证“大堼上”括注中的“在天津市蓟县”修改为“在天津市蓟州”。

  又如“冥王星”身份的变化,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认“冥王星”为矮行星,不再列入“九大行星”之列,以前的“九大行星”说法变为“八大行星”。2012年《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就将“冥王星”“太阳系”以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的相关释义都做了相应的修改。

 

(二)完善不够准确的内容

  赵振铎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一部辞书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罅漏之处在所难免。”(赵振铎,2020:228)一部辞书,无论规模大小、体例如何,都会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和学问,而一个人了解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即便是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也难免会出现疏忽和差错。再加上一部辞书往往出自众人之手,编写、修订者的观点、知识背景、认识能力等等都会有差异。所以,任何一部辞书都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丝毫差错、疏漏都没有的辞书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从古至今无不如此。包括被康熙皇帝认为“可奉为典常而不易者”,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康熙字典》,后人对其讹误也多有校正。

  现代人,尤其是现代的辞书工作者或者编过辞书的人,都知道没有差错的辞书是不存在的这一现象,而且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新华字典》1962年版和1965年版的修订主持人、《现代汉语词典》主编之一丁声树先生就曾有过“词典越编,胆子越小”的感慨,这可以说是至理名言,也是很多辞书工作者的切肤之感。辞书,包括权威辞书都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如果有人认为一部辞书出版后应该没有任何差错,可以万事大吉“一劳永逸”,那只能说明他对辞书、对辞书编纂工作不够了解。

 

(三)跟进和宣传引导国家新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语言文字事业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事关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都根据需要制定出了相应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主要体现在规范型语文辞书上,人们通常把规范型语文辞书看作语言文字规范的标准。国家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行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一项就是编纂、修订《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规范型语文辞书。辞书被誉为“无声的老师”“没有围墙的学校”,规范型语文辞书既是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执行者、体现者,也是规范标准的宣传者、引领者和促进者。

  早期《新华字典》因重视读音、字形和词汇规范,曾为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异体字整理,为汉字的部首、笔顺、字序等规范的制定作出过重要贡献。后来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各版本对国家颁布的各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及时跟进、宣传引导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几十年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通过不断修订,及时反映国家语文规范化、标准化方面的新成果,为祖国语文字典规范化尽责尽力,在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国计民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新的语言现象、研究成果需要补充体现

  辞书只有通过不断修订,才能跟上时代,适应群众语文生活的需求,才能保持其权威性。《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之所以能够成为权威辞书,取决于魏建功、叶圣陶、吕叔湘、丁声树等老一辈专家学者的筚路蓝缕开创之功。

  社会在发展、进步,新事物、新概念、新现象层出不穷。语言本身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人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语言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而“任何一部词典所记录的语词,只能是截止编纂这部词典的时候为止出现在社会生活中的语汇。……任何一部词典都只能是编纂这部词典的当时所能达到的科研水平的反映。”(刘坚,1996:12)所以,辞书,包括权威辞书只有不断修订完善,适时补充新知识、新词语、已有词语的新用法、新的研究成果等等,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群众语文生活的需求。

  正是因为与时俱进地不断修订完善,适时反映现实语言生活实际、体现语言研究等新成果,权威辞书才能够既传承优良传统,又发展创新,才能保持其权威性。权威辞书的修订与辞书的权威性有着因果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大型的现代权威辞书如《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型的如《现代汉语词典》,小型的如《新华字典》,都在进行周期性的修订和完善。

 

辞书修订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辞书修订不能临时突击,要有充分的准备。郑振铎先生就辞书的修订有过非常形象的说明:“需要强调的是,一部辞书使用了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就应该出修订本,但是辞书的修订工作不能够等到某一个时间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单位下达一个指示才开始进行。辞书的修订工作在辞书出版后就应着手进行,好比公路的养护工程,公路通车,养护工作马上开始。”(郑振铎:2001:219;2020:236)

  作为权威辞书,近几十年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新一轮修订工作正式开始前,已经在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了,准备工作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读全书查找不足

  新的修订版一出版,就意味着下一版修订工作的开始。修订人员就开始对新版全书逐字逐句进行仔细研读,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恰当等等,这是常态化工作,也是“规定动作”。周围很多同事的工作用书都贴满了各种颜色、标记不同问题的标签。有人的工作用书没过几年就被翻检得“破烂不堪”,封面和封底也都不知去向。不是大家不爱惜,实在是因为天天翻,磨损得太厉害。因为频繁地翻检、做标记,很多人的工作用书没过几年就比原书要“厚”出很多。对于研读过程中发现的需要完善、协调的问题,大家会认真分析原因、归类整理并记录在案,以备下一版修订时改进提高。

 

(二)结合修订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开展相关研究

  新的修订版出版后,在研读新版本的同时,修订人员会结合编修实践进行各类专项研究、总结。很多研究成果因为具有针对性、明确性,对字词典下一版的修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密切关注和充分吸收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

  辞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界研究理论的指导,离不开对学界研究成果的吸收。《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每一个新的修订版出版后,学界都会有很多针对修订内容等进行研究的成果出现。密切关注和充分吸收学界相关研究成果,是两典修订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四)密切关注语言生活和国家有关规范

  语言不断发展变化,新的语言现象需要持续关注。新知识、新词语、新用法需要适当体现。新的修订版出版后,如果国家有相关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等出台,修订者还需要仔细研读,深入领会,以备下一版修订时科学地贯彻落实。

 

(五)合理吸收读者意见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离不开广大读者的关心、爱护和支持。因此,除了在编修过程中的读者意识外,重视出版后读者的反馈意见也一直是《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传统。在日常工作中,会有大量的读者来信、来电,读者们针对新版字词典中的内容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既有读者理解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字典需要提高完善的内容。往往是同一个或同一类问题,会有多位读者提出,修订人员都会认真仔细做好记录,对于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议,会认真进行研究分析、归类,为下一版修订做参考。因为无法一一答谢每一位关心、爱护字词典的读者,所以,字词典每一版的修订说明都会真诚地对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精益求精、追求完善永远是辞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出版的辞书,尤其是权威辞书都需要周期性地修订,世界各国有影响的辞书无不如此。“一本辞书只有经过‘老君炉炼丹’般的不断修订才有可能成为精品之典”(徐时仪,2012),赓续传统、薪火相传,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和社会,是辞书修订者的使命也是职责所在。精益求精、追求完善永远是辞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刘坚,《在〈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在〈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书面发言),《〈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北京:商务印书馆。

  徐时仪,《略论汉语语文辞书的修订》,《辞书论集(二)》,2012,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赵振铎,《字典论》,2001,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赵振铎,《辞书学纲要》,2020,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6版),2002/2012,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第10/11/12版),1998/2004/2011/2020,北京:商务印书馆。

 

原标题:辞书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不断修订

文章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