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12月8日(周四)上午9:30-11:30
地点:语言所大会议室
主持人:唐正大(副研究员)
主题报告一:判断性频度副词与类同副词“也”连用顺序的不对称现象
报告人:关黑拽(访问学者)
摘要:判断性频度副词内部诸成员与类同副词“也”共现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现象——“总、总是、常、经常、时常、常常”等表示高、中频的频度副词往往出现在类同副词“也”之后,而“有时、偶尔、间或、偶或”等低频词更倾向于出现在“也”之前。“低频副词+也”这一优势语序的形成与低频副词自身的语义特性有关,低频副词表示低频偶发,具有天然的补充追加功能。从低频副词与类同副词“也”的连用顺序来看,当多个同时具有语篇关联功能的副词连用时,居前的副词往往决定着所在语段的语篇意义类型。这也是为了语言交际时认知处理的方便。
关键词:判断性频度副词;类同副词“也”;副词连用;不对称;认知处理
主题报告二:谈《说文解字》中的“饰(拭)”字
报告人:张岱松(博士生)
摘要:《说文解字》解释的是字的本义,但是当被训释字在训释语中出现时,往往不是使用的本义。为了准确理解《说文解字》,必须准确的理解训释语中每一个字的意义。选取了《说文解字》中的“饰(拭)”字来说明这种现象,全面考察了饰(拭)在《说文》中出现的情况,澄清关于该字段注中的错误之处,证明了在东汉时期,“饰”和“拭”两个字已经分化,并具有不同的意义。
关键词:说文解字;被训释字;训释语;饰(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