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第32次研究生论坛的通知

作者:语言学系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17-05-19
字号:

  时间:2017年5月25日(周四)13:30-15:30

  地点:语言所大会议室

  主持人:王伟(副研究员)

  主题报告一:试析汉语中疑似连动式的话题结构

  报告人:黄哲 (博士生)

  主题报告二:《蒙古字韵》声韵编排的创新与局限

  报告人:田迪 (博士后)

 

  试析汉语中疑似连动式的话题结构

  提要:连动式由两个或多个动词性成分并置而成,汉语又允许动词性成分充当话题,这使得连动式与一些话题结构具备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表层语符序列,很容易在归类时产生混同。连动式的小类范围历来见仁见智,以往归入连动式的其中一部分应属于话题结构,两者在句法语义和话语功能上都有区别。文章尝试用停顿、语序、否定、体标记等测试手段,提取和梳理以往文献中曾被认定为连动式的话题结构,共归纳出6种类型。两者形式相似而易于混同的主要原因在于连动式、话题结构、动词词类均为汉语中的显赫范畴,区别连动式和话题结构有助于探讨显赫范畴之间的互动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高增霞 2006 《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中国档案出版社。

  刘丹青 2009 《话题优先的句法后果》,程工、刘丹青主编《汉语的形式与功能研究》,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 2010《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试说动词型语言和名词型语言的类型差异》,《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刘丹青 2011 《语言库藏类型学构想》,《当代语言学》第4期。

  刘丹青 2012 《汉语的若干显赫范畴:语言库藏类型学视角》,《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刘丹青 2015 《汉语及亲邻语言连动式的句法地位和显赫度》,《民族语文》第3期。

  刘丹青 2016a 《汉语中的非话题主语》,《中国语文》第3期。

  刘丹青 2016b 《先秦汉语的话题标记和主语-话题之别》,《古汉语研究》第2期。

  唐正大 2013 《类指性、话题性与汉语主语从句——语言内部象似性视角》,《汉藏语学报》第7期。

  徐烈炯 刘丹青 2007[1998] 《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

 

  《蒙古字韵》声韵编排的创新与局限

  提要:《蒙古字韵》是元朝初期一部特殊形式的韵书。全书共收录九千多个单字,以《新刊韵略》为底本,以八百多个八思巴字头对译汉语声韵系统。《蒙古字韵》对《新刊韵略》106韵原有三千多个小韵按照新的声韵关系进行了合并,共分为十五个韵部。十五个韵部内建立70个韵类,内含平上去入213个字母韵。大致上,一等二等韵字洪音与洪音合并,三四等韵字细音与细音合并。但牙喉音二等韵不与一等韵合并,重纽三四等韵及牙喉音三四等韵在一些韵部里没有合并。本文通过对《蒙古字韵》韵类和声类编排的考察,结合八思巴字头结构分析,揭示《蒙古字韵》所记录是中古语音系统向近代语音系统变化的新格局。

  关键词:《蒙古字韵》 声类  韵类  重纽

  主要参考文献:

  龙果夫 1930/2004 《八思巴字与古官话》,唐虞译,罗常培校订,载罗常培、蔡美彪《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增订本)科学出版社,原发表于《苏联科学院通报》人文科学部分,1930。

  罗常培 1959 《论龙果夫的<八思巴字和古官话>》,《中国语文》1959年第12期。

  宋洪民 2014 《从八思巴字汉语应用文献看<蒙古字韵>的性质与地位》,《语文研究》,2014第4期。

  照那斯图 2004《蒙古字韵拾零》,《语言科学》,2004年第2期。

  郑张尚芳 2000《<蒙古字韵>所代表的音系及八思巴字一些转写问题》,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讨论会,《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陈鑫海 2008《<蒙古字韵>入声的性质问题》,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10期。

  罗常培、蔡美彪 2004 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宁忌浮 1997 《古今韵会举要及相关韵书》,中华书局。

  杨耐思 1997 《近代汉语语音论》,商务印书馆。

  郑再发 1965《蒙古字韵跟跟八思巴字有关韵书》,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书。

  照那斯图、杨耐思 1987 《蒙古字韵校本》,民族出版社。

  沈钟伟 2015《<蒙古字韵>集校》,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