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摘要】吴越:瑞安方言话题标记“乜”——从疑问代词到话题标记

作者:吴越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1-08-25
字号:

  话题标记(topic marker)在话题优先型语言(参看LiThompson,1976)中普遍存在(刘丹青,2004),且有专用和兼用之分。专用话题标记表明所附着的实词性成分是句子的话题成分,兼用话题标记在表示其他语义或话语功能的同时,兼有表示话题的作用(徐烈炯、刘丹青,2007:74)。兼用话题标记的数量、来源等因为话题优先性的程度不同而存在跨方言差异。刘丹青(2004)总结了话题标记的四个常见来源:1)疑问标记(疑问语气词);2)时间名词/时间语标记;3)话题敏感算子(副词);4)系词。瑞安方言的兼用话题标记“乜[ȵiɛ0]”源于疑问代词“乜[ȵiɛ31]”,相当罕见。同时,对温州(瑞安)方言疑问代词“乜[ȵiɛ31]”的研究未见其作为话题标记的相关讨论。本文考察“乜”的语义来源、语法化过程及标记话题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吴语这类话题更优先方言中话题标记的整体表现。

  1 疑问代词“乜”的间接否定用法

  话题标记“乜[ȵiɛ0]”源于疑问代词“乜[ȵiɛ31]”,其发展过程与疑问代词的的间接否定用法有直接关系。野田宽达(2015)根据语义,将间接否定用法分为五类:1)动作否定,又分及物否定和不及物否定;2)属性否定;3)命题否定;4)内容否定;5)语用否定(参看沈家煊,1993)。我们结合以下两个参数:1)被“乜”否定的成分的性质;2)“乜”与被否定成分的语序,讨论五类间接否定用法中“乜”相对于被否定成分的句法位置(表 1)。

  表 1 间接否定用法中“乜”的句法位置

  2 从疑问代词到话题标记:“乜”的重新分析

  “乜”从疑问代词发展为话题标记,经历了重新分析。

  语音上,由重读到轻读(且两种语音形式配合不同的句末语气词)。重新分析前,疑问代词“乜”用于间接否定,切分时靠后,与被否定的内容紧密相连,读本调[ȵiɛ31],可带语用重音,见例(1a);重新分析后,话题标记“乜”后附于话题成分,切分时靠前,强制轻读为[ȵiɛ0],见例(1b)。

  (1) a.榴梿||乜[ȵiɛ31]好吃哞!(榴梿有什么好吃的!)

  b.榴梿乜[ȵiɛ0]||好吃嘛。(榴梿好吃吗?)

  句法上,话题成分与“乜”在句法上更紧密,不能再插入语义上独立于话题的其他成分,如“有、算”等;后附的“乜”不再与专用于否定的形式“乜厮”互换;后附的“乜”可以在线性上自由出现在小句前,但疑问代词“乜”不能;后附的“乜”可后附于条件小句,但疑问代词“乜”不能。

  语义上,重新分析前后,配合的句末语气词强制地由“哞”到“嘛”,见例(1)。语气词的变化与重新分析前后的语义变化有关:“哞”没有质疑或否定义,而“嘛”有质疑或否定义。这可能显示“乜”的间接否定义弱化,而通过语气词改变弥补这一语义流失。

  重新分析后的“乜”可见于以下两种环境:1)质疑与否定;2)一般疑问。可在例(1b)后增加不同的后半句测试。例(2)的说话人否认“榴梿好吃”,例(3)的说话人对榴梿的味道怀有疑问与好奇。“乜”可用于一般疑问,显示“质疑”所含的强否定义有所弱化。

  (2) 榴梿乜||好吃(,我吃爻想吐。)(榴梿有什么好吃的,我吃得想吐。)[质疑与否定]

  (3) 榴梿乜||好吃(,我眙尔恁想吃。)(榴梿好吃吗?我看你很想吃。)[一般疑问]

  在质疑和否定的基础上可以引申出“不屑”等感情色彩。但“乜”绝不用于说话人持肯定态度的情形,不脱离否定—疑问本质。

  重新分析的桥接语境是“乜”用于属性否定、“命题内嵌”否定、内容否定这三类间接否定的情形,这三者满足构造桥接语境的语义、句法条件。语义上,重新分析要求疑问代词用于间接否定。句法上,重新分析有三个要求。第一,“乜”应前置于被否定成分;第二,“乜”有可供其后附的成分;第三,被否定成分的整体性不应过强。只有属性否定、“命题内嵌”否定、内容否定三种情形同时符合重新分析的语义和句法要求。

  3 “乜”标记次话题的优先性

  “乜”可在同一小句中同时标记主次话题,如例(4)的受事话题句。而当“乜”只标记两层话题之一时,一般只标记次话题而非主话题,见例(5)。

  (4) 老张||黄鱼||买来罢嘛?(老张买来黄鱼了?)

  (5) a.老张||黄鱼||买来罢嘛?(老张买来黄鱼了?)[只标记次话题]

  b. ??老张||黄鱼||买来罢嘛?[只标记主话题]

  为排除施受关系的影响,将例(4)的主次话题互换,结果显示“乜”标记次话题的优先性不受施受关系影响。综上,“乜”优先标记次话题。“乜”语法化程度低,对来源成分语义保留较多,可能首先在次话题后的位置发生语法化,此后才用于标记主话题。“乜”的这一表现也是瑞安方言(包括整个温州方言)的次话题(较之上海话等)更优先的证据。

  4 话题标记“乜”的后续发展:合成语气词

  “乜”发展为专用话题标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它难以将“否定—疑问”语义完全漂白。而且它始终在逻辑语义上与谓语有更紧密的联系。我们认为,“乜”将作为兼用话题标记进一步发展,组成新的合成语气词“嘛乜”,如例(6)。

  (6) 尔乜[ȵiɛ0]||会读书嘛乜

  “嘛乜”和“嘛”都表达质疑和否定语气,目前二者的功能还有较多重叠,但“嘛乜”很可能在后续发展中与“嘛”产生进一步功能分化。“嘛乜”的发展应该与语用强调有关,即将句子话题连同话题标记一起“拷贝”到句末。此后,“拷贝组合”中的话题脱落,只留下话题标记,这一过程见例(7)。

  (7) 尔乜[ȵiɛ0]||会读书嘛?(你会读书吗?)

  →(话题和标记共同拷贝)尔乜[ȵiɛ0]||会读书嘛尔乜?(你会读书吗你?)

  →(话题脱落,仅剩标记)尔乜[ȵiɛ0]||会读书嘛乜

  5 结语

  瑞安方言的兼用话题标记“乜”可看作话题优先型语言话题标记来源丰富性的又一个生动个案。“乜”的语法化机制是重新分析,桥接语境是“乜”对属性、命题和内容的间接否定用法。“乜”的来源和语法化过程决定了它可以标记名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小句等不同类型的话题,也在语义上限制了它只用于标记说话人抱持否定或一般疑问态度的话题,同时造成“乜”更优先地标记次话题。“乜”的后续发展是与句末语气词“嘛”组成新的合成语气词“嘛乜”。结合吴语的整体表现,我们认为,兼用话题标记数量更多,来源更丰富,各兼用标记语法化程度相对较低,对来源成分语义保留程度相对较高,彼此之间分工相对细致,可能是话题更优先方言中话题标记系统表现的一种重要类型。

  参考文献

  方梅 2006 《言说义动词的发展——以北京话的“说”为例》,《中国方言学报》第1期。

  海涅(Bernd Heine) 库特瓦(Tania Kuteva) 2012 《语法化的世界词库》,龙海平、谷峰、肖小平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江蓝生 2002 《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4期。

  李昊泽 张志恒 2012 《汉语焦点干涉效应的句法分析》,《语言科学》第2期。

  刘丹青 2004 《话题标记从何而来?——语法化中的共性与个性》,《乐在其中——王士元教授70华诞庆祝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

  刘丹青 2007 《话题标记走向何处?——兼谈广义历时语法化的三个领域》,沈家煊、吴福祥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 唐正大 2001 《话题焦点敏感算子“可”的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刘丹青 徐烈炯 1998 《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中国语文》第4期。

  吕叔湘 1942/1982 《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主编) 1980/2005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衫村博文 2002 《论现代汉语特指疑问判断句》,《中国语文》第1期。

  邵敬敏 赵秀凤 1989 《“什么”非疑问用法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家煊 1993 《“语用否定”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吴越 2019 《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吴越 2020 《“了解一下”了解一下——现代汉语认知动词的客体类型及其对构式化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第45次研究生论坛(博士后专场)报告。

  徐烈炯 刘丹青 2007 《话题的结构与功能》(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野田宽达 2015 《“shenme”跨语言分析——基于语义地图》,李小凡、张敏 郭锐等《汉语多功能语法形式的语义地图研究》,商务印书馆。

  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 2011 《语法哲学》,廖旭东、何勇等译,商务印书馆。

  袁毓林 1996 《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中国语文》第4期。

  袁毓林 刘彬 2016 《“什么”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Cheung, Lawrence Yam-Leung 2009 Negative wh-construction and its semantic properties.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18(4): 297—321.

  Kahrel, Peter and René van den Berg (eds.) 1994 Typological Studies in Negatio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Koshik, Irene 2003 Wh-questions used as challenges. Discourse Studies 5(1):51—77.

  Li, Charles and Sandra A. Thompson 1976 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 In Charles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457—489.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iu, Danqing 2004 Identical Topics: a more characteristic property of topic prominence languag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2 (1): 20—64.

  Portner, Paul and Raffaella Zanuttini 2000 The force of negation in wh exclamatives and interrogatives. In Laurence Robert Horn and Yasuhiko Kato (eds.), Negation and Polarity: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erspectives, 201—23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21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吴越,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兴趣:汉语语法、语言类型学。主要的独立研究成果有:《吴语浙江瑞安话的轻声辨义现象及其显赫性》(《语文研究》)、《〈温州方言词典〉所见方言语法特点及其他》(《辞书研究》)、《〈亲涉性〉述评》(《当代语言学》)、《吴语瑞安话“有”的功能及其反映的方言类型特点》(《语言研究集刊》)、《吴语瑞安话的两类定指“量名”结构及其关联》(《汉语史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