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梅著《浮现语法:基于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研究》(以下简称《浮现语法》)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汉语动态呈现语法研究”为依托,2012年入选“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于2018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入“中国语言学文库·第三辑”。
《浮现语法》基于美国语言学家Paul Hopper等倡导的浮现语法理论(Emergent Grammar),采用动态浮现的语法观,对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诸多现象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汉语共时层面的形义演变及浮现现象。全书主体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导言和结语在内共21个章节,既有对语言事实的挖掘和分析,又有理论上的阐释和总结。具体介绍如下:
导言阐释了功能语言学基于用法的、动态的语言观,指出浮现语法研究关注的共时系统中的两大问题——从章法到句法的演变和从句法范畴到语用范畴的演变。导言部分还介绍了本书的各章内容、基本概念和理论背景,以及采用的口语和书面语材料。
第一部分(第1 – 3章)讨论背景信息的句法表现。作者通过这一部分的研究指出:书面或口语语篇中信息地位的安排对句法形式具有塑造作用;背景信息的句法编码手段上,汉语表现出与具有形态屈折的语言不同的特点。
第1章“反指零形主语小句与描写性关系小句的背景化功能”从信息属性与小句地位的关系出发,探讨了汉语语篇中背景化需求驱动的句法降级手段,揭示了从章法到句法的演变。
第2章“‘V着’小句与背景信息”讨论了汉语背景信息在述谓语方面的编码手段,从非完整体“V着”的句法特征入手,探讨了其依附性的句法表现背后的篇章理据。
第3章“关系小句的语序”以类型学对关系小句与名词语序的认识为背景,讨论了汉语自然口语中的后置关系小句,指出这种现象是“单一新信息”原则驱动的结果,并探讨了关系小句前置与后置的功能差异。
第二部分(第4 – 6章)讨论主句述谓语的去范畴化。通过三类主句创新现象的考察,作者强调在线生成的编码对主句动词句法范畴特征以及语义、语用上的影响。
第4章“从认证义动词到语用标记”讨论了认证义动词的去范畴化——失去主句动词的若干句法属性,与言者主语共同构成表达说话人视角和态度的语用标记,并指出虚化的条件在于主句动词的“控制度”。
第5章“从言说动词到从句标记”考察了北京话中“说”的语法化,分析了‘说’的两条虚化路径——发展为从句标记(即标句词)和发展为虚拟从句标记,并对两条路径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第6章“从情态助动词到饰句副词”讨论了口语中“可以、可能、应该”等助动词游移至主语前或句末的用法,具体分析了助动词游移的条件,以及线性位置的不同带来的功能和句法属性变化。
第三部分(第7 – 10章)讨论指称功能扩展与去指称化。
第7章“指示词的篇章功能与冠词用法的浮现”讨论北京话中指示词“这”和“那”在语篇中的指示功能及功能扩展,特别是“这”定冠词的用法,并从话题延续和定指化功能方面讨论了“这”与“那”虚化的不对称。
第8章“行为指称与话题结构”考察了北京话中用于行为指称的两类结构——“这(S)VP”和“S这VP”,分析了二者在指称属性和话题延续性上的功能差异,并探讨了二者的来源,以及后者与古代汉语中“主之谓”结构在语篇分布和功能上的共性。
第9章“人称代词的功能扩展与去指称化”讨论了北京话中第二、第三人称代词的去指称化用法,并探讨了不同人称代词功能扩展与指示代词扩展的平行性,以及背后的认知机制。
第10章“‘里’从空间表达到时间表达”考察了北京话中的“动词–里”结构,分析“里”在句法属性和语义上的变化,以及“动词–里”的限制条件,并指出“动词–里”结构是语用因素触发的。
第四部分(第11 – 13章)讨论词类的活用与转类。
第11章“修辞的转类与语法的转类”讨论修辞层面词类转化的手段和规律,指出修辞的转类属于特定时期的语用模式;并探讨了修辞转类向句法或构词模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第12章“儿化的形态和语义”从形态学的角度对儿化的类别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勾画出儿化从客观小量到主观小量、从实义词到构词成分(附缀)再到构形手段(屈折词缀)的过程。
第13章“儿化词语阴平变调的语法意义”讨论了北京话中单音节重叠式“AA儿”的阴平变调,分析了这类变调的句法位置和形态属性;并进一步区分了叠加在儿化上、作为副词标记的小称变调,以及排斥儿化的大称变调。
第五部分(第14 – 16章)讨论句法成分的语用化。
第14章“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讨论了口语会话中连词的语义弱化现象,具体分析了弱化连词的话语组织功能和言语行为功能,并进一步探讨连词语义弱化的不对称,从认知模式上做出了解释。
第15章“会话结构与连词的浮现义”考察会话中毗邻语对构成复句关系的现象,指出位于后句句首的连词浮现出知域和言域的用法,并探讨了影响连词功能解读的因素。
第16章“‘是不是’从疑问标记到话语标记”讨论了“是不是”在口语会话和叙事语篇中的非疑问用法,归纳了“是不是”虚化的不同阶段:从焦点疑问,到命题疑问,到交际疑问,再到话语–语用标记。
第六部分(第17 – 19章)讨论语体特征与语法特征。这一部分从语体与语法的关系角度,指出互动交际与非互动交际所产生的不同语篇类型——会话语篇和非会话语篇是更为基本的影响因素。
第17章“语气词变异形式的互动功能”考察了北京话中的语气词“呀”“哪”“啦”,分析那些不能用音变解释的用例浮现出的独立功能,即表达施为性。
第18章“语体特征对句法的塑造”和第19章“语体特征的句法表现”从两个方面讨论了语体和语法的关系,通过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指出:一方面,特定的语法编码形式是适应特定语体的交际需求而形成的,同一形式的功能会因为语体的差异而有所侧重,新形式的产生也往往受到特定语体语境的触发;另一方面,对于句法语义的考察,不能不考虑语体的分布差异、语体相对性,以及语体依赖性。
第二十章“结语”是对全书的理论总结。作者再次强调了浮现语法的观察视角,指出浮现语法不仅关注高范畴属性成员到低范畴属性成员的语法化,也关注未构成完全语法化的功能扩展、范畴浮现、语用功能浮现等。这些演变往往伴随着语音弱化或语音强化,演变机制包括类推与重新分析。演变中形式的“固化”,还受到使用频率的影响。
《浮现语法》一书是以动态浮现语法理论系统研究汉语的典范著作。本书基于对丰富的汉语口语和书面语材料的考察,探讨了汉语词法、句法以及修辞的一些重要课题,深刻地揭示了语言结构与语言使用的一体两面,总结出前人未能发现的多个规律,可说是汉语功能语言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深度,对于相关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