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实验语音学概要》

作者:语音研究室 来源:语音室 时间: 2017-05-04
字号:

  吴宗济和林茂灿主编的《实验语音学概要》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并于1991年获国家教委直属出版系统优秀成果奖。这是国内第一本从声学、生理和心理三个方面系统介绍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的著作,并较为充分地呈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外语音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言语工程技术和应用系统。全书由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组成。正文包括以下十个章节:实验语音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吴宗济)、语音的物理基础(杨顺安)、语音产生的生理基础(鲍怀翘)、语音知觉的心理基础(林茂灿)、元音(鲍怀翘)、辅音(吴宗济)、声调(林茂灿)、音节和音联(许毅)、轻重音(林茂灿)、区别特征(吴宗济)。附录包括:常用的语音实验仪器装置和使用方法(颜景助)、计算机在语音学研究中的应用(杨顺安)。自从出版以来,这本著作在语音学、语音信号处理、语音教学、言语工程及言语病理等领域都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学术影响,为我国实验语音学及相关学科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鲍怀翘和林茂灿主持修订的《实验语音学概要(增订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增订版不仅保留了原版的全部内容,还新增了9个章节,以反映近些年来语音学本体及其相关学科的进展情况。新增的章节内容分别是:语音音段的生理和声学分析及相关理论(鲍怀翘)、声调区别特征(李惠心)、汉语语调(林茂灿、李爱军)、语音库的收集与标注(李爱军)、言语知觉(杨玉芳、蔡丹超)、语音合成和识别(吕士楠)、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中的语音研究(曹文)、语言病理学(于萍)、语音同一认定(王英利)。

  《实验语音学概要(增订版)》目录

  第一章实验语音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1实验语音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1.2实验语音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1.3今天的语音学

  1.4我国语音实验研究概况

  第二章语音的物理基础

  2.1振动系统

  2.2声波的基本特性

  2.3声波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现象

  2.4声波在管道中的传播

  2.5噪声

  2.6声音的频谱

  第三章语音产生的生理基础

  3.1声门下系统

  3.2喉

  3.3共鸣腔

  3.4语音产生的空气动力学说

  第四章语音知觉的心理基础

  4.1人的听觉系统

  4.2听觉的感受性

  4.3掩蔽效应

  4.4响度

  4.5音高

  第五章元音

  5.1元音的舌位模型

  5.2普通话单元音的生理分析

  5.3元音产生的声学理论

  5.4元音声学分析

  5.5复合元音的声学分析

  5.6元音的紧/松问题

  5.7鼻化元音

  5.8卷舌元音

  5.9元音感知

  第六章辅音

  6.1辅音的特点

  6.2辅音生理分析

  6.3辅音声学分析

  6.4辅音声学特征与生理特征的关系

  6.5普通话辅音的声学参量和调音部位

  第七章声调

  7.1普通话声调的声学分析

  7.2普通话变调的声学分析

  7.3声调的知觉

  7.4声调的产生

  7.5音段和基频

  第八章音节和音联

  8.1关于音节的定义

  8.2普通话音节的一般结构

  8.3普通话音节的声学语音学结构框架

  8.4普通话声母的语音结构

  8.5普通话韵母的语音结构

  8.6声母与韵母的相互作用

  8.7音联——语音单元之间的连接和分界

  第九章词重音

  9.1英语重音的实验研究

  9.2汉语普通话的词重音

  第十章区别特征

  10.1区别特征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10.2各家的区别特征理论

  10.3超音段的区别特征

  10.4汉语普通话的区别特征系统

  附录一常用的语音实验仪器装置和使用方法

  A1.1研究语音生理特性的仪器装置和使用方法

  A1.2研究语音声学特性的方法和仪器

  A1.3语音实验仪器的应用

  附录二计算机在语音学研究中的应用

  A2.1语音信号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

  A2.2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

  A2.3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倒频谱分析

  A2.4线性预测技术

  A2.5语音合成技术及其在语音感知研究中的应用

  A2.6计算机的语言输入和语音输出

  中英名词对照

  图版

  续编目录

  第一章语音音段的生理和声学分析及相关理论

  1.1导言

  1.2语音生理研究

  1.3语音声学研究

  1.4语音产生理论(Thetheoryofspeechproduction)

  1.5协同发音(Coarticulation)

  1.6关于语音量子理论(QuantalNatureofSpeech,QNS)

  第二章声调区别特征

  2.1平调的区别特征

  2.2曲折调的区别特征

  2.3声调之音段与超音段的表达

  2.4结论

  第三章汉语语调

  3.1赵元任语调学说

  3.2功能语调

  3.3汉语表情语调

  3.4汉语语调研究任重道远

  第四章语音库的收集与标注

  4.1语音数据库分类

  4.2语音数据库制作规范

  4.3语音库的标注

  4.4语音库收集的新方向与挑战

  第五章言语知觉

  5.1音段知觉

  5.2词汇的切分和识别

  5.3言语知觉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第六章语音合成和识别

  ——语音学在言语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6.1史的叙述

  6.2语音合成的计算机模型

  6.3语音合成技术现状和展望

  6.4语音识别

  6.5总结

  第七章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中的语音研究

  7.1二语教学语音研究的基础:对比分析

  7.2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

  7.3二语语音习得的语言学模型

  7.4二语语音习得的认知模型

  7.5二语习得韵律研究

  7.6实验语音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其他

  第八章语言病理学

  8.1言语障碍

  8.2腭裂语音

  8.3听觉性言语障碍

  8.4语言障碍

  第九章语音同一认定

  9.1语音同一认定的客观依据

  9.2语音特征

  9.3语音同一认定的基本方法

  9.4说话人自动识别

  中英名词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