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语言学讯 邵荣芬著《切韵研究》(校订本)于2016年5月由中华书局再版。本书是《切韵》研究的一部力作,致力于探讨《切韵》的声、韵类别和语音构拟等方面疑而未决的问题,在集成中有所创新,将《切韵》音系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前人的看法加以补充论证。如唇音不分开合,俟母的独立,常船的地位韵图误倒,幽韵的性质,严凡的互补等。二是对某些被否定的传统说法作了深入论证,认为它们符合史实,不应否定。如泥娘的分立,调值的四分等。三是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新看法。如重纽韵字的归类,重纽的音值,庚三等的性质,一些韵母音值的假定等。四是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和《广韵》对照的声母、韵母表。五是把全部结论总结于篇末的王仁昫《切韵》音节表。本书原版于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校订本除改正错字、补出漏字之外,还在第三章的“韵母表”后增列了《王三》和《广韵》两书的反切下字总数。
作者简介
邵荣芬(1922-2015),字欣伯,安徽寿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音韵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