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安徽歙县(向杲)方言》简介

作者:沈明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17-03-30
字号:
  向杲方言

  《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有限公司,1987)中,歙县方言属徽语绩歙片。


沈明(右)和发音人

  《安徽歙县(向杲)方言》记录了向杲方言的语音系统(声母19个、韵母27个、声调6个以及连读变调、小称音变)、4000多条常用词汇、100多个反映语法特点的例句和150多项口语标音语料(包括谜语、儿歌、谚语、歇后语和故事)。这些语料是三次共计60多天实地调查得来的,能够反映向杲方言与文化的基本面貌。

  本体研究

  关于方言本体的研究,体现在归纳出了向杲方言语音系统演变规律和结构特点,并考证了若干本字。比如:

  箸tɕhy22  火~:铁制的拨火用具。北方方言多说“火筷子”。《广韵》御韵迟倨切:匙箸。

  挼na55  揉;搓。《广韵》戈韵奴禾切:两手相切摩也。

  䅴sa32  出~:抽穗。《集韵》陌韵色窄切:禾穗。

  磉so55  ~壳:柱下石。《广韵》荡韵苏朗切:柱下石也。

  裾tɕy213    外~:大襟。《广韵》鱼韵九鱼切:衣裾。【郭註】衣後裾也。

  杲xɤ22     向~。《广韵》皓韵古老切:日出;又明白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采用这一反切,注音gao3。根据向杲方言语音古今演变规律,向杲的“杲”与《广韵》反切不合,折合成普通话当读hao4(与“号”同音),与《集韵》下老切相合。

  堨xuɛ22/fɛ22   水坝。又有地名“富堨”。《广韵》乌曷切,《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采用这一反切,注音e4。根据向杲及周边方言古今音演变规律和意义,符合“曷”在《广韵》的胡葛切,折合成普通话当读he2。(详见谢留文《从徽语看“堨”字的读音》《方言》2015年第1期)

  沰to32   ~雨:淋雨。有的方言论著写作“浞、涿”。《集韵》当各切:滴也。

  盪to33    涮:~嘴;把碗~一下。《广韵》荡韵徒朗切:涤荡摇动貌。

  囥ko52    藏(东西)。《集韵》宕韵口浪切:藏也。

  笐xo55   竹~:晾衣用的竹杆。《广韵》宕韵下浪切:衣架。

  穰nio22   稻~灰:稻草灰。《广韵》养韵汝羊切:丰穰。

  iei22   谷:秕子。《集韵》叶韵益涉切:禾不实。

  驐 tin22    ~能:骟公牛、公马。《广韵》魂韵都昆切:去畜势。

  口头文化

  关于方言口头文化的记录,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风俗。

  谜语

 

  歌谣

 

  谚语

 

 

 

  歇后语

 

 

  参考文献

  曹志耘 1996  《严州方言研究》,东京:好文出版。

  罗常培 1934  徽州方言的几个要点,《世界日报·国语周刊》。

  孟庆惠 1998  《歙县话音档》,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平田昌司主编  1998  《徽州方言研究》,东京:好文出版。

  钱惠英 1998  《屯溪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

  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5  《歙县志》,北京:中华书局。

  魏建功、舒耀宗、胡啔、刘复、白涤洲 1935 《黟县方言调查录》,《国学季刊》第4卷第4期。

  谢留文、沈  明 2008  《黟县宏村方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日新 2002  《绩溪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 1987  《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远东)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沈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方言研究室主任、《方言》杂志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秘书长。从事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先后调查过官话、晋语、徽语、皖南吴语和湘南土话,学术兴趣主要在方言音韵研究和方言词典编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