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摘要】曹亚北:上古汉语代词“之”的间接回指

作者:曹亚北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3-05-22
字号:

1. 间接回指和代词间接回指研究

  回指代词一般需要联系先行词获取解释。有时回指代词没有明确的先行词,我们可以通过与其有语义关联的成分推断出所指,这种情况称为间接回指(或称联想回指)。例如:

  (1) John bled so much it soaked through his bandage and stained his shirt.(约翰流了很多血,渗透了绷带,弄脏了衬衫。Tic Douloureux 1971) it:blood(血)

  (2)(她)虽结过婚,但刚办完结婚登记手续,就告别了她……(陈平1987/1991:126) 他:她的丈夫

  例中it、“他”是间接回指词,其推断基础(bled[bleed]、“结过婚”等)称为触发语。

  目前的间接回指研究以名词间接回指为重点(Charolles 1999,徐赳赳2005)。代词间接回指使用比较受限,英语、现代汉语等语言中代词间接回指用例较少见。不过学者指出,当触发语与潜在的代词所指之间的语义关联足够紧密,代词所指在语篇中有较高可及性时,代词间接回指就可以成立(Ward et al. 1991,Gundel et al. 1993)。上古汉语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这为代词间接回指提供了条件,其用例也较丰富。目前相关现象已引起学者重视(梁银峰2015,大西克也2019)。本文基于文献调查和相关研究,以“之”为中心讨论代词间接回指现象。

 

2. 上古汉语代词的间接回指及其类型

  代词间接回指用例可按触发语语义来分类观察。本文将触发语分为事件型和事物型两类。

  事件型触发语 这一类可根据触发语与潜在的代词所指是否有词法相关性,分“名动转化型”和“事件规约型”两小类。名动转化型触发语是具“名—动”转化关系的词,其词法性质提高了代词所指的可及程度,利于构建间接回指,如“食(提供食物)”可以触发“食物”,“沟(造沟)”可以触发“沟渠”等。

  (3) 之,舍其半。问之,曰:“……”使尽。(左传·宣二) 之(其):食物

  (4) 善者,水漱;善者,水淫(周礼·考工记)

  (5) 郑昭公之败北戎也,齐人将。昭公辞。祭仲曰:“必取。……”(左传·桓十一)之:女子

  有时触发语与代词所指没有词法相关性,但触发语表达一种规约性事件,代词所指是该事件的必有参与者。这类触发语称为事件规约型触发语。

  (6) 为之于齐,而美,公取。(左传·桓十六)之:所娶的齐女

  (7) (莒妇)及老,托于纪鄣,焉以度,而去。(左传·昭十九)之:所纺的绳索

  (8) (左司马戌)三战皆伤……句卑布裳,而裹。(左传·定四)之:割下的头颅

  事物型触发语 事物型触发语由名词充当,它与代词所指的语义关系多与领属有关。

  (9) 父母,喜而不忘;父母,劳而不怨。(孟子·万章上)之:子女

  (10)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乃还。(左传·僖三十)之:郑都

  (11) 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金距。(左传·昭二十五)之:郈氏之鸡

  (12) 遭逆妻者,夺。(左传·襄二十二)之=所逆之妻

  (9)(10)间接回指的基础是人际、处所领属关系;(11)“之”与触发语分属不同领有者(该类句中的代词一般称惰性代词);(12)“之”指“者”字结构内部的被领有者。(限于篇幅,“之”的更多间接回指用例请参看原文。)

 

3. 从上古汉语的语言特点看代词间接回指的机制

  上古汉语代词间接回指用例比较丰富,这与英语等语言中代词间接回指少见的情况不同。基于相似语境对比可见,上古汉语代词间接回指的接受度更高。

  (13a) *Animal hunters tend to like them.(动物捕猎者往往喜欢它们[动物]。Postal 1969)

  (13b) 见夜渔者得则舍。(吕氏春秋·具备)之:鱼

  (14a)?? The orphan misses them.(孤儿想念他们[父母]。Lakoff & Ross 1972)

  (14b) 父母唯疾之忧。(论语·为政)其:子女

  为什么上古汉语代词间接回指的接受度较高呢?这与上古汉语语言特点紧密相关。一方面,代词间接回指受益于上古汉语词汇的综合性。综合性是指后代分开来表达的概念在上古汉语中被融合于同一形式中,如动词与其支配的对象融合等(参看蒋绍愚2015:138,胡敕瑞2005,杨荣祥2013等)。“渔”表达“打鱼”,“娶”表达“娶女”,动词中隐含着名物,就可触发后续“之”“其”或空代词的间接回指,即充当事件型触发语。例如:

  (15) 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左传·桓十六)

  (16) 初,疾娶于宋子朝,娣嬖。(左传·哀十一)

  (17)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左传·隐元)

  从历时角度看,汉语有从综合到分析的演变趋势。相应地,某些表达中的间接回指也变为直接回指。由此也可说明词汇综合性与代词间接回指的密切关系。对比:

  (18) 名动转化型:a. 食之,舍其半。(左传)b. 盾与之食,食其半。(史记)

  (19) 事件规约型:a. 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左传) b. 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宣公)说而自取之。(史记)

  另一方面,代词间接回指与上古汉语不定指成分的表达特点相关。理论上说,隐含在触发语内的名词概念本身没有客观世界的指称,不向语篇引入实体(entity),不容易被代词回指(叙事语篇尤然)。要把名词概念转变为实体引入语篇,一般需要附着不定指的形式特征,英语用不定冠词词组,现代汉语用“一+量+名”等。然而,上古汉语的特点在于不定指成分可以编码为光杆名词(董秀芳2010)。这意味着,上古汉语名词可以不依赖形式特征而引入实体。又因为光杆名词是概念的直接外化,如果光杆名词可以引入实体,那么融合在触发语内的名词概念也可以引入实体。(18a)“食之”(概念上相当于光杆名词构成的组合18b“与之食”)不仅表达“提供食物”的概念,还表达了“提供了一些食物”;(19a)“娶于齐”(相当于19b“取齐女”)也不仅是“在齐国娶亲”,而相当于“娶一位齐国女子”。这样,“之”与隐含在触发语中的潜在所指就建立了联系。

  除以上两点外,“之”充当受事宾语等句法语义性质也为间接回指的构建创造了条件。

 

4. 结语:从间接回指看“之”的性质

  “之”的间接回指现象不仅显示了上古汉语诸多特点,也为观察“之”的性质提供了窗口。春秋战国时期“之”的性质并不明确,一般认为,它处于由指示代词向第三人称代词转化的过程中。Himmelmann(1996)指出,“联想用法”、惰性代词用法等是第三人称代词有别于指示代词的表现。因此,本文涉及的现象可作为“之”语法化程度的量度。在此基础上综合其他用法可知,此期“之”虽保留部分指示代词特征,但也较多地获取了第三人称代词特征。另外,以往研究关注的“之”的某些“泛指”用例(“学而时习之”等),也可以结合间接回指现象,由代词的可推断性差异出发作出一定解释。

 

部分参考文献

  陈平 1987/1991 《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事实》,重庆出版社。

  大西克也 2019 《论上古汉语代词“之”和“其”的替代功能》,《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十三辑),商务印书馆。

  董秀芳 2010 《汉语光杆名词指称特性的历时演变》,《语言研究》第1期。

  胡敕瑞 2005 《从隐含到呈现(上)——试论中古词汇的一个本质变化》,《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一辑),商务印书馆。

  蒋绍愚 2015 《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梁银峰 2015 《再论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语义属性——基于语篇照应的视角》,《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五辑),上海辞书出版社。

  徐赳赳 2005 《现代汉语联想回指分析》,《中国语文》第3期。

  杨荣祥 2013 《论“词类活用”与上古汉语“综合性动词”之关系》,《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商务印书馆。

  Charolles, Michel 1999 Associative anaphora and its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31: 311–326.

  Gundel, Jeanette K., Nancy Hedberg, and Ron Zacharski 1993 Cognitive status and the form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 in discourse, Language, 69: 274–307.

  Himmelmann, Nikolaus P. 1996 Demonstratives in Narrative Discourse: A Taxonomy of Universal Uses. In Barbara A. Fox (ed.) Studies in Anaphora. 205-254.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Lakoff, George and John R. Ross 1972 A Note on Anaphoric Islands and Causatives, Linguistic Inquiry, 3: 121–125.

  Postal, Paul M. 1969. Anaphoric islands. In Proceedings from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5: 205–239.

  Tic Douloureux, P. R. N 1971 A note on one’s privates. in Arnold Zwicky et al. (eds.) Studies out in Left Field: Defamatory essays presented to James D. McCawley on the occasion of his 33rd or 34th birthday, 45–52. Edmonton and Champaign: Linguistic Research, Inc.

  Ward, Gregory, Richard Sproat, and Gail McKoon 1991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so-called anaphoric islands. Language, 67: 439–474.

 

作者简介:

  曹亚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B岗),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历史语法、词汇,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汉语学报》《古汉语研究》《历史语言学研究》及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等刊发表论文。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23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