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摘要】宁瑶瑶 王铭宇:从语法化的扩展效应看近现代以来“非”类前缀化的过程及机制

作者:宁瑶瑶 王铭宇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4-06-07
字号:

  1、引言

  现代汉语中“非”参与两类构词:一做词根,多构成双音节复合词,一般是古汉语的否定结构或跨层结构词汇化的产物(参看董秀芳,2011:243-254),如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非常、莫非”;二做“类前缀”,多构成三音节及以上的词汇性单位,极具能产性,少量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如“非金属、非处方药、非典型肺炎”。目前,学界对于类前缀“非”的来源及形成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译自英语的否定前缀(参看Chao,1968:234-235;杨黎黎,2018);二是由古汉语的否定动词“非”虚化而来(参看尹海良,2011:135;万光荣,2012)。本文认为,与这两种观点相关的研究在理论、方法和材料上都有可完善之处。故此,本文利用《瀚堂近代报刊数据库》等语料库爬梳出大量第一手材料,藉助语法化的扩展效应(参看Himmelmann,2004:32-33;彭睿,2020:12-13),以“非”及其所在环境的共变关系为观察视角,来考察“非”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类前缀化的过程及机制。

 

  2、“非”类前缀化的过程

  2.1 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彼时正值西学兴起,首见1例与西学新概念相关的“非X”——“非金类”。“非”的同构项始见“新名词”——“金类”,如:

  (1)历代来,亦知世间元质共六十二,其中四十九为金类,十三非金类,皆有定法。(《六合丛谈》1857)

  例(1)中的“非金类”仍为否定性句法结构,“非”还做否定动词,表否定判断,“十三非金类”仅可理解为“十三(种)不是金类”。

  2.2 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非X”初见于汉译西书——《化学初阶》(1870)和《化学鉴原》(1871)中,二者均译自Wells的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 (1858)的无机化学部分。汉译和原文对照如下:

  (《化学初阶》1870)

  b. 原质分为两类,一为金类,一为非金类。金类之品虽多于非金类,然万物以非金类化成者,乃多于金类。(《化学鉴原》1871)

  c. The elements are us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eat classes, the metallic and non-metallic substances or the Metals and the Metalloids. The substances comprised in the first class are the more, numerous but those in the latter are the more abundantly distributed.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 1858)

  例(2a)(2b)中“非金”这个字串似乎译自“non-metallic”,“非”似乎译自“non-”。但例(2a)“非金之类”中的“非”是否定动词,还是词根语素,抑或两可,无法定论;例(2b)中的“非金类”,因处于宾语位置且与“金类”对举,为词汇性单位,“非”可视为词根语素。这说明,“非”只对译了“non-”的语义,并未完全借入“non-”的词法功能。因此,翻译只是“非”类前缀化的诱因而非实现手段。在“X”与“非X”的特定对举环境中,“非X”始可识解为词汇性单位,“非”可视为词根语素——这是“非”类前缀化的必要和初始条件。此时,“非X”仅见“非金类”(例频20例)。

  2.3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

  语境中对举项“X”与“非X”可分别或同时居于主语或宾语位置,如:

  (3)凡原质与杂质,金类非金类,千变万化,为用无涯。(《湘报》1898)

  (4)方是時也,议院分为二派,曰政府党,曰非政府党。(《新民丛报》1902)

  “非X”凸显“指称”功能,是名词性词汇性单位。“非”做词根语素,“非”的功能是通过否定某物所属类别,来对事物进行分类命名,义为“不属于(某物所属类别)”。“非”的同构项“X”为双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的类指名词,且“非N”的类频新增35类,“非”的能产性逐步增强。

  2.4 20世纪10年代至今

  语境中对举项“X”与“非X”的位置呈阶段性扩展,“非X”的语义-语用环境、句法环境以及“非”的同构项“X”的类型也同步扩展。“非X”为词汇性单位,“非”做词根语素已是常态。

  2.4.1 20世纪10年代

  语境中对举项“X”与“非X”的位置扩展至说明性定语位置,既可分别对举于[[X]之N]与[[非X]之N],也可同时对举于[[X]与[非X]之N],如:

  (5)此外,各金类之价莫不增高,平均是年铜价每匹克尔日金六十六元零九分......非金类之矿物价亦大涨,惟硫黄为例外。(《申报》1918)

  (6)故不惜重资延聘化学专门家……专化验矿物内之锑质锰质以及钾钠错镁,金类与非金类之各种杂质。(《申报》1915)

  “非X”仍表“指称”,是名词性词汇性单位。“非”做词根语素,仍义为“不属于(某物所属类别)”。“非”的同构项“X”扩展至四音节以上的类指名词,如下例(7)中的“日耳曼民族”,且“非N”的类频新增194类,“非”的能产性显著增强。

  (7)此次让地乃出于日耳曼各党之促迫,奥国日耳曼民族与非日耳曼民族之感情,必将因以愈恶。(《 申报》1918)

  2.4.2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8)前偕其夫人搭新丰轮抵沪,办理苏沪一切诉讼及非诉讼事宜。(《申报》1928)

  (9)第四届联美商务会议,明日在此间开幕,南北美各国正式与非正式代表,刻正联袂而至。(《申报》1931)

  “非X”凸显“属性”功能,类似“属性词”。“非”做词根语素,其功能是通过否定某种属性来对事物进行分类,即“区别名物”,义为“不具有(某种属性)”。“非”的同构项“X”扩展至双音节动词、形容词及名词性短语,如例(8)(9)中的“诉讼”“正式”及例(10)中的“俄国式之革命”,且“非N”的类频新增500例,“非”的能产性持续增强。

  (10)故所谓会议制之争者,简言之,则俄国式之革命非俄国式之革命是也。(《解放与改造》1921)

  2.4.3 20世纪50年代至今

  “非”所涉及的三个环境无新扩展,“非”作为词根语素,其定位性、内向依附性、能产性及语义泛化的特点已稳定下来,逐渐具备了“类前缀”的词法功能。

  本文发现,类前缀“非”既非在汉语内部自然发生的实词虚化,亦非直接译自英语否定前缀。事实上,最初受到翻译的影响,在特定的“对举”语境中,否定动词“非”始被分析为“词根语素”。随后,伴随“非X”的语义-语用环境、句法环境以及“非”的同构项“X”的类型扩展,“非”的语义不断泛化、内向依附性和能产性不断增强,最终实现了从“词根语素>类前缀”的演变。翻译是“非”发生类前缀化的诱因;“对举”的高频使用以及“对举项位置”的扩展是“非”类前缀化的核心环境和必要的实现手段;重新分析和类推分别是 “非”实现类前缀化的首要机制和核心机制。本研究为探讨汉语类词缀的来源及形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董秀芳 2011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洪波 董正存 2004 “非X不可”格式的历史演化和语法化,《中国语文》第3期。

  黄河清(编著) 2020《近现代汉语辞源》,上海辞书出版社。

  彭睿 2020 《语法化理论的汉语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国威 2008 《汉语的近代新词与中日词汇交流——兼论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南开语言学刊》第1期。

  万光荣 2012 《前缀式“非+X”研究》,《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灿龙 2008 《“非VP不可”句式中“不可”的隐现——兼谈“非”的虚化》,《中国语文》第2期。

  杨黎黎 2018 《汉语商品名称中的派生式构词:否定性词缀、类词缀和动语素》,《学术交流》第2期。

  尹海良 2011 《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201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Chao, Yuen 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immelmann, Nikolaus P. 2004 Lexic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pposite or orthogonal? In Walter Bisang, Nikolaus P. Himmelmann and  Wiemer (eds.), What Makes Grammaticalization? — A Look from Its Fringes and its Components, 19-40. Berlin/New York: De Gruyter Mouton.

  Hopper, Paul J. Elizabeth C. Traugott 200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lls, David A. 1858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 New York: Ivison & Phinney.

 

作者简介:

  宁瑶瑶,广西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兴趣为汉语词汇学、心理语言学及国际中文教育,在《中国语文》《南开语言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王铭宇,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汉语词汇学、词典学及近现代汉语词汇史,主持境内外学术研究课题多项,在《中国语文》《汉语学报》《语文研究》《国际汉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