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来、去、进、出”等位移动词,返回义动词在不同汉语方言中呈现出较大的“词汇变异”(lexical variation)。汉语史上返回义动词经历了多次词汇替换,相关形式包括“还、返(反)、复、归、回”等(王力,1958:558;王凤阳,1993:727;汪维辉,2000:275)。吴语返回义动词主要有“回”“转”和“归”三种基本形式。本文对这组返回义动词在吴方言区的地理分布、词汇替换与扩散模式进行了论证。核心观点如下:
第一,“归”为早期通语词在吴语中的留存,“转”为唐宋之后兴起的南方汉语方言词,而“回”则是由“临安官话”借入,在杭州及其周边地区使用。第二,“转”在吴语区分布最广,普遍见于南北吴语;“回”以杭州为中心呈带状分布,夹在“转”的南北两大单元之间,构成地理语言学上所说的“ABA”分布(岩田礼2009:20);“归”集中分布于南部吴语的处衢片和婺州片,残存于北部吴语。
鉴于动词词汇变异研究的复杂性,我们将吴语返回义动词的考察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弄清各方言如何表达“回家”这一基础概念,以此来初步确定吴语返回义动词可能的词汇形式和地理分布。第二,考察相关返回义动词在“动宾式”和“动趋式”不同句法结构中功能扩展的可能性以及制约条件的强弱等语法特点,以此来确定返回义动词的典型性。第三,结合吴语返回义动词的历时演变,分析其替换关系和扩散方式。
一、“回家”的词汇类型和地理分布
根据傅国通和蔡勇飞(1986)对吴语的分区,我们从每个方言(小)片选取了至少3种次方言(共计60个点),考察“回家”这一典型语义在不同方言中的表达,以此来初步确定吴语返回义动词可能的词汇形式和地理分布。
“回家”一词在吴语内部主要有四种类型:
(a)“回”型:回来/去、回转;
(b)“转”型:转来/去、走转;
(c)“归”型:归来/去、走归;
(d)“来/去”型:家来/去。
图1:“回家”的词汇类型和地理分布
具体来看,“转”型在吴语区分布最为广泛,北线的苏沪嘉小片、南线的台州片和婺州片均有分布;“回”型则以杭州为中心呈带状分布,夹在“转”的南北两大单元之间,构成“ABA”这一地理分布;“归”型集中分布于南部吴语的处衢片和婺州片,并在其他各地呈散点状分布;“来/去”型则主要分布在吴语宣州片和太湖片毗陵小片。
此外,吴语有“回”和“转”的叠置,“转”和“归”的叠置,但是通常没有“归”和“回”的叠置,这是证明“回/转/归”词汇替换和扩散模式的重要证据之一。
二、返回义动词:动宾式与动结式
本节我们考察吴语返回义动词在“动宾式”和“动趋式”不同句法结构中功能扩展的可能性以及制约条件的强弱等语法特点,以此来确定返回义动词的典型性。
一方面,在动宾式中,吴语返回义动词后接处所论元的能力表现出一些内部差异。从调查结果来看,返回义动词“回”后接处所宾语的能力要强于“转”和“归”(见表1)。
表1:吴语返回义动词后接处所宾语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动趋式中,吴语中充当补语的趋向动词(V-回来、V-转来、V-归来)与表示“回家”的趋向动词(回来、转来、归来),两者分布基本一致。一些方言同时兼有两种动趋式,一些方言则缺失“V-return”这一形式,这对于我们厘清其历史层次也起到了作用。
(一)“V回”和“V转”的功能分化
苕溪小片和临绍小片的一些方言点,用“回转”或“回来”表示“回家”,但在动趋式中二者语义有所不同。例如安吉方言中自移事件使用“V-回转”,他移事件或抽象事件则使用“V-回来”。
富阳话只用“回来”表示“回家”,但是在动补结构中“回来”或“转来”均可作补语,区别在于“V-回来”表示单纯的“返回”,“V-转来”则表示“折返(走错之后,再原路返回)”义,并且可以加上“还”来凸显“折回”义。
(二)“V转”和“V归”的功能分化
婺州片和处衢片的很多方言在描述现实位移的动补结构中既可以用“V-转来”,也可以用“V-归来”,但在描述虚拟位移时更倾向于用“V-转来”。
此外,部分方言中的“V-归来/去”除“返回”义外,还分化出了“进来/去”义,这使得“V-归来/去”作趋向补语时优先表“进来/去”义,“返回”义需要“V-转来/去”或“V-归来还”表达。
(三)“V回/转/归”形式缺失
一些吴方言虽然有专职的返回义动词来表示“回家”,但是在动结式中不使用其作为趋向补语,而使用视点动词“来/去”。该现象主要见于甬江小片的北仑话,临绍小片的余姚话、慈溪话,以及瓯江片的瑞安话等一些沿海吴语。
三、吴语返回义动词的历时演变和词汇替换
本节将结合“归/转/回”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讨论吴语返回义动词的词汇替换关系。
第一,共时平面上,“归”集中分布在吴语婺州片和处衢片,散见于太湖片不同县市,如绍兴、海盐、定海等地。但从早期吴语文献来看,苏州话、上海话和宁波话都曾使用“归”来表返回义。结合“归”在历史上的文言用法,我们认为,“归”是吴语返回语义场最底层的一个词汇,是通语在南方方言的一种保留。
1.苏州话:待奴奴归去禀娘声。(《山歌·卷七》)
2.上海话:难未伊拉归去,预备之香料唠香油。(上海话《路加福音书》)
3.宁波话:吾屋里去看看要紧早点归来。(《宁波方言便览》)
第二,“回”是北方方言和普通话返回义语义场的主导词,但对于吴语来说,“回”是一个侵入词。在吴语中,“回”的使用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分布于太湖片杭州小片、苕溪小片和临绍小片等区域。我们认为,吴语中的“回”不是官话从北至南的优势扩张,而是宋室南渡后“临安官话”扩散的结果。临绍小片直接受临安官话的影响,“临”的方言点普遍使用“回来”表示回家,而“绍”的方言点没有“回来”只有“回转”,这也说明了临安官话的辐射程度的差异。
第三,“转”表返回义最早孤立的出现在汉译佛经中,但真正被大量使用是在以南方方言为背景的历史文献里(见表2)。
表2:明清时期不同方言背景文献中的“回来/去”和“转来/去”(括号内数据为每千字用例)
太田辰夫(2003:204)对“转”的解释为:“转”在北京话中不用,但在江南它用如“回”。从汉语南方方言返回义动词“转”的分布来看,除了吴语以外,它还常见于赣语、闽语、客家话等。我们认为,“转”应当是一个唐宋以后兴起的南方方言词。
综上,结合吴语返回义动词的共时分布和历时演变,我们提出以下假设:(一)吴语返回义动词的最底层成员是“归”,虽然在通语口语中“归”很早就被“回”取代了,但在一些吴语中“归”或是作为独立的动词或构词词素被保留下来。(二)唐宋以后“转”在南方方言中兴起,占据了吴语区“归”的部分地域,而“转”对“归”的覆盖并不强势,在如今许多使用“转”的方言中仍能看见“归”的印记。(三)“回”是后传入的官话词汇,应是宋室南渡后临安官话的扩散,它跟“转”构成了“ABA”的分布。
图2:“回”“转”“归”在吴语中的替换演变关系
汉语方言的词汇对比研究往往重名词而轻动词,这很大程度与动词词汇研究本身的复杂性有关。从本文的个案研究来看,动词的研究涉及及物性、论元结构、复杂谓词构造等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考察动词的各种语法表现才能确定在某个地区的典型性。
参考文献
傅国通 蔡勇飞 鲍士杰 方松熹 傅佐之 郑张尚芳 1986《吴语的分区(稿)》,《方言》第1期。
太田辰夫 2003《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汪维辉 2000《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凤阳 1993《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
王力 1958《汉语史稿(下册)》,科学出版社。
岩田礼 2009《汉语方言解释地图》,(东京)白帝社。
作者介绍
李旭平,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和方言句法等。
翁汀汀,浙江大学2022届硕士研究生,2024年录取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