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汉语自然口语对话的互动语言学研究

作者:方梅 来源:科研处 时间: 2021-11-06
字号:

  主持人:方梅 立项时间:2020年12月

  项目类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20&ZD295 进展状态:进行中

  参与人员:李宗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乐耀(厦门大学)、朱军(南京审计大学)、完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陈玉东(中国传媒大学)、李先银(北京语言大学)、谢心阳(上海财经大学)、刘娅琼(上海海事大学)、田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关越(北京大学)、李晓婷(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朱宇(厦门大学)、彭欣(厦门大学)、周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河南师范大学)、方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张瑞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邹海清(中国传媒大学)、任前方(中国传媒大学)、张文贤(北京大学)、朴珍玉(延边大学)、程璐璐(北京语言大学)

  本课题研究将互动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同传统的汉语用法研究相结合,力求一方面挖掘汉语事实,为传统语法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如疑问结构、反问句、祈使句、副词独用等)带来新的视角和见解,启发进一步探索与突破;同时开拓研究视野,对传统语法框架下并未得到充分关注、但对理解语法本质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如叹词、语句的合作共建等)进行探索。另一方面,通过对汉语互动交谈的考察与分析,扩充和发展互动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深化对于语法作为互动中浮现的惯例的认识。具体来说,本课题对于各类语言结构或会话现象的研究,着力体现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采用真实会话材料,坚持基于使用的实证研究。

  语言学研究的传统偏重于书面语(即written-language bias“书面语偏向”,参看Linell,2005),研究主要使用内省或书面语料,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流于观感,难免片面失当。事实上,汉语语言学研究具有注重口语、注重用法的传统。赵元任的《汉语口语语法》(Chao,1968)就以北京口语为材料,专门研究了汉语口语的句法,提出“汉语的主语和谓语就是话题与说明”、“主语的本质就是问话,谓语的本质就是答话”、“未经筹划的自然口语里,‘零句’(minor sentence)是根本,‘整句’(full sentence)由零句组成”等影响深远的观点。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102-103)中也明确表达了“语言的主要用处是对话”的观点;句子作为互动交际的语言资源,实时地处于一个浮现的过程中。而国际语言学界,话语功能语法、语料库语言学以及会话分析所代表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启示我们,实际语言使用(尤其是口头交际)中呈现的语言形式组配、总体分布、意义功能等等,是人们仅凭语感印象或书面材料难以获得的。根据互动语言学的观念,语言中的“范畴”归纳都是基于实证的(empirically grounded),因为语言的规律性是在使用中浮现出来的。对于语词和句法结构,以及它们在使用中形义演变的研究,要想取得突破,首先要深入实际使用的真实言谈,发掘足够丰富、准确而全面的语言事实。以对语句的理解为例,会话分析学者Sacks等(1974)提出了组建话轮的基本单位是话轮构建单位(turn-constructional unit,TCU),并讨论了话轮转换的单位和可能发生的位置,明确了话轮转换的一系列规则。会话分析的观察实践改写了传统语法对句子作为交际基本单位的认识,发现“句子”实际上对回应行为高度敏感——说话人产出句子的过程中,会根据受话人的回应进行即时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并且,一个句法上的“句子”可以由会话互动中的两个说话人共同产出。

  第二,结合序列结构进行动态分析,贯彻“位置敏感语法”(positional-sensitive grammar)的理念。

  在汉语学界,赵元任(1979)提出整句的主语和谓语作为一问一答,就相当于“引发和应答”。吕叔湘(1979:54)在谈句子分类的时候也讲到可以按照功能的标准,即考察句子在语篇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句子分为始发句和后续句两类,并观察到这两种类别的判定在两个人或者几个对话的时候又与句子的位置相对独立,问话不一定在始发句,答话却一定在后续句。这些观点已经体现了序列的思想。序列结构(sequential structure)是互动语言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序列(sequence)是指一连串连贯、有序、有意义的话轮。一般而言,互动双方在一个序列里完成一个社会行为。最基本的序列就是毗邻对(adjacent pair;Schegloff,1968;Schegloff & Sacks,1973)。毗邻对具有如下特征:

  (1)由两个话轮构成;

  (2)由不同说话者产出;

  (3)相邻而置;

  (4)有相对的顺序,前部先于后部;

  (5)话对两部分类型关联,前部对应着特定的后部类型。

  但在实际会话中,序列组织往往不限定于毗邻对的不断接续,而会有其扩展方式。在毗邻对的前件之前,可以有前扩展(pre-expansion);在前部与后部之间,可以有插入扩展(insert expansion);在后件之后,可以有后扩展(post-expansion)。(Schegloff,2007)序列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交际者的话语组织、话轮设计,都依赖于之前序列展开形成的语境;而在彼此参照,不断产出新话语的过程中,交际者也在不断创造和更新着语境。即所谓“语境依赖”(context-dependence)与“语境更新”(context-renewal)。(参看Heritage,1984)。会话交际由双方(多方)交替进行、前后相继,后续话语都会被视为与之前话语具有关联性,是对之前话语的一种回应(Sperber & Wilson,1986:125;沈家煊,2012)。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话中的引发(initiation)和应答(response)也是在序列展开过程中动态推进的。

  Schegloff(1996)提出的位置敏感语法(positional-sensitive grammar)是互动分析和结构分析结合的重要成果。Schegloff认为,在自然会话中,位置敏感性至少在三个层面作用:话轮内部话轮构建单位(TCU)的位置;多话轮范围内话轮构建单位的序列性和话轮自身的序列性。位置敏感的语法观认为,语法产生于特定的序列类型,并由特定的序列类型和序列位置塑造,其中序列类型是基于特定行为。(Couper-Kuhlen & Ford,2004;Thompson et al.,2015)。

  方梅(2017)指出,对互动言谈中成分的探讨需要关注其所处的序列环境(sequence environment),既包括序列位置,也包括话轮内位置;一些立场表达形式,强烈依赖序列中的回应位置。

  本课题将沿着动态序列分析及位置敏感的理念继续推进,以序列结构为线索,将语言形式与话语分布、互动功能结合起来,细化语言事实的描述与解释。

  第三,将语言形式置于互动交际的框架中审视,联系言语交际行为和交际互动因素探讨表达形式及其浮现条件。

  互动语言学将言语交际中的行为称为“社会行为”(social action),这是互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毗邻对中的两部分在行为上是互相匹配的,否则就会产生互动上的困难。Thompson、Fox and Couper-Kuhlen(2015)指出,回应承接始发行为,具有序列特定性(sequence-specific),是被规定了类型的——特定的始发行为总是对应着特定的回应行为。互动语言学者不仅关心说话者“说”了什么,同样也关心说话者“做”了什么。强调话语交际的“社会性”,意味着这些行为是互动参与者需要通过互动协作的方式(或至少关照到其他言谈参与者)来完成的。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会话互动中所关注的社会行为,就是话轮最主要的职责。这种职责体现在,回应者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并据此建构回应话轮,使其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下一话轮(Levinson,2013)。学者们进一步发现,互动中社会行为的实施,存在高频出现的语法格式,即社会行为格式(social action format,参看Fox,2007;Couper-kuhlen,2014)。

  因此,将语言形式联系它所实施的交际行为,以及更宏观的活动框架,可以揭示各级语言手段在行为构建和识别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将言者意图和行为两个层次剥离开,从而避免不同层次要素的混淆,增强解释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此外,互动行为和交际因素持续地塑造着语言形式,浮现出规约化的表达形式。学界对诱发规约化环境因素的探讨从未停止,提到的因素既包括句法位置、语义关系、使用语境、构式框架,也包括前述因素的多重效用,而会话序列近年来也开始被作为规约化语境的重要因素。例如对负面评价规约化的研究,就特别注重评价解读与序列环境的互动关系(方梅,2017)。

  第四,结合语音-韵律以及身体-视觉表现的分析,考察互动中语言使用的真实面貌。

  互动语言学本质上具有跨学科的特性,这与该分支的诞生与发展过程相关(Couper-Kuhlen & Selting,2018),更为重要的是,这更加贴近其研究对象——互动交谈的本质。即语言的词汇句法形式,与韵律特征,乃至交际场景中的身体-视觉表现,都是互动的资源(resource)。之前的研究由于视角和研究手段所限,对于口语对话中的语言形式和会话现象的研究,往往存在不同方面的割裂。以叹词(interjection)的研究为例,进行语义语用分析的,往往忽视叹词的韵律特征;而分析叹词语音韵律特征的,对它在话轮和序列语境中的意义功能分析又显得粗糙。事实上,序列中的语义解读、语音-韵律特征、其他交际因素乃至眼神手势等,都应当结合在一起,在具体问题的研讨中相互印证。

  [主题词] 汉语、对话、互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