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里特别注意对年轻人的培养。新分配到所里的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会安排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辅导。各组室根据本部门的研究课题,定期开专业课,进行专题讨论,以提高年轻人的业务水平。从事语言研究工作,必须有良好的外语基础,所里的老先生对此特别重视。但当时各大学所开设的课程,对此不够重视,因此分配到所里的大学生,外语水平普遍偏低。为此所里要求研究人员至少要掌握一门外语。在业务学习期间,规定每天早晨上班之后,拿出一个小时学习外语,形成所里不成文的学习制度。经考察,这种学习方式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当时所里年轻人有二三十人,外语学习成为这些人提高的难题。1962年所里制定培干计划时,决定停止业务工作,拿出半年的时间,专门开设英语和俄语两个班,让这些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外语。教课请的是所内外高水平的教师,吕叔湘先生还亲自授课,学习要求特别严格。学习结束之后,这些人的外语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936年在英国留学时,吕叔湘(左三)与友人们合影
二、召开汉语规范学术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语言文字规范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为此,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议由语言所筹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现代汉语规范问题提出主题报告。这份报告既要总结历史,说明汉语共同语的形成,还要对现代汉语的规范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措施,为此语言所全力以赴,专门成立起草小组负责这项工作。吕叔湘先生和几位先生日夜操劳,完成了一份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纲领性文件。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国外的专家,中央机关和各高等院校的语言工作者及全国广播电影戏剧曲艺的领导和文艺工作者。会议由郭沫若院长致开幕词,陈毅副总理到会祝贺。语言所所长罗常培和吕叔湘作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的主题报告。经过热烈的讨论,会议形成了共识,确立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指导方针。大力推广普通话,实行文字改革,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开展汉语方言普查,编写汉语规范词典等,成为实现汉语规范化的重要任务。这次会议对汉语研究有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955年10月25日,由语言所负责筹办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前排右三为罗常培
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在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致辞
三、发表专栏文章《语法讲话》
《中国语文》是语言所成立后创办的期刊,对全国的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时全国的语法研究亟需规范,从1952年7月到1953年11月,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的名义,在中国语文上连续发表专栏文章,共17次21章,大大的推动了全国的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参与这项工作的有丁声树、吕叔湘、李荣等诸位先生。所发表的文章,经修改1961年以《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的书名出版。本书以北京口语和典范的白话文为例句,采用了符合实际的分析方法,确立了汉语语法的基本框架,从词类到句法讨论了汉语中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对每个问题都给予了提示性方向性的回答。本书的语法体系新颖,分析举例精当,是我国通晓古今中外的有识学者对汉语语法的高度集中与概括,从形式和意义方面解释了汉语语法的组词造句规则。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好评,至今仍是研究汉语语法的重要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年第1版,2009年第11次印刷)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