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我的百年人生:吴宗济口述史》出版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2-08-03
字号:

《我的百年人生:吴宗济口述史》

口述:吴宗济

记录 撰文:崔枢华

策划 作序:鲁国尧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编辑推荐:

  吴宗济先生在自己的百年人生中,多次经历成败乃至生死的大关头。在面对艰难的关口时,他的抉择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每每包涵人生大智慧。所以,最终总能避凶趋吉,笑到最后。吴先生能泰然享寿一百多岁,不是偶然的;吴先生能活出如此精彩的一生,更不是偶然的!其中有哪些秘密?答案尽在这本书中。

  

  内容简介:

  这本书忠实记录了吴宗济先生极具传奇色彩的百年人生。吴宗济出生于清末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的几位长辈已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他自己的百年岁月更是续写了精彩纷呈的人生传奇。他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后又考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此踏上漫漫“寻音”路。他走的这条路可谓一路荆棘,人生命运也是一波三折。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后,已是寿登古稀的老人,才得以全身心地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并奇迹般地屡有重大创获,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实现“人机对话”、为“科大讯飞”的诞生提供了语音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他的行为操守、人生智慧,更值得品味,足资借鉴。

 

  目录

  第一章 我的家世 / 001

  一 我的父亲 / 001

  1. 结亲曾门 / 001

  2. 庚子接驾 / 003

  3. 广东任上 / 007

  4. 调任山东 / 008

  5. 晚年生活 / 009

  二 我的母亲们 / 011

  1. 我的前母和庶母 / 011

  2. 我的生母和继母 / 013

  第二章 我的童年和青少年 / 017

  一 我的童年 / 017

  1. 生在济宁 / 017

  2. 道尹衙门 / 018

  3. 娃娃亲 / 020

  4. 鸬鹚咳 / 022

  5. 私塾和父亲的书房 / 023

  6. 签押房 / 028

  7. 挨打和受奖 / 029

  8. 木工房和洗印室 / 032

  9. 吃西餐 / 034

  10. 过年过节 / 035

  二 我的青少年时代 / 039

  1. 舅舅家 / 039

  2. 南洋中学 / 042

  3. 北京的家 / 044

  4. 成达学校 / 047

  5. 上清华 / 050

  6. 婚姻大事 / 052

  7. 妻之闺密 / 055

  8. 读清华 / 056

  9. 初涉电影 / 069

  第三章 我与史语所 / 075

  1. 从出版事务所到史语所 / 075

  2. 初识广西:壮语调查 / 078

  3. 跟着赵元任先生调查方言 / 083

  4. 家里的变化 / 085

  5. 避乱西南 / 089

  6. 追随赵师 / 090

  7. 行路难 / 092

  8. 叔公吴鼎昌 / 097

  9. 溶洞探奇 / 101

  10. 初到昆明 / 102

  11. 欢迎“临大”师生 / 106

  12. 在昆明的生活 / 107

  13. 亲历空袭 / 109

  14. 龙泉镇和龙头村 / 110

  15. 离开史语所 / 113

  第四章 漂泊十六年 / 116

  1. 我和运输统制局 / 117

  2. 再赴广西:劝储 / 124

  3. 清理敌产 / 131

  4. 华商公司和中国自由广播电台 / 136

  5. 黄金大案 / 139

  6. 我与上官云相 / 142

  7. 抗命留沪 / 144

  8. 解放初期的活动 / 146

  9. 我与京华公司 / 149

  10. “偷渡”香港 / 153

  11. “间谍”案 / 154

  12. “三反”“五反”和公私合营 / 156

  13. 有心归队 / 160

  14. 发妻离世 / 162

  15. 决心归队和我的第二次婚姻 / 164

  16. 归队 / 166

  第五章 漫漫寻音路 / 170

  一 问路和铺路 / 170

  1. 推广普通话 / 173

  2. 欧洲考察 / 174

  3. 在捷克 / 175

  4. 在东德 / 182

  5. 在瑞典 / 182

  6. 高本汉和东方博物馆 / 185

  7. 在丹麦 / 187

  8. 考察小结 / 191

  9. 我和“反右”运动 / 193

  10. 访欧后的工作 / 197

  11. 罗师辞世 / 198

  二 “文革”十年 / 199

  1. 我的思想状况/ 199

  2. 我参加过的运动 / 202

  3. 我成了牛鬼蛇神 / 204

  4. 清队 / 208

  5. 交代重大问题 / 211

  6. 干校生活,息县 / 213

  7. 干校生活,明港 / 219

  8. 上海探亲 / 220

  9. 因祸得福 / 222

  10. 批林批孔和评法批儒 / 223

  三 重新上路 / 228

  1. 培育新生力量 / 229

  2. 参加国际会议,与国内外同行们交流 / 231

  3. 我的研究工作 / 236

  4. 天时、地利、人和 / 241

  第六章 老骥伏枥—— 我的晚年生活 / 244

  一 收获与畅想 / 244

  二 忆我的四位业师 / 248

  1. 罗常培 / 249

  2. 王力 / 252

  3. 李方桂 / 252

  4. 赵元任 / 254

  三 我的兴趣和爱好 / 258

  1. 与书之缘 / 258

  2. 镜头的魅力 / 261

  3. 我与书画 / 263

  4. 相伴一生的音乐 / 265

  5. 行万里路 / 270

  6. 结缘猫头鹰 / 275

  四 我的健康之道 / 290

  五 口述百年人生 / 293

  附录一 吴宗济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308

  附录二 吴宗济著作目录 / 315

  附录三 本书相关人名索引/ 321

  后 记 崔枢华/ 327

  跋一 鲁国尧/ 335

  跋二 但留绿意在人间 冯爱珍/ 346

 

跋 一(鲁国尧)

  有个成语“先睹为快”,我总是应着这句话。何以作如是言?吴宗济先生口述、崔枢华学棣撰文的《我的百年人生》,即吴宗济先生口述史,枢华每一章稿毕,即用 E-mail 发给我,我总是第一个读者,我每次读罢都有一种愉悦、兴奋的感觉,我衷心敬佩吴老的高尚与真诚,衷心赞誉枢华的认真与文采。这次第六章的电子稿拜收后,我急匆匆地读了第一遍,就萌生了写个“跋”的念头。现在逐字读了第二遍,就援笔写下去了。

  一、竭诚推介中国第一部口述史《庚子西狩丛谈》

  因为吴宗济先生与崔枢华教授合作的《我的百年人生》是一部口述史,所以我想了解“口述史”这一体裁的来龙去脉。今天登百度网,其“百度百科”有“口述历史”一条,现摘其部分文字于下:

  口述史学在英文中叫 Oral History,或者称 History by Word of mouth。这个术语最初是由美国人乔·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来的,之后被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的奠基人、哥伦比亚大学的阿兰·内文斯教授加以运用并推广…… 1948年,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口述历史研究处”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产生。从1960年至1966年,全美相继建立了90个研究口述历史的专门机构。1967年,美国成立了全国性的口述历史机构——口述历史协会(OHA)……口述史学是发端于海外的一种记录历史的形式。

  “百度百科”又说:

  中国口述历史第一人。身为中国近代史大家,唐德刚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等……唐德刚1920年生于安徽合肥。

  唐德刚确是口述历史有高度成就的历史学家,但是他果真是“中国口述历史第一人”吗?

  我的答案是:“非也,非也。”就我所知,中国口述历史的第一本著作应该是吴永口述、刘治襄撰文的《庚子西狩丛谈》!

  庚子即庚子年(1900年),外国侵略者八国联军攻进中国首都,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皇西逃,至怀来县境,狼狈万状之时,知县吴永“接驾”,请看其中的一段:

  (太后)忽放声大哭曰:“予与皇帝连日历行数百里,竟不见一百姓。官吏更绝迹无睹……我不料大局坏到如此。”声甚哀恻,予不觉随之痛哭。太后哭罢,复自诉沿途苦况,谓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取秫秸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晓间寒气凛冽,森森入毛发,殊不可耐。尔试看我已完全成一乡姥姥,即皇帝亦甚辛苦。今至此已两日不得食,腹馁殊甚,此间曾否备有食物?”

  吴永后随至西安。慈禧向十三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这天文数字都是咱中国人的民脂民膏啊!如此“两宫”在一年多后方得返回北京。清朝灭亡后,吴永在1919年、1927年两度向友人刘治襄等口述当年经历。1927年刘治襄当即据之成文,“复持示渔川(鲁按:吴永之字),承为诠次先后,订其漏误,更出旧藏日记两册见付,携归核对,以次填补地名时日,并就中择要节抄二十余则”。定书名为《西狩丛谈》,得吴永认可。1928年春,吴永与听讲的友人之一吴闿生(桐城派晚期大家吴汝纶之子)作序,此书遂刊行于世。“中外推崇,视为信史”,被译为多种外国文字。

  因此我郑重提出,这《庚子西狩丛谈》是中国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口述史,是口述史的经典!至于是否是世界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口述史,待考。

  现在再说另一问题。请问诸君,可知1900年的怀来县知县吴永何许人也?那我现在可以告诉诸位,诸位定会惊诧。吴永者,我们敬爱的吴宗济先生的尊人是也!

  如此,父子二人都在中国近现代口述史的广场上树立起高高的旗杆:吴永老先生做了一部口述史《庚子西狩丛谈》,吴宗济先生做了又一部口述史《我的百年人生》。父子同辉,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亮点”!

  二、略叙我策划做吴宗济先生口述史的历史

  读了枢华撰写的吴先生口述史的第六章,吴先生神明不减,枢华学棣记忆惊人。他们不仅记住事情的梗概,而且时日都很精确,这叫我钦佩不已。若论他们记叙中的缺点,就是对我过奖,我愧不敢当。

  我是“第三者”,作为这部口述史的策划者,到现在也应该写一点文字以与吴先生和枢华学棣的记述呼应。写什么呢?我思忖久之,还是用文献来代替吧。什么“文献”?沈阳师范大学的张宜教授在21世纪初获得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做语言学家的访谈录,已经出了一本厚书《历史的旁白: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口述实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张教授力有余裕,锲而不舍,要出第二本。2016年8月1日找我做访谈录,其成果初步发表在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乔全生教授主编的《北斗语言学刊》第三辑第251—28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2月),题为《鲁国尧教授访谈录音整理稿》。最后的一千多字有关我对口述史的见解,也涉及我策划“吴宗济口述史”的事。已经发表了的文字,应该算是“文献”的,引录之也可见“信史”的一斑。

  张宜:鲁老师,您对我从事语言学家的口述历史怎么看?我自从2003年开始做,已经有十多年了。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儿,有时候联系一位语言学家,前后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啊。

  鲁国尧教授:您做口述史研究,非常好,非常好,向您致敬,这是肺腑之言。口述史(研究)是个新方向。这需要有心人有勇气、有毅力、有担当、有恒心。对您的工作、您的成就,我敬佩,我支持。(张宜:谢谢您的理解!)您的口述史工作意义重大,这不仅是总结某个学者的学术经历,也是对人类的贡献。为什么我讲得这么高?做学术研究的人,写的论文和书,成千上万,多如牛毛,都自视甚高,其实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并不多。过了三年五年,最多三十年五十年,大部分要化成造纸厂的纸浆。心理学家说,忘却是为了记忆。这话对极了。推陈是为了出新,那些为了政绩、为了利禄而粗制滥造的劣质货早该扔进垃圾箱。而堪称实录的口述史(料)是永远 都不会被磨灭的。无论过多久,只要史料(录音、书等载体)在,它对人类的贡献就还在。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唯一的,一个学者的一生也是唯一的。他的道路、他的经历、他的言论、他的思想都是唯一的,是他人不能有的,是不可复制的。这决定了口述历史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您记录的资料对研究中国,乃至人类都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我认为您的工作不仅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张宜:谢谢您对我工作的肯定!)这样的工作太有意义了。我读过若干口述史,比如唐德刚做的胡适口述史、李宗仁口述史,我爱看。胡适口述史看了不止一遍。还有,三联书店的畅销书,何兆武老先生的《上学记》,我看了五六遍,每看一遍,都兴趣盎然,我向许多朋友推荐道:“如果你看了觉得不怎么的,购书的费用我付。”事后人人说好,我就没有掏腰包。何老先生他那一代人都90多岁了,他们的经历我们这一代人就不知道;我也快80岁了,我这一代人的经历,比我年轻的人也不知道。所以说,中国语言学的学术史也是文化史、社会史。一粒沙中看世界,从中可以窥见人类历史的一斑。张宜教授,您的工作我有体会,我认为您的工作特有意义,向您致敬!

  我们志同道合。我有历史癖,在我们的《南大语言学》上发表了多篇回忆录,比如《“惠”文七篇》即王力、李方桂、蒋礼鸿、俞敏、朱德熙五位语言学名家的夫人们所写的对夫君的回忆文章。我们还拟组织、发表健在学者的“为学录”“访学游记”。

  您可知道,我也在搞口述史啊。南京师范大学有位徐复老先生,是章太炎、黄侃两位大师的弟子,道德高尚、学问渊博。在他93岁的时候,我请求做他的口述史,老先生欣然同意。我于是派了两个博士生马毛朋、卢一飞,做了他的访谈录,刚做成,徐先生就仙逝了。我为“抢救遗产”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功,您同意吧?(张宜:当然同意!您的确是立了大功!)《徐复先生口述史》发表在《南大语言学》第四编上,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我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吴宗济老先生很崇敬,我请他写回忆录,约好在我们办的刊物《南大语言学》上发表,吴先生高兴地答应了。他在写,我逐渐发现,他毕竟是百岁老人了,搞不动了。因此我改弦更张,策划做吴宗济先生的口述史。我特地到北京吴先生的家里商谈,我不能待在北京亲自做,于是请了一位好朋友,北京师范大学的崔枢华教授到吴先生家,访谈了好多次,吴先生用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等现代手段准备资料,崔枢华教授录音、转成文字,加工,整理,尽心竭力。这个口述史很成功,崔枢华出版过《说文解字声训研究》《〈周易〉注》,是位“老学究”,不意他的文字如流水行云,笔端生花,我很是佩服。《我的百年人生》吴宗济先生口述史的第一章、第二章已经在乔全生同志主编的《北斗语言学刊》发表,下面将继续连载。所以我非常支持您,张宜教授的工作。这项工作是很艰苦的,《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口述访谈实录》已经出版了第一集,我祝贺您的成功。现在乘胜前进,做第二集,祝您成大功。

  张宜:好的,感谢鲁老师的支持!

  鲁国尧教授:您做口述史,我十分钦佩!

  吴宗济先生、崔枢华教授合作的口述史,历时十载,终于在2019年春大功告成。这是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也是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我感到十分欣慰。谨对吴先生、枢华学棣致以崇高的敬礼!

  三、“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解

  吴宗济先生在口述史最后一章,即第六章以较多的篇幅详细地叙述了“我的兴趣和爱好”。吴先生说:

  我这个人从小好奇心强,喜欢学习各种知识,喜欢鼓捣各种东西,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举凡读书、摄影、书法、绘画、音乐、诗歌、旅游等,几乎没有自己不喜欢的,晚年更是对猫头鹰情有独钟。(第258页)

  读了这一段,不禁使我想起一则英国谚语:“Wisdom comes from extensive observation and broad knowledge.”(智慧出自广见博识。)吴宗济先生与之何其相合乃尔!

  我又想起我多年前拜读服膺的一篇文章。胡适先生在其1925年写作的《读书》一文中说: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无人能及。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于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这样的学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那金字塔(据最近《东方杂志》,第二十二卷第六号,页一四七)高四百八十英尺,底边各边长七百六十四英尺。塔的最高度代表最精深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依次递减,代表那旁搜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塔底的面积代表博大的范围,精深的造诣,博大的同情心。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

  这一段文字我读过好多次,胡适说的是“理想中的学者”,现实中可有这样的人?依我如今之见,吴宗济先生已到“近之”的程度。何以如是言?吴先生在他的时代里,称得上是中国实验语音学的第一人!再谈他的博大,他“那旁搜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他的师辈、同辈、后辈几乎无人能及。上引胡适的话最后两句:“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前一句,我一看就懂;对后一句,看字面我也懂,说实在的,则并未了然。及至今日,读了吴宗济先生口述史末章,方才悟道,吴宗济先生可以说是享受了人生趣味的人。吴先生的若干自述,仿佛是胡适之言的最好的注脚。

  思考什么问题一时理不清头绪时,写作中搁笔小憩时,随手抽出两本书翻上几页,也让人神清气爽,愉悦安详。(第260页)

  自钟、张、羲、献以下,历朝历代有名书家的碑帖墨迹,只要有机会碰到,都尽量搜罗来,观赏揣摩,把它当作学习的范本,同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第263页)

  对绘画的兴趣也陪伴了我一生,消闲的时候喜欢看书籍的插图,看各种美术图册,觉得那些优秀的艺术品都是人们创造的精神财富,有缘欣赏到它们,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是一种美的享受。(第264页)

  在我的各种爱好中,音乐是和我日后的专业研究关系最为直接密切的,对我后来在专业研究上有所成就帮助最大。因为音乐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提高了我的精神境界,而且对训练我的听觉很有帮助。(第270页)

  旅游是我的平生所爱。喜欢旅行,让人迈开双脚,亲近自然,既活动了身体,又怡悦了心情。除此之外,它可以让人开阔眼界,增加见闻;又可以磨砺人的意志,锻炼人的性格;更可以提供机会,与旧雨新知欢聚一堂,畅叙亲情和友情。(第275页)

  最后我要说的是,吴先生在口述史中对他的多项爱好虽然讲得很全面,但还是有遗漏。现在我来做一点补充,那就是他对京剧的爱好与高度的鉴赏水平。事情得讲得很远了。在1985年8月,中国语言学会在昆明召开第三届学术讨论会,地点在云南师范大学,就是抗日战争时西南联大的校址。我从上海坐火车,三昼两夜才赶到昆明与会。大会开幕式后,分组宣读论文并讨论。我们这一组约十来人,围坐着。吴宗济先生就在这一组,他讲的内容关乎京剧。请注意,他不是讲京剧名角儿的趣闻逸事,那可以拿箩筐来装的。吴先生讲的是京剧各流派的声腔什么的。他精神抖擞、滔滔不绝地讲,讲得很长,应该超过二十分钟吧。我不懂京剧,呆若木鸡。偶向周围一瞥,许多人兴味盎然地听着。其中有李思敬,他是王力先生的研究生,1957年“反右”运动中成了“大右派”,吃过的苦头不算少,比如抬死人尸体,等等。1985年的时候,苦尽甘来,当了商务印书馆的副总编,同时主编《日语学习》杂志。李思敬对京剧可真懂,还会唱。我被安排与李思敬住一间房,小组讨论后,他与我一同回房间,一路上他抽着烟,兴奋不已,一句三叹:“想不到吴宗济先生鉴赏京剧有这么高的水平!想不到啊,想不到啊!”还伴随着身体与头部的摇动。今回忆及此,此情此景,历历如在目前。而今,李思敬学长、吴宗济先生墓木已拱,我亦至耄耋之年,“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四、口述史的思想史

  不管是中国学人,还是外国学人及在外国的华裔学人,都没有提到过“中国语言学思想史”这一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这是我在2005年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的。在2006年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的 学术讨论会上,我呼吁建立“中国音韵学思想史”学科。此后就此发表了几篇论文。因此有朋友说我是“中国语言学思想史”的拓荒者。现在我愿再做一次拓荒者,即“口述史的思想史”的拓荒者。我在2007年发表了一篇长文《就独独缺〈中国语言学思想史〉!?》,文中举了大量例证说明每个学科都有思想史。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有思想史,易于取信于人,但是数学、地学、农学这些自然科学明摆着也有不少思想史的专著!历史学有思想史,铁板钉钉。那么其分支学科口述史学自然也应有思想史。

  口述史学的思想史是什么?我认为应该以吴宗济先生提出的“但使文章能寿世,不求闻达以骄人”为正确的指引方向。循此,口述史的园地方能“千朵万朵压枝低”。

  吴宗济先生,智者。

  智者,吴宗济先生。

  待《我的百年人生:吴宗济口述史》正式由出版社出版,我再写序阐释,书此志之。

  鲁国尧2019年5月17日跋于南京,6月1日再补

 

说不完的百年传奇,看不尽的智慧人生

 

20220803_094652_000

 

20220803_094652_001

 

作者简介

  吴宗济(1909-2010),字稚川,笔名齐鲁,祖籍浙江吴兴。吴宗济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影响。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1934年从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师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几位大家罗常培、王力、赵元任、李方桂先生,从事语言学,主要是语音学的研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语音研究室主任,国际语音科学会议常设理事会理事,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荣誉学部委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吴宗济主要从事汉语协同发音、语调特性及韵律模型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先后发表了近百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利用现代实验语音学仪器设备,对汉语普通话的声学、生理特征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开创性的探索,获得多项重要发现,为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吴宗济专业研究的特点是不局限于书斋和研究室,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研究为实际需要服务;他本人经历复杂曲折,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一生兴趣极为广泛,对新事物极为敏感,拥有多种技术技能。所有这些造就了他成为国际著名语音学家,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

 

  崔枢华(1944—),天津人,文学博士,退休前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6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2年至1983年在山东大学进修,师从殷孟伦教授治音韵训诂之学,回北师大后,追随萧璋教授继续学习。1994年跟随俞敏教授攻读博士,俞先生逝世后,跟随鲁国尧教授完成学业。

  崔枢华主要致力于以声音通训诂的研究,对古代文献,尤其是反映上古汉语语言现象的小学专著和经典文献尤为关注。崔枢华主张治学为文应遵循朴学精神,坚持求实求新。主要著述有《〈说文〉部分540辨疑》《〈说文解字〉声训研究》(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说文〉今音讨论》《今本〈说文〉正篆字数考》《〈尔雅义疏〉王删说献疑》《〈广雅释诂疏证〉以声音通训诂发覆》《释男》《〈周易〉注》《“怏然”“快然”辨》等。

  

  鲁国尧(1937—),江苏泰州人。1955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毕业,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门化毕业,1964年北京大学汉语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周祖谟、王力、魏建功三位大家。1965年分配至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鲁国尧是江苏省第一个语言学博士点的创点导师,南京大学国家重点语言学科(两次荣获全国第二名)的学术带头人,七十岁时退休。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会长、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