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王洪君教授访谈

作者:王洪君、乐耀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17-03-09
字号:

  关于该书的增订版。MIT的音系学课上,其实有许多关于轻重音和韵律词的内容,但当时我以为于汉语无关,直至回国后的好几年也没有在意。后来,端木三、冯胜利陆续发表了许多研究,我看了发觉有不同意见,由此激发了新的研究兴趣。当时又正当汉语信息处理飞速发展的时期,文本到语音自动转换的需求很大,汉语语音的多级韵律模型成为信息处理学界的研究热点。我的经历决定了我对“于国家和社会有用处”十分感兴趣,于是就以音系学家的身份的视角积极参加了进来。我申请了一个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名曰“现代汉语韵律与语法语用的关联”,4.5万元经费,学校按1:0.5的比例配套了2.25万。这个项目进行了三年,期间我发表了《汉语的韵律词和韵律短语》《音节单双、音域展敛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普通话中节律边界与节律模式、语法、语用的关联》《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等四篇论文。我把这些论文再加上沈炯老师指导的有关语调的两篇博士论文,就提交了结项。因为结项没有提交专著,我们的社科部担心通不过,不想给提交,我向他们保证能通过,坚持要提交——果然通过了。我这期间的这些研究,加上对同期其他学者相关研究的介绍和评说,补充到我《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的第一版中,增加了16万字,这就是增订版。

  第五个领域是现代汉语词法研究。代表作是专题论文集《基于单字的现代汉语词法研究》(商务印书馆)。专题论文集,就是按某一专题选取已经发表过的文章汇集成书。这本书其实是我音系学研究的延伸。汉语词法的特点是什么,跳出词法也许看得更加清楚。全书各篇论文均以汉语语音、语法两层面的结构关联点——一音节·一最小音义结合体(“单字”)——为基点,观察和描写汉语词法以至汉语文大系统的特点。(插问:汉语文大系统指什么?答:接收韩礼德的看法,把语音系统和文字系统分别看作是表达语法系统的并立的两种形式系统,语音是听觉符号,文字是视觉符号;它们与之上的语法和更上层的语用语义共同组成语文大系统。)

  这本书分为语法词法、语音词法、理论阐述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三大部分。收录的是我1994年至2011年发表的18篇论文,并在每篇论文后增加了补记,说明各篇论文的写作背景、写作过程、主要思路和必要的补正。有关语音词法的论文在音系学领域那里已有介绍,下面介绍一下其他两部分的主要思路和研究内容:

  1. 从理论上阐述不同语言中语音、语法两层面各自单位层级中的最小交会点,是各自语言分析的基点。比如汉语的“音节·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和英语中“词重音段·词(次小的音义结合体)”,是各自语言母语者心理上分界明确的基本单位,也即,语言中大大小小的各级单位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于汉语是“单字”重要;于英语,是“词”重要,是两语言的特性;汉语的“字”和英语的“词”均是各自语言中跨语音、语法层面单位交会的结构关联点,在各自语言系统中的地位相当,是语言共性的体现。我一直很奇怪和不服气的是,英语日常用语和语言学术语都用word一词兼指语音、语法、文字三种单位或单指某一种单位,学界没有什么异议,学术研究如果可能造成混淆的时候可以前加定语来特别限定;而汉语日常用语和早期语言学研究都用“字”这个字兼指语音、语法、文字三种单位或单指某一种单位,但大约到1960年之后国内学界就不再允许用“字”来指语法单位、语音单位或三位一体的单位了,非议多多。很不平等呀!

  2. 在语法词法的研究中,以大规模现代汉语语料库为资料:①《从字和字组看与词和短语——也谈汉语中词的划分标准》一文论证了汉语中“词与非词”界线模糊而“字与字组”界线分明,提出了“先确定单字合成字组的规则,然后以排除法确定词(不符合字组规则的多字组为词)的工作程序,并具体给出了汉语五种常用组合结构的语法语义规则和汉语两字组成词性高低的分阶和鉴别标准。也就是说,“字本位”并不排斥现代汉语中有“词”这一级单位,而是字本位定义的“词”更具生成性和开放性,汉族人随时随地可以创造“新词”,电脑键盘输入当前最通行的输入法不再仅仅依靠静态封闭的词库,而是采用“静态词库+输入者动态输入的‘新词’”的动态词库,就是这个道理。②《从与自由短语的类比看“打拳”、“养伤”的内部结构》一文受范畴语法的影响,主张两个下级范畴的组合形成新的上级范畴,比如“及物动词+宾语”→“不及物动词”,同时主张这种规则可有语义的、语法两个互为表里的方面。从这一主张出发,具体分析了“打拳”“养伤”在大类上应该属于述宾结构而非状语后置的状中结构,附录部分还推广开来分析了汉语主谓、偏正、述宾、述补、并列五种常用结构的合成范畴义,以及比五种结构更下层的多种语法语义小类彼此组合的合成范畴义;③《动物、身体两义场单字组构两字的结构模式》以动物、身体部件义场为例,探讨了从义场出发控制词法的新思路。以大数据库的统计资料表明,同属具体名物的动物、身体部件两义场的单字在两字组合中的行为都是典型名物型的,而兼表隶属关系的身体义场单字除典型名物型组合之外还兼有表隶属关系型的组合,这说明汉语的名动等分类在本质上是语义类;④《动物、身体两义场单字及两字组转义模式》比较了两义场单字在两字组合的隐喻转喻方面的异同。此外,对于什么是汉语的词缀、汉语中应该提取什么样的语义特征和如何确定汉语的语义层级、如何利用汉语信息处理得到的大量数据确定两字组凝固度的分级并将凝固度分级运用到计算机自动分词、汉语信息处理用词表的收词原则和词表内分库的设置、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