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安(1941年9月2日-1992年3月7日),白族,云南省云龙县人。研究员。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他曾先后担任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声学会语言声学分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电声技术》杂志编委等职。
1962年,杨顺安先生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声学专业,先后到公安部第七研究所、中国第四机械工业部第三研究所工作。并于1965年获原四机部新产品三等奖,70年代又分获国防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电子部优秀科技成果奖。
20世纪80年代,由于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提高,国际上语音参数合成技术得到很大发展,但针对汉语的合成还很落后。那时,他便立志做汉语人机交互技术。于是,他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师从著名语音学家和语言学家吴宗济先生和林茂灿先生,学习语言学和实验语音学,开展声带波提取算法研究,1981年毕业后留在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从事语音合成的研究工作。在之后的10年里,他在汉语语音合成技术领域开展了卓越的研究工作,在中国语音学、言语声学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他结合汉语语言学和语音学的研究成果,开展普通话语音参数合成,特别是在共振峰规则合成技术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包括普通话的声源动态特性、普通话元音声学特性和动态模型、声调和调连模型、轻声特性及其合成规则。提出了SIFS合成框架模型,并实现了单音节、多音节词语和语句的合成。在《中国语文》、《声学学报》、Speech Communication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量级的文章。他毕生围绕汉语普通话合成技术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他的专著《面向声学语音学的普通话语音合成技术》中。
1984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章。1987年,他参加国家“七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普通话语言分析和合成的基础研究》课题,先后完成了普通话双音节词、带轻声音节和带儿化音节的词语、多音节词语和短句的合成等研究课题。他主持的“普通话音节合成系统”通过专家鉴定,并获1987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1990年的科研成果评议会对其研究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居国内领先地位。合成语音音质、清晰度和连贯性都达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得到著名语音学家Peter Ladefoged称赞。1990年,他的研究论文《普通话音节的SIFS框架模型及合成实现》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优秀论文一等奖。国家科委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学术经历
一、立志“汉语人机对话”
杨顺安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公安第七研究所,不久调到原第四机械工业部(现为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从事通信电声器件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杨顺安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由他负责研制的半导体助听器用的电磁传声器于1965年获得原四机部新产品三等奖。七十年代,他负责研制的抗噪声通讯机和骨导抗噪声送话器分别获国防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电子部优秀科技成果奖。杨顺安的这些研究不仅为国防科研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使他成为第三研究所的一名技术骨干和科研带头人。应该说,他当时的研究事业正如日中升,前途未可限量。
然而正是在这时,杨顺安做出了一个让领导、同事及亲朋好友都大惑不解的选择: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硕士研究生,攻读实验语音学专业。如果他选报的是中国科学院或其他工科院校的电子专业之类,人们或许还可以理解,因为他本人就是个电子工程师。实验语音学为何物?许多人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有人劝他不要“半路出家”,自己折腾自己;到头来一事无成。可是杨顺安铁定了心,义无反顾。他不仅要考,而且还要一举成功!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他终于跻身于我国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之列,当时他已37岁。
杨顺安将近不惑之年就放弃得心应手的专业,甘心从工程师变为学生,学习语言学和语音学,这当然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他认为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将是人机对话,但解决人机对话的关键是语音合成技术。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仍无突破性的进展。我国近几十年来一直在奋起直追。关于汉语语句的合成,因为涉及到声调、轻重音和语流音变等许多问题,大家都视为畏途。总体上讲,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合成研究不但与国外其他语言的研究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信息化要求。杨顺安正是从这里看出了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它的广阔前景。他曾想,有些玩具只须鹦鹉学舌般地说上几句简短的话,就令儿童爱不释手。如果能教会电脑说话和听话,贼予它言语功能,实现人机的言语通讯,那么将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多么大的便利和乐趣啊,甚至还可能导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他深知,作为人机对话基础工作的语音合成也并不是纯学术性的问题,它是一个看似单纯实际上很复杂的交叉学科问题。他选择了语音合成这一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难题,希望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从而为实现人机对话架起一座桥梁。
二、呕心沥血搞科研,愿将金针度与人
1978年9月,杨顺安考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吴宗济和林茂灿两位先生。当时的研究生院因刚刚筹建,条件极其艰苦,教室和宿舍都是简易的木板房。但杨顺安对此毫不介意,他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他分秒必争地学习语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他常常为搞清一个原理、弄懂一道难题熬到深夜。为了巩固他的知识和培养他的研究能力,导师让他参加研究室的科研工作,他将这视为难得的机会,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英日两种外国语),广泛阅读国外有关资料。杨顺安常常夜以继日地呆在机房进行分析与合成实验。由于他毕竟不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再加上患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因此,有好几次差点晕倒在机房。
苍天不负苦心人。1981年底,杨顺安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毅然决然地留在了语言所。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搞自己的语音学专业,而最适合他搞专业的就是语言所。即使后来有单位看他们家住房拥挤提出优厚条件调他时,他说他图的不是物质享受,虽然在缝纫机上看书写作既苦又累,但他不能为此而改变初衷。
1987年语音室全体照
与东京大学Keikich Hirose教授(右二)学术交流后合影,左二为吴宗济先生,右一为林茂灿先生
留在语言所的杨顺安可以说如鱼得水。1981年,他开始了普通话语音合成的研究。这项研究工作对揭示人类的言语产生机制,开发新型人机语音通讯系统有着重大的意义。当时杨顺安家离语言所较远,又无直接的通勤路线,因此,他每天天朦朦亮就起床,吃过早点后便匆匆赶往语言所,无论是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都从不间断。星期天还常常去城里的图书馆查阅资料。后来,院里为解决他的困难,分给他一套离所很近的宿舍。领导们的本意是让他节省一点往返的时间、免去挤车的辛劳,没想到他反而利用这种便利加倍地工作。他经常吃过晚饭后又溜回实验室工作,星期日也不休息。以致他的女儿跟他开玩笑,说他是养“机”的,一天到晚只知道围着“机”转。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终于使杨顺安的身体开始垮下来,他的心脏病愈来愈严重,领导、同事和家人都关切地劝他减少工作量,但他摇着头说“现在是我工作的黄金时期,而且我们的研究正是出活的时候,怎么能放慢脚步呢?我应更加努力才是。”此时的杨顺安考虑的不是个人的生死安危,而是他的研究工作的进展,以及祖国科学事业的兴旺发达。
他与同事密切合作,攻克了一个个难题。他鼓励和提携青年后辈,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珍贵的资料,勉励青年人认真钻研,超越前人。
199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赖金定老师邀请杨顺安访学
1987年与许毅合影
199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赖金定老师邀请杨顺安讲学。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他动身的那天,不少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有人还担心他能不能平安返回。杨顺安果然不虚此行,他的讲学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他再一次为中国人赢得了国际荣誉。
1987年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中国语言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
与林茂灿先生(右一)、许毅(左一)一起接待日本来访学者
1989参加在杭州举办的中国语言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左图从左至右:杨顺安、王理嘉、贺巍;右图从左至右蔡文兰、杨顺安、贺巍)
三、十年磨剑天道酬勤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杨顺安年复一年地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普通话语音合成这块领地里兢兢业业、苦苦追求,终于在八十年代中期取得了重大进展。
1986年9月,杨顺安主持的“普通话音声合成系统”,通过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鉴定。专家们评论说“这项研究成果在提高合成音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用语音参数及规则合成出音质较为自然的汉语普通话全部音声,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这项成果接着又获得了1987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同年初杨顺安被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者”的光荣称号。
面对成绩和荣誉,杨顺安仍然保持着科学冷静的头脑。在1990年10月召开的国家“七·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普通话语音分析和合成的基础研究”的科研成果评议会上,专家们对杨顺安承担的工作作了如下的评价“他研制的普通话语音合成系统,在运用各种语音学规则的完备性上,在合成汉语词语的清晰波、自然度和连贯性上,居国内外领先地位”。同时,他的一篇论述合成音质的论文还获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优秀论文一等奖。据不完全统计,杨顺安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十年间发表或向学术会议提交的科研论文达30篇之多,其中有的发表在国外第一流的专业杂志如Speech Communication(《语言通讯》)上。
1991年,杨顺安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他在世时整理的书稿《面向声学语音的普通话语言合成技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付梓出版。
部分成果:
[1] 杨顺安,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取声带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1届硕士论文简介,P.286(1982年版)
[2] 杨顺安,声带波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综述),语言通讯和语音信号处理学术交流会,81,1月,北京。
[3] 杨顺安、曹剑芬,普通话二合元音的动态特性,语言研究,1984年第一期。
[4] 杨顺安,普通话字调模型及其合成中的应用,第二届应用声学学术会议,1984年11月,重庆。
[5] 杨顺安、许毅、曹剑芬,普通话音节合成系统的研究, 《中文信息学报》,1987,1(2): 37-39
[6] Yang,S. and Xu, Y.(1988), An acoustic-phonetic orientated system for synthesizing Chinese, Speech Communication, Vol.7, PP 317-325.
[7] 杨顺安,对《汉语四声的数学奥秘》一文的置疑, 《信息与控制》,1990(2):65-66
[8] 杨顺安,普通话音节间的协同调音现象及其合成模拟, 《中文信息学报》,1990, 4(4):19-27
[9] 杨顺安,普通话音节的SIFS框架模型及合成实现, 全国语言识别学术报告与展示会,1990
[10] 杨顺安,从声学语音学的角度对普通话元音音位系统的初步研究.《语文研究》,1991(2):11-20
[11] 杨顺安,普通话轻声音节的规则合成,《应用声学》,1991(1):12-18
[12] 杨顺安,关于普通话声调知觉中心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报》, 1992,24(3):25-31
[13] 杨顺安,面向声学语音学的普通话语音合成技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