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可再得的盛大聚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欢迎蔡元培先生。1931年摄于北海静心斋沁泉廊畔。自下第一排右起第二人为罗常培。)
(1930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办公室。)
1934年由中央研究院借聘到北京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并代理中文系日常事务。1936年受聘兼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到北大后开设了语言学、语音学和音韵学等专题课。1937年专任北京大学教职,兼任中央研究院通讯研究员。“七七事变”爆发后,除了同以郑天挺为首的一些教授维持北大残局外,加紧进行自己的研究工作,以工作来排解忧烦。同年10月南下赴长沙临时大学(北大、清华、南开组成),任临时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1935年罗常培与长女罗坤仪、儿子罗泽珣摄于北京。)
(1937年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及毕业同学。前排左起:缪金源、何容、郑奠、罗常培、胡适、郑天挺、魏建功、唐兰。后排右一为杨佩铭。)
(1937年南下前在北京中山公园。左一至左五为:魏建功、周祖谟、罗常培、杨佩铭、吴晓铃。)
(1937年南下途中在天津码头。左起:李霁野、郑天挺、罗常培、魏建功、杨佩铭。)
(1938年1月20日在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在长沙。前排左起:张廷济、魏建功、罗庸。后排左起:沈兼士、郑天挺、罗常培、陈雪屏。)
1938年,随长沙临时大学迁往云南,长沙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参与创办《国文月刊》,任编委。1940年,受聘为西南联大中文系及师院国文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