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谭景春

作者:词典编辑室 来源:词典编辑室 时间: 2021-12-07
字号:

  谭景春,1958年生于北京。1982年7月毕业于国际政治学院(现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师从李临定先生,攻读现代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语法方向。1990年7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即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2001年更名为句法语义研究室)工作,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96年5月调入词典编辑室,从事辞书编纂与辞书研究。1991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9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1年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5月至1998年12月任语言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曾任词典编辑室主任、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的津贴。从事研究工作以来,撰写30余篇论文,并参与或主持编修多部辞书。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上用力尤勤,尤其是动词和句型的研究。主要有《使令动词和使令句》(《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月)、《一种表破损义的隐现句》(《中国语文》1996年第6期)、《“动+结果宾语”及相关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期)、《致使动词及其相关句型》(《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附着动词的配价及其构成的句式》(《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1月)等5篇系列论文。这些论文的特点是注重动词词义与句型的关系以及句式义,详细分析了动词的使令义、致使义、制作义、破损义、附着义,认为动词的词义与句型密切相关,什么样的动词构成什么样的句型,同时句式又有自身的句式义,如使令句式自身含有使令义、致使句式自身含有致使义,句式义是结构意义,这些认识体现了“构式语法”的思想。

  调入词典编辑室后,在关注语法研究的同时,更多地转向辞书学、词汇学研究。参加了《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第5版、第6版、第7版和《现代汉语小词典》第4版、第5版以及《新华字典》第11版的修订。在辞书编修的同时注重总结,每修订完一个版次的《现汉》和《小现汉》,都写出讨论修订的系列论文。

  2005年《现汉》第5版出版后,作为修订人员和词类标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与徐枢先生合作撰写了《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的说明》(《中国语文》2006年第1期,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还撰写了《科研引航、提升质量——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修订》(《中国语学》第256号,2009年)、《名名偏正结构的语义关系及其在词典释义中的作用》(《中国语文》2010年第4期)。

  2007年《小现汉》第5版出版后,作为修订主持人,撰写了《〈现代汉语小词典〉修订举隅》(《辞书研究》2008年第3期)、《谈谈词的归类及其相关问题——以“大、高、重”与“多”为例》(《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3期)、《词典释义中相关条目的语义分析与相互照应——谈〈现代汉语小词典〉第5版修订》(《当代语言学》2016年第3期)、《〈现代汉语小词典〉对〈现代汉语词典〉的贡献——以〈现代汉语小词典〉第5版为例》(《中国辞书学报》第2辑)4篇论文,说明《小现汉》并不是完全照搬《现汉》,而是在《现汉》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对《现汉》也有所贡献。

  2012年《现汉》第6版出版后,作为修订主持人之一,撰写了《词典释义中的语义归纳与语法分析——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条目修订》(《中国语文》2012年第6期)、《加强研究,提高质量——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条目修订》(《辞书研究》2013年第2期)、《谈谈词典释义的三条基本原则——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修订为例》(《辞书研究》2015年第2期)3篇论文。

  2016年《现汉》第7版出版后,作为修订主持人之一,已撰写了《“当日”和“当天”的异同》(《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7日)、《词典在不断修订中逐步完善——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条目修订》(《辞书研究》2017年第2期)、《说“打折”》(《中国语文》2017年第3期)、《谈谈语文词典收词的思想性——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增补条目为例》(《中国语文》2018年第2期)、《动词的目的义及其在词典释义中的处理》(《当代语言学》2018年第3期)、《“作料”“佐料”的词义和释义及相关问题》(《中国语文》2020年第3期)等多篇论文。并与于屏方、李明琳合著《〈现代汉语词典〉与〈简明牛津词典〉宏观结构多维度对比研究》(科学出版社2020年)。

  附:谭景春学术成果

  辞书

  《现代汉语词典》第4-7版(参与修订)

  《现代汉语小词典》第4-5版(参与修订)

  《新华字典》第11版(参与修订)

  《现代汉语实用标词类词典》,李临定主编,工具书,参加编写、修改、定稿工作,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现代汉语词典〉与〈简明牛津词典〉宏观结构多维度对比研究》,于屏方、谭景春、李明琳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

  论文

  《双向和多指形容词及相关的句法关系》,《中国语文》1992年第2期

  《使令动词和使令句》,《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月

  《材料宾语和工具宾语》,《汉语学习》1995年第6期

  《一种表破损义的隐现句》,《中国语文》1996年第6期

  《“动 + 结果宾语”及相关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期

  《致使动词极其相关句型》,《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

  《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

  《附着动词的配价极其构成的句式》,《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1月

  《词的意义、结构的意义和词典释义》,《中国语文》2000年第1期

  《新词新义:发烧、封笔、顶级、待岗》,《语文建设》2000年第3期

  《新词新义:担纲、大牌、花心》,《语文建设》2000年第9期

  《关于由名词转变成的形容词的释义问题》,《辞书研究》2001年第1期

  《从临时量词看词类的转变与词性标注》,《中国语文》2001年第4期

  《用品类名物词的释义方式》,《中国辞书论集2001》,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词典编纂与语法研究》,载《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一)商务印书馆,2004年

  《〈现汉〉(第五版)对词类作了全面的标注》,《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10月26日

  《语言所词典室不平凡的5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第7版,2007年2月15日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的说明》,《中国语文》2006年第1期

  《语义综合与词义演变及动词的宾语》,《中国语文》2008年第2期

  《〈现代汉语小词典〉修订举隅》,《辞书研究》2008年第3期

  《相声中的歧义幽默》,《语言文字》2008年第1期

  《谈谈词的归类及其相关问题——以“大、高、重”与“多”为例》,《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3期

  《科研引航、提升质量——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修订》,《中国语学》(日本)第256号,2009年。

  《名名偏正结构的语义关系及其在词典释义中的作用》,《中国语文》2010年第4期

  《词典释义中的语义归纳与语法分析——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条目修订》,《中国语文》2012年第6期

  《加强研究,提高质量——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条目修订》,《辞书研究》2013年第2期

  《谈谈词典释义的三条基本原则——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修订为例》,《辞书研究》2015年第2期

  《词典释义中相关条目的语义分析与相互照应——谈〈现代汉语小词典〉第5版修订》,《当代语言学》2016年第3期

  《为民族的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建功——与时俱进、长盛不衰的〈新华字典〉》,《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1日

  《“当日”和“当天”的异同》,《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7日07版

  《词典在不断修订中逐步完善——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条目修订》,《辞书研究》,2017年第2期

  《说“打折”》,《中国语文》2017年第3期

  《谈谈语文词典收词的思想性——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增补条目为例》,《中国语文》2018年第2期

  《动词的目的义及其在词典释义中的处理》,《当代语言学》2018年第3期

  《“作料”“佐料”的词义和释义及相关问题》,《中国语文》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