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中国语言学年鉴2022: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综述(一)

作者:杨永龙 等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3-07-10
字号:

 

  2021年度,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在诸多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成果,下面按历史分期从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三个时段加以综述,同时对研究成果比较集中的语法化研究、语言接触研究两个专题进行专门介绍,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上古汉语语法研究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三方面的倾向:(1)热点相对集中。虚词集中在代词研究,句式和结构则以介词结构研究较为突出。(2)注重对出土文献材料的利用和挖掘。出土文献材料所反映的语言事实,对既有观点或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或提出了挑战。(3)注重概念的厘清,追求理论性的解释。一些长期受到关注的概念得到进一步讨论,有更多研究尝试用新的句法理论解释上古汉语语法现象。

  (一)上古汉语虚词研究

  虚词研究在这一年取得了众多优秀成果。其中,代词研究最为突出,成果涉及上古汉语时期各类代词的来源、功能及后续发展。卢玉亮《上古汉语“若”类指示代词来源试析》(《中国语文》第1期)一文综合运用文献材料证明了上古汉语指示代词“若”来自述宾结构“若兹”的省音合义,“乃”“尔”分别来自“若兹”和“如此”的合音合义,“然”来自“尔”的异尾通变。在此基础上较好地解释了“若”类指示代词的功能和分布。蔡一峰《从出土文献看上古汉语对称代词“而”的若干问题》(《中国语文》第4期)根据出土文献材料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观点,认为“而”并不同于“尔”,与“乃”同源但并非通用,“而”以做主语、定语为主,在某些具体语境中有强调尊威、拔高发出者身份地位的语用特征。黎路遐《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演变研究》(商务印书馆,10月)一书聚焦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化,通过个案分析讨论了指示代词语法化为连词、句末语气词、系词等不同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特征和语法化特点,归纳了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体系。黄天树《关于商代甲骨卜辞是否有代词“其”的考察》(《语文研究》第3期)一文基于甲骨卜辞用例指出“其”在商代卜辞中已有代词用法。

  此外,语气词、介词研究的成果也颇为引人瞩目。李晶晶,杨荣祥《上古汉语语气词“乎”与疑问代词的共现》(《汉语学报》第4期)一文讨论了与疑问代词共现的语气词“乎”,指出特指问句后的“乎”增强深究语气,反诘问句后的“乎”则减弱诘问语气。邓飞《甲骨卜辞“在/于+时间”的差异》(《殷都学刊》第2期)调查描写了甲骨卜辞中“在”“于”与时间的搭配差异,“在”基本只与月份搭配,且不用于命辞中,“于”可以与各种时间形式搭配,与月份搭配都见于命辞。户内俊介《殷代汉语时间介词“于”的语法化过程之考察》(《古汉语研究》第3期)一文强调甲骨文中“于”引介时间时带有明确的“将来时指向”,认为“于”首先通过语法化从移动动词变成目标点标记,然后扩展成时间介词,并出现指向将来时的语义功能。

  其他涉及具体词类的研究主要有:陈树《论今文〈尚书〉助动词“敢”的多义性》(《汉语史学报》第二十五辑)讨论了“敢”在今文《尚书》中不同义项和义项之间的关联。余素勤《战国早期到东汉可能类动力情态的系统变化》(《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二辑,总第十六辑)专门探索动力情态表达系统从战国早期到东汉的演变。焦一和、杨荣祥《上古汉语副词“既”“已”的时体功能及演化差异》(《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一辑,总第十五辑)一文描写并比较了“既”“已”的功能差异,并从词汇来源和演化规律两方面探讨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欧苏婧《上古汉语主观极量级程度副词研究》[《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调查了上古汉语主观极量级副词“至(致)”“极(綦)”“尽、绝”“穷”“肆”的使用频率和形成过程。

  (二)上古汉语句式与结构研究

  句式和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词结构及相关问题。王月婷《也谈上古汉语动名之间介词“于/於”的使用》(《语言研究》第2期)一文认为,动名之间使用介词“于/於”的结构主要用于标记动词与其后名词之间的低及物关系,与动宾结构体现高及物性相对立。苏婧《从语体语法理论看〈左传〉中的工具类[X以VP]式》(《汉语史学报》第二十辑)认为工具类“X以VP”式有提高言辞可信度的功能,在《左传》中仅分布于点评、论谏和行人辞令等语体中。贾君芳《先秦“自NL”的语序分布与终点的隐现》(《语言研究》第1期)一文通过数据统计观察到:动词的位移终点出现时,“自NL”均前置;位移终点隐含时,“自NL”结构的语序相对自由。张玉金、孙志豪《论殷墟甲骨文非处所词语的处所化》(《古汉语研究》第2期)则指出动词及动词性短语、鬼神名词在“位移动词+(介词)”后位置上可能会发生处所化。其他句式和结构研究的成果有张福通《上古汉语“者”字中-定结构的来源》(《语文研究》第4期)一文认为“者”字定中结构区别于主谓结构,是在语用原则的推动下产生的。另有刘华丽《上古到中古汉语使役句的兴替与和谐》(《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二辑,总第十六辑)。

  (三)热点与特色

  在这一年,上古汉语研究中长期受到关注的两组热点概念得到了进一步讨论。

  其一,是概括汉语语法发展趋势的“从综合到分析”等概念。蒋绍愚《再谈“从综合到分析”》(《语文研究》第1期)一文中指出“从综合到分析”不能简单看作“由一个字变为几个字”,其中,从“城”到“筑城”是词的语义结构的历史变化,是从综合到分析;而从“李牧诛”到“李牧被诛”是从无标记到有标记;从“死之”到“打死他”则既不是从综合到分析,也不是从无标记到有标记。文章还讨论了名词动用的类型、产生等问题与动词综合性的关系。史文磊《“从综合到分析”相关概念辩正——以〈左传〉〈战国策〉“派遣”义“使”的用法差异为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科版)》第2期] 一文通过《左传》《战国策》中派遣义动词“使”的用法进一步区分了词汇型综合和语用型综合、区别性语义和范畴性语义两组概念。

  其二,是归纳上古汉语动词特性的“作格动词”“非宾格动词”等概念。魏培泉《上古汉语动作动词中的作格动词》(《中国语文》第2期)指出“非宾格动词/非作格动词”这组概念不适合描写上古汉语,而“作格动词”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文章以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来厘清上古汉语作格动词的性质、范围、成立条件及限制,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作格动词从先秦到西汉的变化。

  许多研究尝试用不同句法理论解释上古汉语的结构特点。任荷《先秦汉语“难”字句的句法结构及其来源》(《中国语文》第3期)借鉴生成句法理论分析了受事主语“难”字句和施事主语“难”字句的句法结构,指出受事主语“难”字句来源于形容词“难”带附接语的结构,施事主语“难”字句来源于形容词“难”的意动用法。苏婧《先秦汉语无介词的旁格述宾式》(《语言学论丛》第六十三辑)一文分析了先秦汉语中没有对应介词的旁格述宾式的语义特点,认为这类结构不可能来自介词省略,而是在包括抽象轻动词INVOLVE的底层结构上生成的,轻动词的“涉及”义在不同语境中被译解为不同意义。冯胜利《论上古汉语“句法、韵律、语体”三维语法系统的综合研究》(《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一辑,总第十五辑)一文围绕与上古汉语“唯O是V”相关的问题,分别证明形式句法、韵律语法、语体语法的理论在分析研究上古汉语语法时不可或缺的作用,倡导构建“句法、韵律、语体”的三维语法系统。胡建华《〈秦风·无衣〉篇诗句的句法语义及其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提出“同袍(泽、裳)”“偕行”等是动词和动词通过并联法形成的结构,认为上古汉语是一种以并联法为重要造句手段的动词型语言。

  (四)学术会议

  本年度召开了第10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ISACG-10)”(北京语言大学,3月),此次大会也体现出注重出土文献材料、注重理论解释、尤其是尝试用句法理论解释语言现象的古汉语语法研究新趋势。

 

二、中古汉语语法研究

  中古600年(东汉至隋)虽然时间不长,却是汉语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其间因频繁改朝换代,波及地域辽阔,加之异族入侵、佛教传入,人员交往密切,语言接触活跃,喷涌而出的语言现象和语言变异也非常丰富,错综复杂,许多未知领域和未解难题,持续地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同时由于汉译佛经、出土文献的强力加盟,原本以为匮乏的中古汉语材料变得立体丰满,具有非常高的历史语言学研究价值,能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很多问题,结出累累硕果。

  本年度中古汉语语法以译经语法研究居多,而且梵汉对勘和平行文本比较已成为基本的研究方法,颇具分量。

  虚词方面的研究成果涉及副词、代词等。唐贤清的专著《东汉三国佛教文献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6月)以汉语语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东汉三国佛教文献副词为考察对象,利用现代汉语共同语、方言、民族语言和境外语言的研究材料来解决佛教文献中的副词问题,通过对其源流演变的调查分析,展现佛教文献副词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整个汉语副词发展准备必要条件,并力图建立“普方古民外”的立体研究范式。

  曹亚北《汉语近指代词预指用法的历时发展》(《古汉语研究》第3期)探讨了汉语史上近指代词预指用法的发展,特别揭示了中古译经近指代词“是”“此”的预指用法所受到的原典语言的影响。李璠希《汉译佛经中疑问词“云何”的功能演变——以〈维摩诘经〉汉译本为中心》[《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强调梵汉对勘与同经异译两类资料有益于汉译佛经的解读。文章通过对《维摩诘经》中一组同经异译资料的比勘考察发现:疑问词“云何”在三国吴支谦译经中的主要用法是“作状语询问方式”;在姚秦鸠摩罗什译经中,其用法仍以“作状语询问方式”为主,不过“作主语询问事物”的用法也呈现较高的使用频率;在唐玄奘译经中,“云何”的主流用法是“作主语询问事物”。李博寒《佛经翻译对“时”的语法化之影响》(《汉语史学报》第二十四辑)对比了“时”在中古时期中土文献和汉译佛经中的用法,发现汉译佛经中“VP时”指示未然事件和表条件的用例较中土文献多,并且出现了中土文献未见的“若VP时”表假设条件的用例。当独立依格或独立属格指示未然或假设事件的条件时,译者用“假设连词+VP时”结构翻译,表假设条件,形成“若VP时”结构。“若VP时”结构的出现,为“时”语法化为假设语气助词创造了条件。在姚秦鸠摩罗什译作中,“若VP时=若VP”,“时”指示时间或条件的功能完全脱落,语法化为了假设语气助词,从而完成了“时间词>条件助词>假设语气助词”的语法化过程。

  句式方面的研究成果如赵长才《汉语反复问句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一辑,总第十五辑)一文,根据中古时期本土文献和汉译佛经文献所反映出的反复问句的实际情况,对中古时期汉语反复问句提出分类标准并建立了新的分类框架。姜南《古汉语“所V”结构的转型发展》(《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一辑,总第十五辑)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探讨了“所”字结构中“所”的功能及整个结构的性质,认为“所V”的陈述性源自其非定式结构的语法特点,“所”作为指称化标记的性质并未改变,只是由提取宾语的转指标记变为标志动词被动语态的自指标记。

  于方圆《从〈道行般若经〉及其同经异译看梵语关系小句的翻译——兼谈不同译者翻译策略的不同》(《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一辑,总第十五辑)一文则考察了《道行般若经》及其同经异译本中对梵语关系小句的翻译,注意到梵语中关系代、副词引导的关系小句,译者在翻译时会采取不同方式。以支谶为首的早期译者更多地译为汉语中的“者”“所”类关系小句,在翻译时将小句翻译在主句外,且遵从梵语中关系小句相对主句的顺序。鸠摩罗什起,绝大多数都译为条件小句,居于主句之前。

  本年度举办了几场与中古汉语及佛经语言相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集中呈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如2021年10月16-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12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2021年10月22-25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首届“汉语音义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4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21年12月10-12日香港教育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以“佛教传播与语言变化”为主题的第14届“汉文佛典国际学术研讨会”,理论水平提升、研究方法新颖、研究队伍年轻化成为会上亮点。

 

未完待续

 

 

本篇作者:杨永龙、祖生利、姜南、陈丹丹、陈伟蓉、赵绿原、于方圆、张竞婷、高云晖

 

原文发表在《中国语言学年鉴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