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语法新探索》(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主编:林华东。副主编:周 磊
目 录
(1)泉州方言名词、动词及形容词的重叠式
陈燕玲(1)
(2)昆明方言量词的组配
丁崇明(14)
(3)西安方言特殊的“A+人”式感觉形容词
兰宾汉(26)
(4)古田方言动词的否定音变
李 滨(33)
(5)泉州方言的程度副词
林华东 许亚冷(43)
(6)闽南南安话的助词“着”、“了”、“去
吕晓玲(55)
(7)上海话的句末“快
石定栩(65)
(8)绍兴柯桥话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盛益民(76)
(9)再论泉州话完成体和持续体助词[1a。]的来源
王建设(87)
(10)尊称“您”的来源
汪化云(93)
(11)福建光泽话的状态形容词
谢 英(101)
(12)从《祖堂集》看唐末闽南方言“仔”缀语词的发展
杨秀明(112)
(13)镇坪八仙方言的“哒
周 政(120)
(14)扬州方言表微标记“一头
张其昀(126)
(15)陕县方言表“当然”的语气助词“丐
张邱林(134)
(16)汝城方言的人称代词
曾献飞(140)
(17)惠安方言“随x,随Y”句式
陈曼君(146)
(18)谈约量结构的“x把”与“x来
陈淑梅(160)
(19)赣方言中给予句的结构及其类型考察
胡松柏 黄丽敏(170)
(20)上海方言疑问句近百年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邵敬敏(182)
(21)河北魏县方言中的三种结构
吴继章(192)
(22)授予动词“把”来自对“把O直与O间”的重新分析
余少平 庄文量(203)
(23)闽北地区五个方言的词法特点
张双庆(210)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新视角》(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主编:刘丹青。副主编:周 磊、薛才德
目 录
(1)上海方言中的定指指示词“箇”
钱乃荣(1)
(2)天台话和上海话疑问范畴的比较研究
戴昭铭(13)
(3)华语与闽南语差比句的句法表现:
以历时的角度以及构式语法的观点再出发
张淑敏(33)
(4)华语“也”及闽南语“亦”的对比分析:
句法表现与语意内涵
张淑敏 游淑如 黄闵综(47)
(5)西双版纳勐海汉语谓词的后附成分—接触变异的一个例证
薛才德(44)
(6)一百多年来吴语四种“顺行结构”的演变
林素娥(74)
(7)从语义地图看现代汉语“掉”类词的语义关联和虚化轨迹
翁姗姗 李小凡(90)
(8)河南光山方言来自“里”的多功能虚词“的”
王 芳 刘丹青(111)
(9)安徽宿松方言的定语标记“里”
黄晓雪(132)
(10)南宁上尧平话的一些名词短语现象对比研究
苏 沙(141)
(11)广丰方言小称变调的类型、功能和分布
胡松柏(163)
(12)从苏州方言看语音和语法结构的关系
石汝杰(171)
(13)苏州话连读变调与句法结构的关系初探
林 锋(181)
(14)昆明方言“X场”及其构成式义分析
丁崇明 荣 晶(201)
(15)广丰方言动词后附成分“下”及相关格式
胡松柏(214)
(16)北京话中的“容”字句
卢小群(223)
(17)上海方言的“VV+O….”结构及相关问题
冯小青(235)
(18)香港粤语“V落”的语法特点
谭雨田(248)
(19)汉语方言语气词南多北少之格局及其原因浅析
王 珏(265)
(20)“些”的词性
汪化云(282)
(21)现代汉语方言介词“打”的来源
罗自群(289)
(22)陕县方言的几种介词语法现象
张邱林(305)
(23)绩溪岭北方言量词独用现象
王 健(318)
(24)海南方言的通用量词“枚”
王连清(334)
(25)宁波方言物量词研究
阮桂君(339)
(26)绍兴柯桥话疑问词研究
盛益民(349)
(27)南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通”
张 辉(365)
(28)山西省文水(云周)话中的提顿词“桑”
刘 艳(374)
《方言语法论丛》(第六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主编:刘丹青、李蓝、郑剑平
目录
沈家煊 汉语的逻辑这个样,汉语是这样的
----为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而作之二
1
刘丹青 方言语法调查研究的两大任务:语法库藏类型与显赫范畴
17
李 蓝、曹茜蕾 汉语方言中的处置式和“把”字句
35
李小凡 语义地图:破解方言虚词比较中偏侧关系的利器
89
麦 耘 广州话中几个同形的叹词和句末语助词
109
邢向东、周利芳 神木话的语气副词“敢”及其来源
121
孟子敏 “正”、“在”、“着”的历时考察----以元明清白话语料和山东话为中心
148
郑剑平 西昌方言的“少+A”结构
159
陈曼君 闽南方言情态动词“卜”的产生、演变和消亡
174
荆亚玲 王 婵 天镇方言动态助词“张”
194
明茂修 山东费县(刘庄)方言中的“-的”式形容词
206
饶冬梅 四川德阳黄许镇湘方言岛的代词系统
217
荣 晶、丁崇明 昆明方言“X法”及“指代词+谓词性成分+法”特殊构式分析
228
盛益民 吴语绍兴柯桥话“—量(名)”短语研究
242
史秀菊 山西方言的选择问句
258
唐正大 认同与拥有——陕西关中方言的亲属领属及社会关系领属的格式语义
277
夏俐萍 湘语益阳方言的处置式
300
阳 蓉 四川中江双凤方言的一些语流音变现象
314
曾小鹏 四川木里汉语方言的词缀“家”
324
张俊之 川北方言中的副词“便”
331
张院利 汝州方言若干程度副词例析
336
周敏莉 新邵湘语的语气助词“去哩”
342
朱华平 安徽庐江话的反事实传信标记“照讲”
357
胡 方 浙江景宁畲话的语序及其表达功能
367
《方言语法论丛》(第七辑)(商务印书馆,2017)
主编:刘丹青、邢向东、沈明。副主编:黑维强、刘祥柏。
目录
[研究历史与现状回顾]
李小凡: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九十年
(3)
[方言语法的类型及语法化研究]
黑维强:东北话“不说”的用法及其历时演变考察
(23)
崔山佳:后缀“动”历时与共时比较研究
(43)
翟占国:汉语方言介词“走”的语法化及类型学分析
(61)
邓 婕:湖南泸溪李家田乡话“子”尾研究
(74)
孔国兴:“知不道”还是“知不到”?
(88)
[词类和虚词研究]
陈丽冰:福建宁德(蕉城)方言处置介词“帮”与“佮”
(103)
阮桂君 陈静娟:宁波方言句末语助词“的”
(116)
延俊荣:山西平定方言“起”“去”的趋向动词化
(123)
孙红举:河南鲁山方言的时频大量副词“狠”
(136)
代少若:永兴(便江)话感叹句的句首语气词“若”
(151)
刘 艳:陕西方言中的“各人”
(165)
唐 浩:江苏省北部方言第一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
(177)
李 斐:港式中文外来词结构类型分析
(182)
[时体标记研究]
邢向东:论晋语时制标记的语气功能
(199)
徐朋彪:韩城方言体貌意义的表达手段
(218)
林少芳:福清话的被动标记“乞”
(233)
[句法结构和句式研究]
汪化云:黄孝方言的“-VP”结构
(251)
昌梅香:江西云楼方言的“V+得+V趋”结构
(266)
史秀菊:山西临猗方言名词性处所疑问句“奈VP囔”
(283)
陈山青:汨罗湘语中的“他”字复指句
(294)
郭 辉:皖北濉溪方言的“被动句”
(305)
盛银花:湖北安陆方言的“随”字及其相关句式
(314)
杨文波:山东兖州方言的否定比较句
(320)
鲁 冰:河南中牟方言的反复疑问句
(328)
魏业群 崔山佳:诸暨方言量名结构的考察
(339)
吴伟军:从构式语法角度谈黔中方言的“把”字结构
(361)
后 记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