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历史语言学研究》创刊于2008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法与词汇学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系列学术集刊。入选AMI核心集刊。每年两辑。
本刊旨在为国内外历史语言学界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以便更好地推进汉语历史语言学的发展。主要发表原创性的历史语言学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面向国内外组稿,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
本刊由本学科研究人员组稿编辑,并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顾问和特约编辑。
本刊除本学科学者的论文之外,还大量刊发国内外重要学者的重要文章。海外学者如丁邦新、梅祖麟、贝罗贝、古屋昭弘、佐藤晴彦、单周尧、张双庆、郑锦全、遇笑容、徐丹、平山久雄、孙朝奋、冯胜利、罗端、曹茜蕾、梁晓虹、沈锺伟等;国内学者如李学勤、王宁、蒋绍愚、江蓝生、鲁国尧、李佐丰、郑张尚芳、侯精一、黄德宽、李家浩、方一新、汪维辉等。
在各方大力支持下,本刊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辑刊,收入中国知网(CNKI),许多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本刊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历史语言学研究》编辑部,邮编:100732;电话:010-85195400,85195388;电子邮件地址:lsyyx@cass.org.cn。
欢迎投稿,多谢支持。
二、格式说明
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
1.字数一般请控制在20000字以内,超过5000字者请附300以内的中文提要和3至5个关键词,以及相应的英文题目、提要、关键词。
2.请通过电子邮件以附件形式投稿,提交WORD版和PDF版的两种电子文本。在WORD版标明作者姓名、单位、电子邮件、电话、通信地址及邮编等;PDF版隐去以上信息。
3.审稿周期半年,半年内没有收到录用通知者,请投他刊。论文一经发表,即赠样书两本。
4. 稿件编排格式请参照《中国语文》。主要体例提示如下:
A.章节层次编号,可以用1、2,1.1、1.2,1.1.1、1.1.2,……;或一、二、三,(一)、(二)、(三),1、2、3,……
B.图表编号,用附图1、附图1;附表1、附表2。
C.例句编号,用(1)、(2)、(3),通篇一序。例句版式,首行空4格,回行空2格,必要时接排,中间用竖线隔开。例句出处在圆括号内标明,包括书名、卷回名或卷回数等,文末附有引书目录时可以注明页数;书名与卷回页码之间以逗号隔开,书名号省略。如:
(1)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二年)
(2)庾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世说新语,35页)
转引他人的例句请予标明,如“引自王力(1980)”。
4.国际音标是否加方括号,视需要而定;调值用数字形式标在音标右上角,如“[lou35]”。
5.附注置于篇末,通篇一序。谢启置于首页下,并于篇题之后标星号参照。
6.征引形式为“曹广顺(1995)”;引述原文时,兼附页码,如“曹广顺(1995:21)”,或加在引文后面“(曹广顺1995:21)”。
7.征引文献一律附在文末“参考文献”下,先中文,后日文、英文,按音序排列。例如:
参考文献
曹广顺1995《近代汉语助词》,北京:语文出版社。
江蓝生1984《概数词“来”的历史考察》,《中国语文》第2期。
太田辰夫1958《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Abney,Steven P.,and Mark Johnson.1991.Memory requirement sand local ambiguities of pars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20:233-250.
Bybee,JoanL.,Rever D.Perkins and William Pagliuca.1994.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三、《历史语言学研究》前六辑目录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3月
汉藏比较研究和上古汉语词汇史···················梅祖麟
汉藏语中的基本数词························丁邦新
汉语“广义处置式”的来源·····················蒋绍愚
变形重迭与元杂剧中的四字格状态形容词···············江蓝生
从译名演变看疑、佚佛经的翻译年代·················方一新
试说汉译佛经的语言性质······················遇笑容
《杂宝藏经》的连词系统······················赵长才
说“即心即佛” ··························李明
梵汉本《阿弥陀经》语法札记····················朱冠明
疑问代词“底”的形成问题·····················冯春田
元代北方汉语中的语气词······················李崇兴
近代汉语完成动词向句末虚成分的演变················李宗江
汉语趋向补语结构的产生与演变·············梁银峰、吴福祥、贝罗贝
动词转指的理论模型························姚振武
汉语动转名的无标记性舆汉语语法化模式的关联············董秀芳
撰写《汉语100基本词简史>>的若干问题···············汪维辉
语音史研究中历史比较研究与历史文献考证相结合的几个问题······麦耘
上古汉语鼻冠塞音声母的再思考···················张洁
语法化专题讲座(上)··························E. C. TRAOGOTT
《历史语言学研究》稿约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9年8月
汉语历史语法与类型学·····················贝罗贝、徐丹
论汉语韵律的形态功能与句法演变的历史分期···········冯胜利
从重言到重叠:汉语AA式形容词的历时演变············石锓
先秦汉语人称代词系统的演变··················罗端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发展——基于分段描写的历时研究·····张玉金
从《战国纵横家书》看西汉初期复数概念的表达··········徐丹
周秦汉语“被动语态”之检讨··················洪波
元白话特殊语言现象再研究···················曹广顺、陈丹丹
试论元代的“汉儿言语”····················祖生利
“正尔”与“今尔”——兼论时间与空间的关联··········胡敕瑞
中古汉译佛经被动式与佛经翻译·················龙国富
不同的完成体构式与早期的“了”················杨永龙
“了2”的来源及其语法化过程 ·················方霁、孙朝奋
“得”字句··························袁宾、康健
汉语中问原因的疑问词句法位置的历时变化············董秀芳
“是此非彼”选择构式的历时研究················席嘉
“同时”的虚化历程······················李宗江
语法化专题讲座(下) ······················E. C. TRAOGOTT
《历史语言学研究》稿约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10年9月
近代汉语“打一V”的形成过程与产生年代············梅祖麟
“好容易”与“好不容易”···················江蓝生
“给”字白话音源自“过与”合音说···············平山久雄
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问题试探··················杨耐思
晋语的变音··························侯精一
愚鲁庐学思脞录:“智者高本汉”,接受学与高本汉接受史······鲁国尧
上古汉语双及物结构再探····················潘秋平
“两度陈述”标记:论上古汉语“而”的基本功能·········杨荣祥
西汉初期的概数表达······················徐丹、贝罗贝
汉语方所词语“前”的语义演变·················吴福祥
从中古译经选择问句中连词的使用谈起··············曹广顺
“宁可”在中古译经中的助动词用法及其来源···········赵长才
从《元典章》和《经世大典》的异同看元白话的性质········陈丹丹
明清山东方言的几个语法问题··················冯春田
上古音的开合与战国楚简中的通假字···············古屋昭弘
说≪金瓶梅词话≫——主要以影印本为主 ·············佐藤晴彦
无著道忠虚词著作研究之一——《助字品汇》············梁晓虹
《西儒耳目资》重出小韵反映的明末语音状况············丁锋
“肠”可指称“腹”及其成因···················方一新、王云路
“拚”“拼”考辨 ························锺明立、曾述忠
《历史语言学研究》稿约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11年12月
试用对比分析看《老乞大》中的特殊语言现象············遇笑容
古本《老乞大》的语言性质····················祖生利
古本《老乞大》中的“兀的”、“兀那”、“阿的”
──兼谈古本《老乞大》与蒙文直译体之语言特征及其地位····舩田善之
古本《老乞大》的特指疑问句和是非疑问句·············赵长才
元代语言接触背景下处置式的演变·················张赪
试论新近发现的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象院题语》的语言性质·····竹越孝
从“领有”到“空间存在”──上古汉语“有”字句的发展过程····大西克也
从语义地图看上古汉语的双及物结构················潘秋平
上古汉语的“也”和句子分析 ··················李佐丰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介词“於”“于”“乎”··············张玉金
近代汉语时期有定性表达手段考察 ················张文
疑问标记疑问用法与非疑问用法之关系探讨·············傅惠钧
“X不得”的词汇化·······················李小军
否定构式“X+个+詈语名词”探析·················雷冬平、胡丽珍
敦煌《藏汉对照词语》解读及所记的唐五代虚词语音变化·······郑张尚芳
《蒙古字韵》在古官话研究中的价值················沈锺伟
“谰”、“赖”和“无赖”的词义关联演变考·············徐时仪
奈良时代日僧所撰“华严音义”与则天文字研究···········梁晓虹
近年来的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综述(2005-2010)············杨永龙
《历史语言学研究》稿约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五辑,商务印书馆,2012年12月
训诂学对义素分析法的证明与应用···················王宁
台湾地区词(四则)音义考·······················江蓝生
《尚书·康诰》句读一则·······················姚振武
《庄子·在宥》“乔诘卓鸷”试解:兼释“叨”“饕戾”··········孟蓬生
南言北语:《史记》《宋书》《魏书》“驰”“驱”相关双音组合比较研究据古形古音研释古文字举隅·······························周玖慧
清华简《皇门》异文及相关问题····················王志平
上古单音节音步例证:兼谈从韵律角度研究古音的新途径·········冯胜利
上古音单声母构拟体系四个发展阶段的方法论考察:兼论研究上古声母的四种方法:谐声分析法(离析字母法)、等韵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和汉藏语比较法·······冯蒸
再论汉语上古音中合口成分与唇辅音的关系···············施向东
上古後期通语与中原、齐鲁、楚、吴越方言见、章、精的交替:兼论通语舌根、舌面、舌尖音古今音变的趋势(上) ························黄易青
“五音”配声配韵和《切韵》韵序起源问题················郑张尚芳
汉语古今声母与声调演变关系一瞥:从吴语浊声母的语音性质看古今声母演变与声调演变的内在联系································曹剑芬
汉语语音史中的齿擦音声母························李存智
现代方言中鱼虞的音读及相关的音韵问题 ···李蓝
长汀话动词宾语人称代词的读音······················绕长溶
方言地理分布调查的理念与实践·······················郑锦全
白话小说裹的方言词语及其研究价值:以闽粤方言为例·············张双庆
台湾海陆客家话的起源与形成·······················吴中杰
西北方言特殊语法现象与汉语史中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改变:以格范畴为例····曹广顺
汉语“儿”的语法化及其历史音变······················周磊
编後记
《历史语言学研究》稿约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13年11月
原始汉藏语动词后缀*-s在上古汉语里的遗迹 梅祖麟
古汉语词典编纂的一些问题 蒋绍愚
古汉语词演变 贝罗贝
上古汉语的同义词“首”、“元”、“头” 李佐丰
从上古汉语构词形态的角度再谈商、周两代语言区别 罗端
论“词类活用”与上古汉语“综合性动词”之关系 杨荣祥
新材料与新理论的综合运用 冯胜利
区域语言学综观 吴福祥
变、不变与不变之变 遇笑容、曹广顺
汉语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与“VP去”相关的目的构式 杨永龙
谈《训世评话》中“是”的两种用法 赵长才
从《训世评话》看明初几组常用动词的兴替 张美兰
清代两种兼汉满语会话教材所反映的旗人汉语语法特点初探 祖生利
无定“把”字句的生成机制 洪波
BA式双音状态形容词的形成与演变 石锓
唐五代的副词 李明
近代汉语“他谁”的源流 粱银峰
由“虎口”说开去 白维国
明清山东方言里的音节删减现象 冯春田
训诂学与词汇史异同谈 方一新
《朝野佥载》“侯思止”条解读 汪维辉
“物开地牙”订辩 胡敕瑞
论英语主语优先型类型特征的历史根源 刘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