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中国方言学报》第一期至第八期目录

作者:《中国方言学报》编辑部 来源:《中国方言学报》 时间: 2021-05-18
字号:

 

 

  中国方言学报 第四期

  调名琐议………………李小凡 1

  闽南方言韵书与闽东方言韵书音系比较研究………………马重奇 13

  崇明方言的[h]声母………………魏钢强 37

  古今通语、方言与外语的音转及对音探讨举例

  ——以粵闽等方言的音转及对音的原词探讨为中心………………谭世宝 43

  平话中古精组、知照组读音研究………………王 琼 53

  中古韵母在海南东方付马话中的演变………………刘新中 64

  流摄一三等韵在徽州方言中的分合研究………………陈 瑶 70

  来母三四等字在部分方言中今读塞音的音变分析………………张 凌 77

  论合肥话[i]韵的舌尖化——兼论历史语言学的“奥坎剃刀”原则………………侍建国 90

  汉语方言中的“是”字句………………谢奇勇 101

  涪陵话表假设义的“是”及相关问题………………王 燕 110

  香港粤语“V落”的语法特点………………谭雨田 119

  澳门粵语中的葡语借词研究………………孙锡亮 130

  粤语区外来专名称谓变异初探………………区 靖 张丽红 144

  汉语的“多”字与闽南话、客家话对应词比较研究:“构式”分析法………………张淑敏 152

  人工统计与计算机计量对广西汉语方言分区结果对比………………谢建猷 张 宗 162

  从粤方言字的优化看现行汉字的优化………………邓景滨 董月凯 175

  明刊闽南方言戏文中的俗字研究………………王建设 187

  广东人在澳门的语言使用、语言态度与认同——以广东籍学生为例的个案分析………………张 琨 193

  从秦始皇书同文谈起——关于汉语方言研究的几点思考………………李长森 201

  

  中国方言学报 第五期

  汉语方言音节结构差异与普通话语音教学………………万 波 张双庆 1

  明清时代北部吴语人称代词及相关问题………………石汝杰 25

  论海盐方言的声调………………陈忠敏 张梅静 45

  从语音系统看昆明话和南京话的历史关系………………薛才德 54

  吴语中的气流分调现象………………徐 越 65

  湖北安陆方言的音变现象………………盛银花 74

  唐代杭州口语韵考察………………郑 民 81

  汨罗湘语的省合长音………………陈山青 88

  山西晋城话的结构助词“这”和“那”………………焦妮娜 100

  闽南方言“仔”缀的语法化………………杨秀明 118

  临海方言音系及有关词汇、语法特点的研究………………蔡勇飞 130

  说说杭州话里的“儿”………………鲍士杰 140

  宁波方言词缀初探………………崔山佳 144

  汉语亲属称谓的方言类型——以“祖称”与“父称”为例………………胡士云 168

  “佮”(é)的音义及其地理分布——兼谈“轧”“搿”………………罗福腾 177

  港、穗、深译“名”差异浅探………………丘学强 187

  平阳闽南话中的非典型语气词………………许小颖 197

  深圳本土方言的地理分布特点………………汤志祥 209

  

  中国方言学报 第六期

  论汉语方言“字音类”的历史比较………………侯兴泉 1

  湘西南苗瑶平话远指代词的特殊语序………………胡 萍 15

  广东四会粤语蟹流摄的异调分韵与连读变韵………………黄拾全 28

  安徽宿松方言的语气词“也”………………黄晓雪 朱洪慧 36

  从湘赣方言韵尾之别看“吴楚方言连续体”的性质………………李 佳 43

  湘语的异读与小称变调………………李冬香 60

  河南内黄方言动趋式动词的变韵………………李学军 69

  甘肃汉语方言人称代词………………雒 鹏 83

  山东青岛方言中的谓词变韵现象………………孙 彦 92

  吴语处州方言的异读与历史层次研究………………王文胜 103

  湖北英山方言的“VP冇”和“VP不”………………项 菊 119

  粤东闽语古全浊声母的清化………………徐馥琼 133

  苍南蛮话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的性质………………徐丽丽 145

  从普适性自然演化的角度观察语言关系和语言变迁………………麦 耘 156

  湘赣客三方言异同之量化分析………………徐子谦 陈利砼 170

  山西方言通摄阳声韵字白读现象考察………………薛志霞 181

  凤凰县沱江方言声调的演变及原因………………邹晓玲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