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第二届汉语方言中青年国际高端论坛在安徽师范大学举行

作者:《方言》编辑部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17-06-21
字号:

  2017年6月10日至11日,第二届汉语方言中青年国际高端论坛在安徽师范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方言》编辑部和安徽师范大学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


全体与会学者合影 

  论坛开幕式由文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委员会主任熊仲儒教授主持。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储泰松教授致欢迎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沈明研究员介绍了举办论坛的目的。 


论坛现场

  出席此次论坛的40多位中青年学者分别来自中国和日本。论文涉及汉语方言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国外汉学著作的语音研究、汉语历史文献等;研究方法体现了方言研究重调查、重描写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运用实验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方法解释相关方言现象的新的视野。22位学者宣读了论文,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  


刘祥柏研究员发言


唐正大副研究员发言


徐睿渊副研究员发言

  在此次论坛上宣读的论文如下(按发言顺序排列): 

  秋谷裕幸(日本爱媛大学法文学部):闽东区方言的“嘴”义及其相关问题

  项梦冰(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方言“老鼠”的说法

  张世方(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单县方言中的“圪”头词

  徐睿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福建厦门方言常用单音否定词百年来的演变 

  史秀菊(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兴县方言第三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兼类的复杂形式

  熊   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论官话方言屋沃烛韵音变

  沈   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山西方言韵母的等及其相关问题

  赵日新(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再论Z变韵

  庄初升(中山大学中文系):客家方言舌尖元音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高晓虹(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双峰(永丰)方言韵母的变化 

  刘祥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甲柏连孜《汉文经纬》的注音系统

  邢向东(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晋语的时制范畴及其类型特点

  郑   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方言语法层次性的若干表现

  唐正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形式-功能像似性与关中方言极性问句——兼谈极性问的强化、弱化、与话语功能分工

  张燕芬(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阳方言音系及其内部差异

  陶   寰(复旦大学中文系):温州话连读前字清浊塞音对立的实验语音学研究

  熊仲儒(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动词重叠与结果补语的共现

  朱   蕾(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个人语言层面上徽语古止摄开口知系字的历史音变研究

  徐   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鄂皖交界地带方言[ʯ]类韵的演变机制考察

  顾   军(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蠢”、“笨”、“傻”的历史考察与共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