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语言接触与西北汉语方言的演变”学术论坛在兰州大学举行

作者:李小洁、张黎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19-09-23
字号:

  在兰州大学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与兰州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语言接触与西北汉语方言的演变”学术论坛于2019年9月7日至8日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20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5位学者分别在专家论坛和博士生论坛上作了主题发言,围绕“汉语史上的语言接触”“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汉语与少数民族的语言接触对北方汉语的影响”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前辈学者张文轩先生和部分青年教师、学生等一百多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承办方代表、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敏春芳主持论坛开幕式。兰州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霍红辉致欢迎辞,感谢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介绍了兰州大学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以及兰大中文学科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目前的办学思路等。主办方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主任杨永龙致开幕辞,指出西北地区是语言接触的前沿地带,汉语、藏语和阿尔泰诸语言处于长期的接触过程中,相互间产生了重要影响,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以往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后一方面需要继续拓展研究的深度,更加深入细致地对语言现象加以描写;另一方面需要拓展研究范围,摆脱单一语系语言、单一时段、单一研究层面的限制,做好这一语言区域的综合研究;同时扩大理论视野,从类型学和跨语言的视角考察西北语言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杨永龙研究员

  在“汉语与少数民族的语言接触,特别是阿尔泰语对北方汉语的影响”方面,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沈明调查并考证了晋语方言的“下里”的读音和来源,杨永龙讨论了青海民和甘沟话的情态表达,赵绿原以青海甘沟话为例探讨了接触导致的同构现象;河北大学张安生总结了强调标记“呀”在西宁回民话里的音形及语法属性;兰州城市学院的莫超讨论了西北方言的声调问题;浙江大学李旭平从语言接触的视角探讨了甘青汉语临夏话的两种并列结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朱富林认为西北汉语方言中词汇“克里马擦”是蒙古语借词,体现了蒙古语对汉语方言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黑维强以陕北民歌为语料考察了“儿语式”重叠的特点;西北师范大学杨同军分析了语言接触对东干语的影响;兰州大学敏春芳以东乡语中的“ɕiǝ”和东乡汉语的“些”为例,讨论了语言之间的借用和干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沈明研究员


河北大学 张安生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 黑维强教授

  有关“汉语史上的语言接触”议题,中国人民大学朱冠明以“意味着”和“是时候”为例,探讨了百年来汉语与外语接触方式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陈丹丹分析了明初白话敕令语言特点,于方圆探讨了中古佛经中“随”的一种特殊用法。


兰州大学 敏春芳教授


兰州城市学院 莫超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朱冠明教授

  在“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语言接触引发的特殊语言现象的出现与消亡”等方面,日本松山大学孟子敏结合文献与方言资料认为普通话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可能受到的北方民族语言的影响;甘肃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元龙介绍了唐汪话的词汇、语法、性质及其新变化;南京大学张玉来讨论了汉语方言文白异读现象的既有认识、文读的借入单位及方式、文白异读词语分布与语体色彩问题及文读产生的动因等;陕西师范大学赵学清从语言景观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澳门回归祖国近二十年后的城市语言景观状况;西北民族大学李永宏从实验语音学角度研究了语言音位结构负担量计量问题等。


甘肃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陈元龙


南京大学 张玉来教授

  此次论坛除了探讨汉语及汉语方言问题之外,专家学者们还讨论了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王远新介绍了中国塔塔尔语的形成、濒危程度、复苏及其影响因素;西北民族大学胡阿旭讨论了蒙古语松紧元音发音机制;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宗喀·漾正冈布分析了中古时期阿尔泰语与藏缅语的深度接触,朱丽双和吐送江·依明以古藏文和回鹘佛教文献探讨了相关术语的源流问题;兰州大学遗传学研究所谢小冬分子遗传学角度探讨了裕固族的语言分化与融合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 王远新教授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宗喀·漾正冈布教授


兰州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谢小冬教授

  参会学者针对各类相关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会场氛围十分热烈,充分展现了语言接触和方言研究的最新成果。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陈丹丹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李蓝做总结发言。李教授提出语言和方言研究者应注意其他学科的发展,如基因、种族与语言的关系,介绍了软件和人工智能在方言调查和语言研究中的运用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李蓝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陈丹丹副研究员

  9月8日下午还举行了博士生论坛,八位博士生报告论文紧扣论坛主题,既有细致的个案研究,也有较为宏观的对某一类语言现象的研究,涉及到多种西北方言。其中浙江大学刘星,陕西师范大学刘志刚,中山大学魏兴舟和王旭,兰州大学丁桃源、安丽卿、雷雨、杜冰心分别带来题为“临夏话‘们’的非复数用法与‘们’的性质新探”“西北方言中‘下[xa]’的语法化研究”“皋兰话的介词及其阿尔泰化现象”“元代以来汉语‘们’缀使用情况的历时考察——兼论汉语‘数范畴’的本质”“早期汉译伊斯兰教典籍中‘着’的特殊用法”“西宁方言中‘个’的特殊用法”“青海托茂人的词汇特点”“积石山保安语中的汉语借词”的报告,兰州大学本科生张文强报告了“语言接触视域下关中方言‘颡’来源探赜”。本次博士论坛为年轻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

  此次“语言接触与西北汉语方言的演变”论坛,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并探讨了语言接触在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影响与渗透,涌现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观点,加强了各地区语言研究的沟通与联系,展示了更加丰富的语言资料和研究成果,促进了语言接触研究的发展。


“语言接触与西北汉语方言的演变”论坛的与会学者

(文稿:李小洁、张黎;摄影:王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