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学者参加第四届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

作者:饶琪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0-11-24
字号:

  2020年11月7日至8日,第四届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顺利举行。本届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承办。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32篇,涉及名词本体及应用研究的多个方面。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全国30多个高校、科研单位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云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李向农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第四届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合影(湖北 武汉)

  本次研讨会分为特邀专家主旨报告、六个分论坛、青年学生论文竞赛三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储泽祥研究员、唐正大研究员和青年学者解竹博士、张娟博士等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储泽祥研究员和唐正大研究员就名词研究的重要议题做了大会报告。

  储泽祥研究员在《复合专名里语素的语义特征》的报告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说明了复合专名里语素的四大特征,即语素的意义更强调文化、观念,语素的理性意义更加抽象,语素的意义被淡化,语素作为构式项对构式整体意义的影响较小。他进而指出,应重视专有名词在汉语词汇研究中的地位,如果只从普通名词角度观察,会得出“复合名词的结构与句法结构平行”的结论,会忽视汉语词法复合组配的显赫特征,也会让语素所承载的文化、观念边缘化。


储泽祥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唐正大研究员在《名词性成分与谓词性成分之间在社会性直指方面的一致关系》的报告中以“人家”一词为例,揭示其蕴涵的“权利指数”(power index),说出“人家”句即完成赋权行为(act of entitlement)。


唐正大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在六场分论坛中,40多位学者围绕名词的构式问题、名词的语法语义研究、名词的语义偏移、名词和关系小句研究、话题语气词、方言中的特定名词研究、名词与对外汉语教学等议题报告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场内讨论热烈,异彩纷呈。

  为了鼓励年轻学子潜心治学,积极投身于汉语名词研究,本次会议特设“青年学生论文竞赛”单元,鼓励原创、开拓性的名词研究成果。组委会共收到37篇参赛稿件,经论文竞赛委员会组织专家双向匿名盲审,遴选出11篇论文进入竞赛。11月7日晚,参赛选手现场报告论文,评委无记名打分,浙江大学刘星同学、北京大学尹常乐同学荣获本届 “青年学生论文竞赛”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耘鸣等四位同学荣获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李聪等五位同学荣获三等奖。

  闭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王珏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王珏教授指出,“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是国内唯一一个名词研究方面的专门会议,本次会议中涌现出一批年轻的学者,充分展现了名词研究学术团队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