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第三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作者:会务组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4-06-28
字号:

  2024年6月22日,“第三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和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主办,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甘肃简牍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协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简牍研究中心和《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编辑部承办。

 

 

  本次研讨会设置了两场大会报告和三个分会场,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多个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些高校及机构包括韩国首尔大学、日本岩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台湾的台湾大学,以及中国大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北大学,以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研讨会聚焦于出土文献的语言文字问题,特别是简牍帛书、甲骨金文、玺印写本等领域。其中,简牍学和敦煌学的研究论文占据了大约六成,这充分展示了出土文献研究重要省份的特色和优势。通过这次研讨会,与会代表们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推动了简牍学等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

 

 

  开幕式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洪帅教授主持。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马世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一室副主任王志平研究员,韩国木简学会会长、首尔大学人文学院金秉骏教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钊教授先后致辞。

  洪帅教授回忆了前两届会议的召开情况。2022年8月,第一届会议受疫情影响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的。第二届会议于2023年8月召开,是线下会议。前两届都是国内会议,第三届会议已升级为国际会议,三届会议的召开见证了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学科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简牍语言文字研究。

 

 

  马世年院长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及文学院在简牍学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实施情况,指出本次会议既立足于敦煌的“国际性”视野、又聚焦其境内丰富的汉塞边关遗址与出土汉简资源的特别意义。他希望借此契机,加强汉语言文字学的学科建设,促进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整体协调发展。进而切实推进学校“简牍学”一流学科的建设,使得“冷门”不冷,“绝学”有继。

 

 

  王志平研究员强调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新学问源于新发现,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出土,汉语史研究者面临着甲骨学、金文学、简牍学、敦煌学等地下材料带来的挑战,语言学研究需要与简牍学、出土文献研究等多个学科紧密合作,实现学术研究的相互融合和良性发展。

 

 

  金秉骏教授指出,作为韩国木简学会会长,他认为韩国的简牍研究应更多地借鉴中国的简牍资料。韩国的简牍数量较少,要深入理解简牍的根本性质,必须研究中国的简牍资料。韩国古代文书中的许多内容,如行政文书格式和词汇,源自秦汉帝国的文书行政体系。因此,为了准确解读韩国古代文件,不仅需要研究秦汉时期的资料,还应包括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出土资料。

 

 

  刘钊教授指出,敦煌因其出土的大量汉简和敦煌遗书而成为研究出土文献的重要地点。简牍语言文字研究最初是古文字学的一个分支,但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这一领域逐渐发展壮大,有独立成为新学科的趋势。战国至魏晋时期的简牍数量庞大,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语料,对传统观念和认识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促使相关学科为此进行相关的调整。西北师范大学在西北汉简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随着“简牍学”进入甘肃省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学术集刊的创办为西北汉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平台。他强调简牍新材料的重要性,并展望了简牍学和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的辉煌未来。这次国际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西北师大在西北汉简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也将在中国古文字研究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会进行了两场主旨报告和三场小组报告。复旦大学刘钊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董志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蒋冀骋教授、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彭睿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魏德胜教授、北京大学孙玉文教授、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张俊民研究员、北京大学胡敕瑞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黄仁瑄教授、湖北大学石锓教授、日本岩手大学广濑薰雄教授、清华大学李守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王志平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龙国富教授、韩国首尔大学金秉骏教授、中国台湾大学徐富昌教授等就悬泉汉简、居延汉简、张家山汉简、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吐鲁番出土文书、甲骨文、金文等出土文献的文字考释、词汇演变、音义匹配、语法关系等问题作了大会报告。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就以上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分组报告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专家分为三个小组,围绕简牍帛书、甲骨、金文、敦煌吐鲁番等出土文献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涉及文字、音韵、训诂、词汇、语法等多方面研究,体现了“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一贯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特质。

  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一室副主任王志平研究员主持,清华大学程浩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赵家栋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熊加全教授分别代表三个小组做分组总结。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副主任肖晓晖研究员做大会总结,他对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特别感谢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简牍研究中心、《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编辑部以及洪帅教授团队。他指出已成功举办三届的“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建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湖南师范大学蒋冀骋教授代表与会专家做大会感言,高度赞扬了本次会议,认为本次会议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必将大力推动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的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圆满成功,不仅为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跨学科交流的宝贵平台,而且极大地激发了简牍学研究的新活力。这一盛会对文学院语言文字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同时也为学校争创“简牍学”一流学科注入了强劲动力,具有深远的推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