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第九届《中国语文》青年学者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作者:会务组 来源:《中国语文》编辑部 时间: 2024-10-22
字号:

  第九届《中国语文》青年学者论坛于2024年10月19日至2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文》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各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三十位专家及青年学者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袁丹副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曼、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教授、《中国语文》编辑部主任刘祥柏研究员分别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袁丹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曼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朱国华教授

《中国语文》编辑部刘祥柏研究员

  为期两天的会议中,青年学者的报告内容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涉及历史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计算语言学等诸多领域,语料扎实、方法得当、论证严密。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陈忠敏、方梅、郭锐、陶寰、杨军、真大成等专家参与点评。特邀专家针对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材料的阐释及运用等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特邀专家还和青年学者分享了近期成果,报告的题目有:陈忠敏《音类的特征与语音演变》、陶寰《宗族社交网络下的方言传递与推平——以佛山北郊粤语的效、咸、山摄二等字为例》、杨军《〈释文〉“齕”“紇”注音反映的语言事实和音变》。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陈忠敏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梅研究员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郭锐教授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陶寰教授

苏州大学文学院杨军教授

  闭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吴勇毅教授主持,刘祥柏研究员代表《中国语文》编辑部同与会专家、青年学者就办会形式、期刊投稿等问题交流意见,特别强调《中国语文》的发展与青年学者的联系由“扶持”转变为“依赖”,鼓励青年学者开拓进取,并对此次论坛承办方致以热忱感谢。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吴勇毅教授

  《中国语文》青年学者论坛已成功举办八届(含更名前的“《中国语文》青年学者沙龙”)。该论坛为编者与专家、青年学者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也为培养学术新锐、推动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言题目(按音序排列)

  蔡一峰 《殷卜辞“皇于土方”与战国竹书“皇于天下”合证——兼谈甲金文中的“皇伐”与“广伐”》

  陈忠敏《音类的特征与语音演变》

  邓 盾 《词从何来?——以现代汉语表性状重叠式AA的身份考察为例》

  黄 河 《新时期的中国文化区域:计算社会语言学的方法》

  嵇华烨 《竺法护译经系“吴国佛典风格”语艺社群的语言学证据》

  李姣雷 《四川湘语“长沙话”的来源探讨》

  梁逸云、陶 寰 《宗族社交网络下的方言传递与推平——以佛山北郊粤语的效、咸、山摄二等字为例》

  凌 锋 《互补分布音类关系的内部标准》

  马国彦 《从引述性否定看话语方式和句法形式的联系》

  倪志佳 《方言比较与本字考证——以通泰方言为例》

  盛益民 《高频动词的历史重建:以吴语给予动词“拨”为例》

  史濛辉 《苏州方言的历史分期与语音变化——基于近一百五十年的考察》

  宋华强 《中古通摄合口泥精组入声在四川官话中的洪细及演变》

  王平夷 《武天片方言古知系合口字的读音——兼论武天片与黄孝方言的关系》

  吴君如 《系统对应与相似性:汉语方言字音关系的计算研究》

  杨 军《〈释文〉“齕”“紇”注音反映的语言事实和音变》

  袁 丹 《汉语方言细音前来母字塞化音变现象再分析》

会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