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31届年会召开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5-07-21
字号:

  2025年7月2日至4日,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31届年会(The 31st Annu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IACL-31)在意大利威尼斯大学(Ca’ Foscari University of Venice)召开。本届年会由威尼斯大学承办。会议共收到论文提要407篇。经专家匿名评审,录用论文提要122篇。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比利时、新加坡、法国、西班牙、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国的13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届年会。会议共报告论文105篇,其内容涉及句法、语义、语音、音系、形态、语用、类型学、汉语方言、话语分析、语言获得、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文教育及科技、话语分析等诸多领域。

  会议开幕式由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31届年会承办方威尼斯大学马振国(Giorgio Francesco ARCODIA)教授主持,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潘海华教授代表学会致辞。

  本届年会共邀请4位专家做大会主旨报告,分别是(按发言顺序):香港中文大学潘海华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陶红印教授、匈牙利语言学研究中心(Hungarian 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s)包甫博(Huba Bartos)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胡建华教授。以上4位教授大会主旨报告的题目如下:

  潘海华: Formal Semantics and Chinese Grammar

  陶红印: Integrating AI Technologies in Chinese Discourse Analy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包甫博: Chinese Bilingual Lexicography in the Vortex of the AI-Revolution

  胡建华: The Growth of Children’s Syntax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全体会员大会于7月4日下午由会长潘海华教授主持召开。根据学会章程,理事会宣布原任副会长包甫博教授接任会长。新任会长包甫博教授发表了就职致辞。

  随后,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执行秘书长李宝伦教授宣布了副会长、理事会的选举结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胡建华教授当选为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副会长;萧月嫦(捷克帕拉茨基大学)、王敏(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野原将挥(日本京都大学)、朴敏浚(韩国德成女子大学)、廖伟闻(台湾“中研院”及台湾清华大学)、尤舒翔(澳门科技大学)、吴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当选为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新一届理事。

  本届年会循例设“青年学者奖”(Young Scholar Award,YSA)。评奖委员会共收到33篇符合参赛资格的学术论文,其中有6位青年学者的论文入围“青年学者奖”决赛,分别是:曾绣薇(论文题目: 从海南闽语的给予义双及物结构看原生结构与接触引发迁移的互动)、赖蔚晨(论文题目: 论表示肯定偏向的语气词“吧”和句末 “不是”的源流关系——兼议“罢咱/不咋”的性质)、翁琳佳(论文题目: The new reconstruction of *-s coda in Old Chinese)、翁钰婷(论文题目: 对汉语“连……都/也”结构的程度语义学分析)、孙天也(论文题目:说“瀧”)、王天恒(论文题目: Reconstructing pharyngealized vowels for Qieyun Division II)。经“青年学者奖”评奖委员会评议,最后曾绣薇获得本年度的“青年学者奖”。

  最后,大会宣布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32届年会将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承办,会议拟于2026年7月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举行。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是目前全球唯一的研究中国语言和语言学的世界性学术组织。自1992年成立以来,已先后在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多个地区成功举办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年会,吸引了全世界众多从事中国语言和语言学研究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为汉语及中国境内其他语言在各语言学分支领域的原创研究成果提供了最重要的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