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学术报告预告】张洪明:轻重音及其相关的韵律研究

作者:科研处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17-10-09
字号:

  题 目:轻重音及其相关的韵律研究

  主讲人:张洪明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南开大学)

  时 间:10月16日(周一)上午9 : 30

  地 点:语言所大会议室

  摘要:

  本演讲讨论跟汉语(北京话)轻重音相关的韵律问题。何为韵律?韵律(prosody)一词源自音乐术语,引申用于诗律学、语音学、音系学、界面关系等。检讨汉语学界当下研究,问题不少,把韵律结构研究(study of prosodic structure)、节律结构研究(study of metrical structure)、韵律特征的语音研究(study of prosodic patterns)、诗律研究( study of poetic prosody)混为一谈;混淆不同的韵律单位;不辨语音学和音系学之别等。此项研究将釐清一些基本概念(诸如松紧、强弱、轻重、长短、节奏、音步、韵律词等),还韵律研究以本来面目。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汉语有无轻重音对立。根据词层面超音段特征的性质,人类语言从音系学角度大致可以分为声调语言(tonal language)、重音语言(stress language)和音调音高语言(pitch-accentual language)。汉语作为声调语言,无论从语音学还是音系学角度,都很容易证明在词层面没有结构性、范畴化、系统类的轻重音对立。但尽管如此,学界仍有不同声音,或主张北京话是一个重音语言,或认为汉语有抽象重音。本研究将运用实证方法,通过大数据的验证和数理统计分析,论证这些说法难以成立,并继而讨论什么是音系学意义上的抽象性,证伪“抽象重音”,分析这些缺乏根据的说法是如何陷入理论的误区,以正本清源,从而消除一些错误观点所带来的影响,使汉语的韵律研究能够步入正途。

  主讲人简介:

  张洪明,1981年获复旦大学汉语专业学士学位,84年获复旦汉语史硕士学位,90年获美国加州大学语言学硕士学位,92年获加州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曾分别任教于复旦大学、圣地亚哥梅莎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校,94年起执教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亚洲语言文化系,现为该校中文与语言学专业教授,兼中文部主任。此外,担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南开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分别受聘或受聘过南开大学陈省身讲席教授、复旦大学兼职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名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审音课题组成员、教育部语信司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咨询专家等。

  1999年至2014年担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执行秘书长,现为Routledge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丛书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执行主编、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音系音韵诗律分支主编,并担任多种国内外刊物的编委或特约审稿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音系学、语音与语法的界面关系、历史语言学、方言学、诗律学等,近年的著述包括Syntax-Phonology Interface: Argumentation from Tone Sandhi in Chinese Dialects (2017)和Tonal Prosody in Yongming Style Poems (2015)以及为《当代语言学》特约编审的 “音系学理论与中国境内语言音系研究专号”(2014年第3期)等。

  近两年发表的英文论文:

  Chinese Linguistics in North America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 1, Brill, 2017)

  The Foreign Learners and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lassical Chine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No. 1, 2017)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Tonal Prosody: Argumentation from a Case Study of Shen Yue’s Poems (The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vol. 2, No. 2, 2015)

  Middle Chinese Phonology and Qieyu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A New Approach to Chinese Poetic Prosody: the Case of Pair-wise Tonal Contrasts in Three Yongming Collections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 37,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