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学术报告预告】李晓婷:多模态研究与汉语会话中的手触研究

作者:科研处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18-06-21
字号:

  学术报告:多模态研究与汉语会话中的手触研究  

  时间:2018年6月22日(周五)下午2:00-3:30

  地点: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大楼6层语言研究所大会议室

  主讲人:李晓婷副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

  内容介绍

  互动是多模态的,是由语言、身体、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等多模态资源共同构成的。多模态领域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出现了几个主要流派,比如多模态话语分析、多模态交际、多模态语法和多模态互动研究等。在多模态互动研究领域,最近出现了几个主要研究课题,比如多模态互动单位、多模态语法等等。

  本研究主要运用多模态互动分析的方法对汉语普通话自然会话中的手触(touch)行为及其互动作用进行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手触能够使受试者更加可能准许别人的请求(Crusco and Wetzel,1984)。手触也常见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家庭互动(M. Goodwin,2012、2014;Cekaite,2014)和诊断治疗等医患互动(Nishizaka,2007)。但是,手触的作用在非家庭场景的会话互动中研究得还不多。

  本文运用互动语言学、会话分析和多模态互动分析的方法,研究了6个小时的汉语面对面中会话。分析发现手触主要出现在几种互动环境中,比如开玩笑、请求、改变参与框架等。文章对手触在开玩笑这一互动中的用法进行详细阐述。

  主讲人介绍

  李晓婷(LI Xiaoting),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东亚系副教授、副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互动语言学、多模态研究。现任加拿大中文教学与研究学会理事、Chinese Discourse Studies(“汉语话语研究”丛书)和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Discourse(《汉语语言与话语学报》)编委,Journal of Pragmatics《语用学杂志》、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语言与社会互动研究杂志》、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former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汉语为第二语言杂志》)以及《语言教学与研究》评审。

  主要学术成果:著有专著Multimodality, Interaction and Turn-taking in Mandarin Conversation(由国际语言学领域知名出版社荷兰John Benjamins出版公司出版),在国际知名ISSCI学术期刊和论文集发表论文八篇,作为第一编者编辑的论文集Multimodality in Interaction也即将于2018年8月由国际著名出版社Mouton de Gruyter出版公司出版。主持和参加了多项中国、英国和加拿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7年获得了加拿大国家社科基金(SSHRC),主持研究汉语会话中的不完整话语;2018年合作参与了题为“位置敏感语法:基于汉语口语中的连词研究”的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6年至今,主持加拿大Kule高级研究院(Kul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研究团队基金项目,与另外五位加拿大学者合作研究多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另外还应邀作为合作者参加了德国弗莱堡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等多所国际著名高校主持的多个跨语言对比研究项目,并自2012年受邀成为欧洲多模态研究联盟(Scientific Network of Multimodality and Embodied Interaction)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