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学术报告预告】董秀芳:汉语所谓“中动结构”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2-02-21
字号:

  学术报告

  题目:汉语所谓“中动结构”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主讲人:董秀芳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

  时间:2月28日(周一)上午9:30

  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大会议室

  摘 要:

  “中动结构”的语义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中是用“V之AP”结构来表达的,而这种结构又来源于双小句结构,其中第一个小句的主语(动词的施事)在语段话题的压制下以零形式出现。经过句法融合,两个小句变成了一个小句,经过主观化的过程,表示评价的AP得以进入,最终成为“V之AP”结构,其中AP是句子的焦点,而“V之”变为状语性成分,表达得出AP这个判断的方式或途径。在“V之AP”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汉语的话题突显也起了关键作用。具有中动结构意义的“V来AP”是唐代出现的,具有同样功能的“V起来AP”“V上去AP”“V着AP”是在清代才出现的。这些形式的共同特点是在动词后出现了体标记,而动词后没有了代词宾语。这一变化使得动词的动态性进一步减弱,而状态性增强,也使得谓语部分的结构更为紧密。“中动结构”的演变表明汉语的动词在省略施事主语后会慢慢丧失事件性,成为一种方式(状态)表达。基于“中动结构”的历史来源,可以进一步证明“中动结构”这一概念是比附其他语言的结果,实际上在描写汉语时是不需要的。

  主讲人简介:

  董秀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致力于词汇、句法和语篇的共时与历时研究。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胡绳青年学术奖、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项目)等多种奖项。入选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2016年度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入选2019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出版专著《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再版)、《汉语的词库与词法》(修订再版)、《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现象与规律》,主编著作和教材各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