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学术报告】董秀芳:汉语所谓“中动结构”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作者:焦一和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2-03-03
字号:

  2022年2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中文系董秀芳教授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做了题为《汉语所谓“中动结构”的来源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当代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完权研究员主持,参加者包括来自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单位的数十名老师及同学。

董秀芳教授

  现代汉语中比较典型的“中动结构”(如“这辆车开起来很快”“这把刀用起来挺顺手的”)通常具备“论元错位”与“非事件性”两大特征,该报告即以此类中动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汉语中动结构的起源,并讨论其根本性质。

  董秀芳教授指出,中动结构的语义在古代汉语中主要由施事不出现的“V之AP”结构(如“舂之易而食之香”)来表达,而这种结构又是由表示两个事件之间的假设关系的双小句结构“V之则VP”(如“击之则鸣”)演化而来的。鉴于此,报告集中解决三个问题:

  1. “V之则AP”是如何产生的?

  2. V的前面为何不出现施事?

  3. 双小句是如何演变为单小句的?

  董秀芳教授认为,两个事件之间的假设关系通过“主观化”变为事件与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主观化的过程使得形容词性成分可进入第二个小句,于是形成“V之则AP”结构。由于V的施事主语是“离题主语”,与语段话题不同指,故受到压制而被省略。随后经过句法融合,两个小句变成了一个小句,其中AP是句子的焦点,而“V之”变为状语性成分,表达得出AP这个判断的方式或途径。

  从历时角度来看,具有中动结构意义的“V来AP”始见于唐代,“V起来AP”“V上去AP”“V着AP”则始见于清代,其共同特点是动词后的代词宾语消失,同时出现了体标记。这一变化使得动作的动态性进一步减弱,谓语部分与主语的结构关联更为紧密,表明汉语的动词在省略施事主语后会慢慢丧失事件性,成为一种方式(状态)表达。在现代汉语中,这类结构仍有一些特点反映了其底层的双小句来源。

  董秀芳教授强调“对汉语某个具体句法结构的分析不能背离汉语句法的全局性特征”,指出汉语中所谓的“中动结构”本质上就是汉语话题结构突显的产物,中动结构就是一种话题结构,其主语是话题,谓语是述题,这与汉语的其他话题结构没有实质性差别。因此,没有必要比附其他语言专门设立“中动结构”的名目,汉语中所谓的中动结构可看作一种“方式评判句”。

学术报告现场

  董秀芳教授的报告视野开阔,贯通古今,材料丰富,逻辑严密,论证扎实,在充分把握汉语特点、尊重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精彩的理论分析,极具说服力和启发性,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张伯江所长、刘探宙研究员、胡建华研究员、杨永龙研究员、储泽祥研究员、方迪博士、赵绿原博士、池明明博士等纷纷发言,针对汉语中动结构的不同类型、汉语中动结构历时演化的过程与机制、中动结构中的评价性成分与话题及事件的关系、主观化理论与三域理论的解释力,以及个别例句中的疑问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及问题,董秀芳教授充分吸收了大家的意见,并一一做出了回应。

现场讨论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