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学术报告】朱冠明:再析《颜氏家训·风操》“时以为笑”

作者:于方圆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3-02-21
字号:

  2023年2月2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朱冠明教授应邀在社科院语言所做了题为《再析〈颜氏家训·风操〉“时以为笑”》的学术报告。该报告由当代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完权研究员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朱冠明教授

 

学术报告现场

 

  《颜氏家训·风操》有这么一则记载: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乙子称其父已往。时以为笑。如此比例,触类慎之,不可陷于轻脱。

  为何“时以为笑”?即乙子有何过失,遭时人嘲笑?这涉及到对本段文字的准确理解。朱冠明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时以为笑”进行了分析:

  一、以往的观点

  据周法高《颜氏家训汇注》和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的记载,自清代起,对于为何“时以为笑”,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误言‘其父’”,认为儿子称呼父亲不应该称为“其父”,因此遭到了嘲笑;第二种是“不明‘早晚’”,认为笑点在乙子不懂“早晚”这个词的意思,答非所问;还有一种是“‘已往’犯讳”,认为“已往”有已经死了的意思。第一种理解混淆了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因此多不为人采纳,这里主要对后两种理解进行分析。

  二、谁不明“早晚”

  汪维辉(2019)不同意以方一新、王云路(1993/2018)为代表的将“时以为笑”归因为乙子不明“早晚”之义的观点,认为当时的人是懂得“早晚”这个新兴口语词的,不存在答非所问,提出原因在于乙子答语“已往”有言其父“已亡”之嫌。但汪文以篇题“风操”为“士大夫的风度节操”则于理未安。

  三、“风操”是什么?

  篇题“风操”是指士大夫所应遵循的种种礼仪规范和南北风俗习尚,而非指个人的风度节操。本条写乙子因不慎而为时人所笑,与前文写刘氏兄弟为避父讳而一生处处留心却依然防不胜防有关,刘氏兄弟是过于谨慎, 而乙子则是过于不慎,因此颜之推告诫子弟要“触类慎之”。

  四、“已往”犯讳吗?

  “往”是多义词,含“去往”“死亡”等义,“去”也一样有这两个义项,都存在言语中造成歧义的可能性,但同时期的语言材料中能够见到不少“已去”的使用。无论古今,都不将这种词作为避讳的对象,因此乙子为时人所笑的原因不在于“已往”。

  五、“顾宅”的确解

  “顾”有“返回”之义,在当时即属于书面语而非口语。甲问话用“书语”,符合历来文人阶层的谈话习惯。乙子因未明“顾宅”为“返家”义,仓促作答,以致答非所问,故“时以为笑”。

  朱冠明教授的报告角度新颖,材料丰富,论证全面,引发了在场学者的热烈讨论。赵绿原博士、李明研究员、储泽祥研究员、姜南副研究员、杨永龙研究员、赵长才研究员、完权研究员等学者,先后就“顾宅”“旦”“早晚”等词的理解与朱冠明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现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