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上午,日本同志社大学文化信息学部语言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沈力教授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做了题为《谈单音节语言的构词层级问题——基于汉壮语言对比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语言研究所所长张伯江研究员主持,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举行。社科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及部分其他高校的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沈力教授从自然语言词形这个角度入手,讨论单音节语言和多音节语言的词库与词法、句法部门之间的关系:究竟什么是单音节语言,由单音节词组成的连续体是合成词还是短语?
普通语言学的传统理论认为构词一般在词法和句法两个不同的部门处理。
图1中,词法部门中的词法合成词的目的是在丰富词库的同时减轻人们的记忆负担。所以词法部门构成的合成词需要词库登录(Lexicon registration)。另一方面,在句法部门的句法合成词的目的是简化短语的繁杂形式,从而可以减轻人们的表达负担。因此,句法合成词一般不需要词库登录。
沈力教授认为上述构词理论是在多音节语言数据基础上建构的,并不完全适用于单音节语言的事实,并重点讨论典型单音节语言的构词特点,没有词法合成词,为丰富词库而构成的合成词主要是句法合成词。
沈力教授结合壮语、日语与汉语的相关变调现象进一步讨论构词类型差异。如广西马山壮语、北京话和日语“词调组合”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马山壮语用“词调调节法(Prosodic Adjustment)”构词,保留原词的原始声调音阶的基础上,以同音阶相应低调方式形成连读调。日语用“词调统合法(Prosodic Integration)”构词,失去原词各自词调,代之以一个全新词调(用[ ]表示词调的高调)。马山壮语只用“词调调节法”构词,日语只用“词调统合法”构词,北京话合成词则兼而有之,上声合成词需要用“词调调节法”,而轻声合成词则需要用“词调统合法”。相对而言,壮语合成词内部关系较为松弛,日语合成词内部关系较为紧密。
马山壮语作为典型的单音节语言,其合成词词调受句法层次“最小姊妹关系”制约,非最小句法姊妹关系的成分不能跨层构成连读变调。
首音节同样是35调,(1a)(1b)均为最小姊妹关系的动宾格式,可以形成连读变调。(1c)主格名词与动词组之间不能形成最小姊妹关系,二者不能变调。
北京话作为非典型的单音节语言,不仅在句法层次上构词(词调调节法:连读调),也在词法层次上构词(词调统合法:轻声词)。北京话在句法层次中存在形态句法规则(Morpho-syntactic rule),词调调节类的合成词可以通过“动词分离法(VSR)”构成二次派生。比如“反省什么?”会分离成“反什么省?”之类的。壮语看不到这种类型的动词分离形式。
沈力根据构词词调的差异揭示不同语言的词库类型差异。单音节语言的构词一般是在句法层次上实现的,而多音节语言的构词一般是在词法层次上实现的。多音节语言需要词库登录的词一般只在词法部门构成(单纯词和合成词)、不在句法部门构成,而典型的单音节语言需要词库登录的词只需要在句法部门构成(如句法合成词)。北京话并非典型的单音节语言,所以也部分地出现在词法部门构成的词法合成词。
沈力教授的报告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张伯江研究员、李爱军研究员、储泽祥研究员、刘祥柏研究员、王伟副研究员、夏俐萍副研究员等与沈力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场学术报告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