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学术报告】夏全胜副教授:名词和动词的加工机制

作者:张帆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4-01-25
字号:

  2024 年 1 月 22 日上午,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夏全胜副教授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做了题为“名词和动词的加工机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当代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完权研究员主持,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单位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夏全胜副教授本科、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南开大学,博士毕业后赴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及现代语言学系做博士后。现为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实验语音学。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Journal of Phonetics、Lingua、《心理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获得天津市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天津市“131人才”第二层次等奖项。

  此次讲座中,夏全胜副教授首先全面介绍了名词和动词加工机制的研究背景,指出该问题是心理语言学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历史上大体有两次研究热潮。第一次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与失语症研究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名词产出困难的病人病灶主要出现在颞叶,动词产出困难的病人病灶主要出现在额叶,进而提出了动词和名词处理的额-颞分离假说。第二次热潮出现在本世纪的前10年,得益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和相关研究的蓬勃发展,然而研究最终呈现的结果却缺乏一致性。

  介绍过研究背景后,夏全胜副教授以研究问题为导向,梳理了过往取得的成果。名词和动词加工机制研究主要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

  其一,名词和动词的加工是否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关于该问题的研究涵盖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结果显示,名词和动词的加工在时间维度上存在差异,但不同研究得出的差异并不一致;在空间维度上,名词和动词的加工是否具有彼此分离的神经基础尚无法确定,额-颞分离假说(名动分离假说)在面向正常被试的研究中未能得到充分证实。

  其二,如果名词和动词的加工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原因是什么?这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主要存在三种假说,分别为词汇说(lexicalist view),组合说(combinatorial view)和涌现说(emergentist view)。词汇说认为词类信息储存在词汇编码中,该假说预测名词和动词在单独呈现时的加工就存在差异,而且加工差异在认知加工早期就会表现出来。组合说认为词类信息没有包含在词汇编码中,只有和其他成分或形态标记组合在一起,才能区别名词和动词,故名词和动词的差异主要来自使用环境(context)和形态。该假说预测名词和动词在单独呈现时的加工没有差异,增加使用环境或形态变化后才会产生差异。涌现说也认为词类信息没有包含在词汇编码中,但仅仅依靠使用环境和形态标记不足以明确名词的动词的区别,语义在区别名词和动词中扮演重要的作用,名词和动词的差异应主要来自语义。由于单独呈现的名词和动词已包含了语义信息,涌现说预测名词和动词在单独呈现时的加工有差异,且差异不会表现在认知加工的早期阶段。过往关于英语和汉语的研究显示,英语名词、动词研究更支持组合说,即名词和动词的加工差异主要来自于形态和使用环境;汉语相关研究则一部分支持组合说,一部分支持涌现说,由于汉语的形态不发达,名词和动词加工的差异可能来自使用环境,也可能来自语义。

  夏全胜副教授指出,当前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划分面临三个公认的难题,即汉语动词出现在主语和宾语位置、“N的X”结构中心语位置,以及和名词一同处于并列结构中的时候,究竟是动词,还是转变为了名词。当前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较少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设计,故相关成果无法为解决汉语词类划分难题提供直接证据。为解决上述问题,夏全胜副教授及其团队以学界密切关注的关键性句式和结构为基础,精心设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N的V”结构中V在心理加工上与N无异,“N的V”就是“N的N”;在主语位置上,名词、动词和名动兼类词认知加工也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汉语名词和动词的认知加工处理存在共性。

  讲座的最后,夏全胜副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指出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研究应与汉语语言学本体研究深度结合,力争以实验手段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同时,研究名词和动词的加工机制,应重视语言类型的影响,加强汉语与英语等语言的对比研究,在语言比较中深化关于语言本质的认识。

  夏全胜副教授的报告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刘探宙研究员、完权研究员、张帆助理研究员、候瑞芬副研究员先后与夏全胜副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场学术报告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