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书报资料中心近日发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和《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研究报告》(2016年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研究员入选中国语言文学类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共有四十七位学者最终入选,其中语言类学者两位)。
语言所的期刊《当代语言学》和《中国语文》均进入语言文学学科类期刊转载指数排名前30,《当代语言学》全文转载九篇,在语言文学学科期刊中排名第20,全文转载率19.15%,排名第8,综合指数排名第14。
《中国语文》全文转载八篇,在语言文学学科期刊中排名第26,全文转载率10.81%,排名第18,综合指数排名第18。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
(2016年版)
根据研制报告介绍,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定义为:一定周期内,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数量较多且被学术同行评议为论文质量较高的作者。主要采用了转载分析法和同行评议定性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转载分析法
转载分析法是通过一次文献被著名学术期刊、文摘等全文转载、摘要、索引的数量和比例等数据,分析期刊、科研机构、论文作者等学科分布、机构分布、研究领域等情况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同行专家对论文的再次定性评价结果开展的量化分析。
此次评选的基本指标包括:
转载量:指某作者2013-2015年被复印报刊资料学术系列刊全文转载的论文篇数之和。这个绝对量指标反映了作者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优质论文的数量,可大体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成果贡献力和影响力。
篇均得分:指某作者在2013-2015年被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所有论文的篇均同行评议得分。这一指标可大体反映出作者被转载论文的质量差异。
2013-2015年作者转载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作者转载综合指数=0.7*三年转载量之和的归一值+0.3*三年篇均得分之和的归一值
(2)同行评议法
在遴选同行评审时,面向2011-2015年间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的作者(约4万名),广泛征集其对初步评选结果的意见,并根据这些评审意见对初选结果进行修正。
同行评议时按作者所在的主要学科进行分类评价,评价标准包括:论文质量、学术能力、学术规范、学术声誉和学术影响力。
在中国语言文学领域共有47位学者最终入选,见下表(按姓名音序排列):
刘丹青,1958年生于江苏无锡,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语文》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长,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裁判长。研究领域以语法为主,兼及语音、词汇语义、文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对象覆盖古今汉语,吴、江淮、徽、粤等几大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及外国语言。
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研究报告
(2016年度)
据介绍,该排名根据人大复印资料近100种学术系列期刊在2016年度转载的学术论文数据,对中国人文社科期刊和教学科研机构进行了统计排名。
转载排名的有效数据
2016年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有3个方面的有效数据:
(1)转载量:被复印报刊资料学术系列期刊全文转载的论文数(不包含非学术文章)
(2)发文数:原发刊的刊发论文数
(3)论文得分:每篇被转载论文依照”指标体系“评出的量化得分。
转载排名的基本指标
根据以上3个方面的数据,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形成了3个基本指标:
转载量、转载率和篇均分
(1)转载量主要反映了期刊或作者机构被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绝对量情况。
语言文学学科期刊全文转载量排名
(2)转载率主要反映了期刊优质学术论文的占比情况,即该期刊被复印报刊资料2016年度全文转载的篇数/该刊当年总发文数。
语言文学学科期刊全文转载率排名
(3)“篇均分“是指某期刊或作者机构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的平均得分。
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
综合指数既反映了期刊或作者机构全文转载的绝对量情况,又反映了期刊或作者机构论文转载的相对量情况,是对转载量、转载率、篇均分三项指标的加权求和。
语言文学学科期刊综合指数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