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言学沙龙第337次【通知】

作者:沈家煊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17-12-04
字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言学沙龙第337次【通知】

  题 目:超越“主谓结构” 

  演讲人:沈家煊(学部委员)  

  时 间:2017年12月7日(周四)上午9:30 

  地 点:语言所大会议室  

科研处  

                2017年12月4日  

超越“主谓结构” 

  用“主谓结构”来套汉语,好比一个小框框套不了一张大画像,特别是套不了汉语大量的流水句、四字格、排比对偶、比喻典故、互文回文。在汉语里地位类似印欧语主谓结构的基本物,从一般指号学意义上讲,是“所指”和“所以指”的耦合(signifié-signifiant coupling),在语言学意义上是“所谓”和“所以谓”的耦合(that predicated - that predicates coupling)。印欧语主谓结构是“以续为本,续中有对”,汉语不仅是句子,大到语篇,小到短语,都是“以对为本,对而有续”的耦合结构。汉语“大语法”决定了这种“对”是多重性的,不仅是语法和语义的对,也是风格和声韵的对。这种对是宽泛意义上的“比喻”,即“比对着说”,对中国人而言,比对着说才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才产生新的意义。如果说“指”(pointing)是语言的起始或准备,那么“所指-所以指”比喻耦合接近语言构造的本源,语法上的主谓结构应视为这个本源衍生的产物。以对话性和互文性为本,汉语的指号学不需要“解构”,因为汉语本来就处在后结构主义所主张的状态。 

  关键词  主谓结构  耦合结构,所指-所以指,所谓-所以谓,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