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
2009年度语言研究所“五四青年学术演讲会”于5月21日在所会议室举行
二等奖
方 强:面向言语生成研究的三维生理调音模型的构建与控制
刘探宙:烟台话的量相关结构
潘雪莲:疾病的命名与词典释义
王冬梅: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功能
王伟(男):新版《现汉》外来词修订的小结
2008年度
2008年度语言研究所“五四青年学术演讲会”于5月15日在所会议室举行。
二等奖
李 明:说“定知”
刘探宙:一元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现象
刘祥柏:问从何来:汉语疑问句的整合
潘雪莲:科技条目注释语文化的实现途径
孙志阳:再说“胜”与“败”
王 伟:汉语时体系统隐喻中的视觉因素
2007年度
2007年度语言研究所“五四青年演讲会”于5月17日在所会议室召开,演讲会由党委书记蔡文兰研究员主持。九位青年同志参加了此次演讲会:“别义关系与别义造词”(杜翔)、“论汉语方言中的后口化鼻音及去鼻化历史音变”(胡方)、“汉语复合反身代词先行语三级选优方案”(刘探宙)、“古汉语动名转形的历史考察”(宋亚云)、“了然于心·预料之中·预料之外——句末“的”的语气词功能及其与“呢”的比较”(唐正大)、“如何区分‘了1’和‘了2’”(王伟)、“N的V”做宾语时对谓语动词的选择”(王冬梅)、“汉语口语对话中的‘嗯’‘啊’类话语标记研究”(殷志纲)、“字母词探源”(张铁文)。有关专家就演讲内容作了精彩的点评。演讲结束后,所长沈家煊研究员谈了自己的两点感想:1、这次演讲的内容从深度、广度上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涉及了新的领域,象字母字;大部分还是老问题但有了新的作法,对老问题的研究视野开阔了,能够通过比较来研究老问题,例如汉语和外语的比较、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比较、普通话和方言的比较、成年人语言和儿童语言的比较,这些老问题只有多方位比较才有所进步;2、演讲水平和演讲时间的掌握上有了提高,这不仅仅是演讲技巧上的提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演讲内容的认识程度上面的提高,同时讲评人对点评也很认真。
会后,经所学术委员会审评,评出一等奖三名名:“论汉语方言中的后口化鼻音及去鼻化历史音变”(胡方)、“了然于心·预料之中·预料之外——句末“的”的语气词功能及其与“呢”的比较”(唐正大)、“如何区分‘了1’和‘了2’”(王伟),二等奖五名: 别义关系与别义造词(杜翔)、汉语复合反身代词先行语三级选优方案(刘探宙) 古汉语动名转形的历史考察(宋亚云)、“N的V”做宾语时对谓语动词的选择(王冬梅)、汉语口语对话中的“嗯”“啊”类话语标记研究(殷治纲)
2006年度
2006年度语言研究所“五四青年演讲会”于4月27日在所会议室召开,演讲会由所长沈家煊研究员主持。七位青年同志参加了此次演讲会:“《现代汉语词典》修订举例”(杜翔)、“元音的声学与发音:以宁波话为例”(胡方)、“多重强式焦点共现句式”(刘探宙)、“合称、总称、统称的区分及运用”(潘雪莲)、“关系化语序与指示成分位置的类型学研究”(唐正大)、“再论‘了2’的句法定位”(王伟)、“试论元代的‘汉儿言语’”(祖生利)。有关专家就演讲内容作了精彩的点评。演讲结束后,所长沈家煊研究员谈了自己的几点感想:这次演讲会年轻人有新的观点表达出来,新的学术观点往往覆盖过去老的观点,年轻人思维敏捷,有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次青年同志准备很努力,论文质量和演讲水平也有提高。所里学术形成了尊老爱幼的风气,逐渐形成了老、中、青和谐发展的局面。
会后,经所学术委员会审评,评出一等奖两名:“元音的声学与发音:以宁波话为例”(胡方)、“试论元代的‘汉儿言语’”(祖生利),其余参加者均获得二等奖。
2005年度
2005年度语言研究所“五四青年演讲会”于5月12日在所会议室召开,演讲会由副所长董琨研究员主持。四位青年同志参加了此次演讲会:“梵汉对勘在汉译佛经语法研究中的价值”(龙国富)、“现代汉语的反身代词”(刘探宙)、“‘别’字句的语义”(项开喜)、“《新华字典》(第10版)中与地名相关字条的修订”(张铁文)。有关专家就演讲内容作了精彩的点评。演讲结束后,所长沈家煊研究员谈了自己的几点感想和希望:语言学工作者必须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悉一种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也应懂得一些;语言事实的描写工作并没有作完,对于语言事实的观察没有止境;要正确对待主流,对主流不能不闻不问,要积极参与主流问题的研究,学术观点的创新往往是针对主流观点的;作好学术资料的查找、收集、鉴别工作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会后,经所学术委员会审评,所有参加者均获得二等奖。
2004年度
2004年度语言研究所“五四青年演讲会”于5月13日在装修一新的所会议室召开,演讲会由副所长董琨研究员主持。六位青年同志参加了此次演讲会:“从词汇兴替看‘做’、‘作’的分合”(杜翔)、“修订本《现汉》对同音同形词举例分析”(王楠)、“‘吗’字是非问句的语调韵律特征”(熊子瑜)、“《妙法莲花经》‘VO已’中‘已’的来源及其类型学考察”(龙国富)、“‘面向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索引结构设计”(张宏)、“所内部网数据库检索系统”(吴杰)。各位讲演者在结束演讲后,有关专家就演讲内容作了精彩的点评。演讲结束后,所长沈家煊研究员在总结中指出:五四青年演讲会是我所重要学术活动之一,作为学术单位,今后要多开辟此类学术交流的渠道,为繁荣学术研究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会后,经所学术委员会审评,所有参加者均获得二等奖。
2003年度
由于受“非典”影响,我所一年一度的学术活动“五四青年演讲会”推迟至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和“高研演讲”同时举办。今年的两个演讲会由所科研处和行政办公室共同主办,会议和秋游活动结合进行,地点选在京郊良乡区,会议之余还组织大家进行了
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和旅游采摘等。 15日下午和16日上午分别举办了“高研演讲会”和“青年演讲会”,演讲会在董琨副所长的主持下开得热烈而紧凑。此次“高研演讲会”有7位副研以上的学者报名参加:《情感语音分析》(李爱军);《先秦汉语语序特点的类型学观照》(刘丹青);《几个方言词的读音问题》(覃远雄);《‘起去’的语法化未完成及其认知动因》(王灿龙);《试说‘x不比yz’格式的语用功能》(吴福祥);《<左传>中表率领义‘以’的语法化程度——兼论古汉语介词与动词的区分标准和方法》(赵大明);《‘雅言’新考》(王志平)。有8位同志参加了“青年演讲会”的演讲。沈家煊所长对两场演讲会给予了高度评价,“高研演讲会”后他说,语言学科内部不应该有内部间的隔阂,学术研究要眼界开阔,不仅要注重本学科内部的发展,而且要对其他学科有所影响和启示。从本次高研演讲来看,大家能打破学科界限,同时关注国外同行的研究状况,这点很好,今后高研演讲希望有更多的正研参加。“青年演讲会”后他说,大家准备都很充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学术水平,语言所的希望在年轻一代,从科研规律来说,一方面对年轻人的探索要有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年轻人要有超越老师的思想,作到这一点,必须要有良好的学风,年轻人还要掌握先进的研究工具,比如外语和计算机,尤其在学习外语方面,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有些年轻人虽不是直接从事科研工作,如全身心投入本职工
作,同样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青年演讲会”结束后,综合学术水平和演讲技巧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评奖,最后评出一等奖2名:《从言语到言语行为——试谈一类词义演变》(李明);《普通话疑问词韵律的语音学分析》(胡方);二等奖3名:《略论语文词典收词的系统性》(潘雪莲);《词典编撰的自动化处理平台——汉语词典编辑系统介绍》(王伟);《国家863语音识别语料库RASC863——四大方言区地方普通话语料库》(殷治纲);三等奖3名:《‘走’对‘行’的替换与‘跑’的产生》(杜翔);《语料库与XML语言》(张弘);《姚秦译经中的事态助词‘来’》(龙国富)。
2002年度
语言所举办五四青年读书交流会
用学术活动的形式纪念五四青年节是语言所多年坚持的一项活动,每年五月进行的五四青年演讲会受到全体科研人员的重视。今年的演讲会由所科研处、工会和行政办公室共同主办,会议和春游活动结合进行,地点选在京郊官厅水库边,会议之余组织大家旅游和文体活动。
在沈家煊所长的倡议下,今年很多青年学者选择谈读书体会和读书心得的形式参加演讲。11名同志报名参加演讲。演讲会在董琨副所长的主持下开得紧凑而热烈,大部分同志都运用电脑和电子投影设备,预先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熟练的操作给演讲增色不少。
沈家煊所长对本次演讲会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官厅湖水平静如砥,远山朦胧,快艇飞驰,外界景物一动一静,学问之道也是如此:做学问要有平静的心态,心静如水才能作得进去;也要有心动,有思想的勃发和拼命的劲头。今年的演讲一类是研究成果的报告,一类是读书心得,讲的都很好。词典室的几位同志的报告事先还在室里作了精心准备。现在书和文章出了很多,大家不一定都读到,通过交流每人都受到启发,有新书介绍,也有古书新读,有专业书,也有非专业书。做研究要克服封闭状态,要了解人家的研究,开阔学术视野。最近江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发表五点希望,第一点是增强创新意识,今天的读书报告会有很多同志提到创新,学问要有师承,更重要的是突破和发展老师的观点才能青出于蓝,我们提倡超越前贤。读书交流会今后还要继续进行下去,通过交流可以增进了解,谁有新的想法或心得都可以向科研处提出,安排在所的学术沙龙或者学术报告会上进行交流。
此次演讲会后还进行了评奖,根据学术水平和演讲技巧等方面综合评议,最后评出一等奖五名:口语韵律研究与标注中存在的问题(李爱军)、汉语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李明)、普遍语法原则与现代汉语语法(刘探宙)、《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读后(张铁文)、元代白话碑文中复数词尾“每”的特殊用法(祖生利);评出二等奖六名:刘淑学《河北中古入声字今读》读后(刘祥柏)、试论《说文解字》的隐性声训(孟蓬生)、动词的控制度和谓宾的独立性之间的共变关系(王冬梅)、学会思考选择创新(潘雪莲)、新千年关于《现汉》的思考(王伟)、“吗”源流小议(杨永龙)。
5月9日(星期四)上午9:00在所会议室举行。
演 讲 题 目
李爱军 口语韵律研究与标注中存在的问题 一等奖
李明 汉语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 一等奖
刘探宙 普遍语法原则与现代汉语语法 一等奖
刘祥柏 刘淑学《河北中古入声字今读》读后 二等奖
孟蓬生 试论《说文解字》的隐性声训 二等奖
潘雪莲 学会思考 二等奖
王冬梅 动词的控制度和谓宾的独立性之间的共变关系 二等奖
王伟 (女) 寻找新奶酪 二等奖
张铁文 《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读后 一等奖
祖生利 元代白话碑文中复数词尾“每”的特殊用法 一等奖
杨永龙 “吗”源流小议 二等奖
2001年度
2001年度“五·四”青年学术演讲会定于5月17日(星期四)在所会议室举行。
演讲人 演 讲 题 目 奖项
刘祥柏 徽州方言f-、h-分混问题 一等奖
张 洁 论《切韵》时代轻、重唇音的分合 一等奖
殷治纲 基于语料库的时长处理 一等奖
刘川民 关于新词新语词典的收词 无
张铁文 新词语中的另类------字母词语 二等奖
2000年度
5月18日(星期四)上午9:00在所会议室举行。演讲请按后附名单顺序准备,演讲者每人限时15分钟,讲评限时3分钟,请大家掌握好时间。
演讲人 演 讲 题 目 奖项
陈肖霞 朗读语篇和自然口语的音段标注 一等奖
刘祥柏 汉语方言小称变调成因考察 一等奖
王 伟 情态词“能”的语用推理 二等奖
王灿龙句法组合中单双音节选择的认知解释 二等奖
项开喜 汉语的双施力结构式 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