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来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自1989年以来,每年5月举行青年学术演讲会。2020年的“五四”青年学术演讲会因疫情而延期至10月29日举办,共有9位青年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内容涉及现代句法语义、历史句法语义、语音学、词典编纂学等。语言研究所科研人员和博士生、博士后等共60多人参加了演讲会。
《中国语文》编辑部博士后田婷:《讲述行为与“对”的话语结束功能》
非应答性的“对”常见于讲述行为中句子的结尾处,其功能的表达及演变可从其在类独白及自然对话的分布中推知。本报告考察了类独白及自然对话中的非应答性“对”的分布及功能,认为在类独白语体中,非应答性“对”多用于结束陷入僵局的序列或长叙述,亦标示着序列的终结;而在对话语体中,“对”总是附于扩展能力有限的序列对的后件之后,是对听话人一致性表达的认可,也是序列结束的标志。“对”的非应答性特征,是听者回应语音形式的交叠或脱落规约化的结果。
方梅研究员点评:报告从互动的角度考察了“对”的话语结束功能,选题和发现都有一定新意。该研究立足真实口语材料,在话语形式分析的基础上,从语法、韵律及多模态几个角度做了论证,在事实挖掘、论证方法及材料上都有创新。本报告揭示出过去只关注书面语或机构性话语不容易发现的一些现象,说明了相似形式在会话中的功能差异。这种描写是过去提倡的用法分析的一种,相关发现对口语中信息的处理也有应用价值。研究的结论基本可信,两点问题可供进一步思考:首先,本次考察是否有反例,或“打星号”的情况?第二,有没有研究总结的规律无法涵盖的情况?如果有,也可以进一步思考出现反例的原因。
《新华字典》编辑室范文杰博士:《日本古辞书〈运步色叶集〉及其研究价值》
《运步色叶集》是一部室町时代日本人以中国古字书和注疏等训诂材料为蓝本、并在《节用集》其中一类的基础上增补改编而成的通俗辞典。作者不详。全书以头音将一万七千余个词语归入到伊吕波四十四部。它不仅是记载日本中世语言文字材料的重要典籍,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是极为难得的珍贵文献,在汉语言文字研究、辞书编纂及文献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郭小武研究员点评:从选题来看,作者视野开阔,有跨越国界的学术眼光,体现出良好的学术论文驾驭能力。这篇论文在语言文字学研究、辞书编纂实践和文献整理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学术引领性、实用性。其新颖独到的选题路径,对同道学人也具有方法论方面的启发意义。文章中外互证、古今相参,论证扎实细致,广度、深度兼具;作者的演讲图文配合,深入浅出,可谓相得益彰,充分反映出作者学养深厚,学风很正。文中还提到《运步色叶集》存在校勘不精等问题,就学术研究来说,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做法。同样需要看到,本文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如对引用的日语字词若能随文注释,将更便于读者理解。
新型辞书编辑室张娟博士:《数量结构修饰名词时定语标记“的”的隐现研究》
数量结构修饰名词时“的”的隐现情况很复杂,与数量结构的外延作用相关。数量结构修饰名词时通常不带“的”,但有的可以带“的”,是因为数量结构的外延作用比较强但又不那么强;各类数量结构带“的”能力不一样并形成连续统,是因为数量结构内部不同质且各类型数量结构的外延作用是个连续统;又因为数量结构的外延可以被主观弱化,这种条件下,带“的”能力增强;数量结构有时外延作用很弱,因此有必须带“的”和带“的”占优势的现象。这些“的”的隐现现象都遵循了一条规律:数量结构在整个名词短语中所发挥的外延作用的强弱决定了“的”是否隐现、是否可以隐现、是否容易隐现以及是否必须隐现。
储泽祥研究员点评:报告首先把不能带“的”到必须带“的”的连续统展示给了我们:一个人——一身(的)汗——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这是因为确定外延的定语倾向不带“的”,刻画内涵的定语倾向带“的”。一方面是不同数量结构对外延和内涵的限定能力有差别。另一方面是不同量词对外延和内涵的限定能力不一样。论文从数量结构和量词在限定概念能力的差别方面来探讨“的”的隐现问题,有相当强的解释力,是很有启发性的一项研究。文章如果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做些阐述,论述会更加牢靠。带“的”的数量结构,是否具有谓词性?谓词做定语通常需要带“的”,这也是值得进一步挖掘的地方。
句法语义研究室赵青青博士:《现代汉语通感映射的方向性——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发现,现代汉语中的通感呈现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映射方向:(1)基于规则的(rule-based)绝对单方向(unidirectionality);(2)基于频率的(frequency-based)偏向型方向(biased-directionality);(3)双方向(bidirectionality)。因而,现代汉语与印欧语在通感的映射方向上并不完全一致,不支持通感具有跨语言普通映射模型的假设。此外,通感同时受到感觉体验性机制(embodiment mechanism)和脑神经机制(neural mechanism)的制约,因而也不支持通感仅仅是人类脑神经连接的语言实现这一假设。
王灿龙研究员点评:这项研究是从现代语言学,具体说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通感现象。1.研究表明了中国语言学者在通感的研究领域不缺位,跟上了国际语言学的步伐,填补了国内研究的一项空白;2.研究思路非常开阔,不是简单的局限于典型的通感实例,而是基于大规模语料,全面系统地考察汉语系统中通感的语言表达形式。正是基于大规模语料,所得的结论真实地反映了汉语的事实;3.研究充分表明西方学者提出的通感映射模型在汉语中并不成立。这是很有意思的发现。人类大脑的生理基础和认知机制基本相同,那么为何汉语在映射的方向上和西方语言有所不同,可以做进一步思考。最后提出两个问题:一、通感映射和隐喻有什么关系?二、比拟和通感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赵绿原博士:《青海甘沟话的增宾结构》
在青海民和甘沟话中,动词可通过添加形态标记“-给[-kei]”进行一类增价派生,在基式结构基础上增引一个语义上的外围论元做宾语。派生后的结构是一类增宾结构(applicative construction)。甘沟话的增宾结构根据增引宾语语义角色的不同分为五类,分别引入接受者宾语、受益者宾语、处所宾语、手段宾语和时段宾语。甘沟话的五类增宾结构与民和土族语相关表达有结构上的对应关系,但土族语中没有典型增宾结构,甘沟话的增宾结构是接触影响下汉语系统内部协调的结果,结构的分布和意义都受到汉语动词“给”的语义制约。
杨永龙研究员点评:增宾是及物化的过程,增加新论元,同时动词上有形式表现。大家较熟悉的语言现象中,一些结构与applicatives相关,但无论是古汉语中的“夫人将启之(为之启)”,还是现在汉语的“跑生意”、英语中的“Bake me a cake(Bake a cake for me)”,动词上都没有外显的形式标记,不能看作典型的增宾结构。该文不但论证了甘沟方言中确实存在增宾结构,增宾结构的几种类型,还讨论了结构中形态标记“给”的来源,汉语“给”不同语法化路径的关系等。该文内容丰富,将甘沟话中与增宾结构相关的现象详实、准确地揭示出来,无论是对语料的归纳总结还是运用理论解释现象,都为讨论相关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野,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
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博士后张磊:《近代汉语准定语句式的历时演变研究》
准定语结构及其构成的句式在句法形式和语义表达之间存在错配(mismatch),并且涉及到句法、语义、语用、韵律等不同层面的接口问题,近年来学界对此十分关注。历史语料显示,准定语句式萌芽于宋元,经明清时期发展,到清末民国时期成熟。该句式可细分为对象关涉型、动作计量型、技能评价型及角色分配型四类,文章在系统梳理各类准定语句式的历时演变脉络的基础上,探究其来源及形成过程。
杨永龙研究员点评:吕叔湘先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注意到准定语现象,朱德熙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准定语”并做了分类分析。在现代汉语领域,从分类描写到句法推导到认知解释,关于准定语句式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是在历时语法研究方面,还很不充分。本文从历时文献入手,通过扎实的语料考察,让我们看到了准定语句式的来源和发展演变过程。从中可以看到,对象关涉型、动作计量型、技能评价型、角色分配型四种类型的准定语句式,产生的时代各不相同,来源及形成路径各异。该文分析细致,下了很大的功夫,是很有意义的研究。
语音研究室博士后曹冲:《辅音送气与否在声调产出和感知中的作用》
在辅元(CV)音节中,辅音的发音方式通常会影响后接元音的基频起始点(onset f0),造成基频曲线的“局部抖动”。本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基于实验语音学方法,从声学出发,以送气与不送气对立特征为例,探索汉语普通话中辅音送气与否对声调产出与感知的影响,并尝试从产出和感知两个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基频扰动现象背后的认知方式。
熊子瑜研究员点评:该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设计一系列实验,考察了普通话送气辅音和不送气辅音与声调在产出和感知两个方面的互动。实验设计合理,数据分析规范,得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结论。有关声调产出与感知的研究数量众多,该研究选题独特,从音段入手,考察了音段与超音段之间的交互,加强了我们对声调的产出与感知受到音段相关特性影响的认识。希望后期可以从产出与感知之间的关系对语音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词典编辑室王迎春博士:《名词比喻义的两种主要释义模式:“像……”和“比喻……”》
名词比喻义在词典中的释义模式形式多样,其中“像……”和“比喻……”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名词比喻义的两种主要释义模式。通过比较发现,这两种释义模式在使用条件上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像……”释义模式多用于相似点语义类型是形状的名词比喻义,“比喻……”释义模式则多用于相似点语义类型是性质的名词比喻义。正确掌握这两种释义模式有助于发现名词比喻义释义中遗漏的相似点、冗余或不匹配的相似点,从而优化和改善词典释义。
谭景春研究员点评:《现汉》释义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本次演讲内容就是有关《现汉》释义的。报告对于事实描写得很清楚。提出“像+喻体=比喻”、归纳出相似点的语义类型和两种释义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释义模式做了详细的分析。这些对理解《现汉》的释义,以及如何解释比喻义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作者可以对为什么存在两种释义模式,它背后的原因,以及两种模式在释义中的作用做进一步深入的挖掘,使得文章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新型辞书编辑室申小阳博士后:《现代汉语否定词的位置变化及其成因分析——以“建议不”与“不建议”为例》
汉语里存在否定词的左右位序跟否定词的语义辖域不一致的例外情况。如“建议”“认为”“觉得”等意见性动词,否定词“不”用在前边跟用在后边意思接近。汉语这些例外情况,是本就如此,还是后来发展出来的用法?初步考察语料发现,“不”用在“觉得”“希望”“打算”“赞成”前边,是汉语本就如此。“不”用在“建议”“认为”前边的情形则是后来发展出来的用法。本研究以“建议”为例,追究“不”的位置发生转移的缘由。研究发现,后起的“不建议”的用法大约形成于“五四运动”前后,是晚近时期英汉语言接触影响的结果。“不建议”具有委婉、留有余地等语用功能,在汉语中有存在的价值。
方梅研究员点评:报告旨在探讨现代汉语否定词的位置变化及其成因。文章以“不建议VP”和“建议不VP”为例,使用了大量的翻译语料来证明“不建议VP”是晚近时期汉英接触影响的结果。该项研究工作不只具有词汇研究、还具有语法研究的价值。既往关于否定转移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从英汉语言接触视角对否定转移的成因进行探讨和阐释的还较少。因此,该选题有新意,研究发现也很细致。至于说现代汉语后起的“不建议”否定语序是向英语借用的结果,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论证。“建议”是晚近的一个新词,在“五四运动”之前,汉语里表达“不建议”是不是就不能用否定词位于动词前的语序进行句法表达,需要再思考。进而提示可以多关注其它否定标记,比如“没”“别”“不用”等出现在否定结构不同语序的一些特征,有利于进一步细化否定结构“不建议VP”与“建议不VP”两个并存语序在句法、语义及语用等方面特征的差异。
自由讨论阶段发言人:刘探宙、郭小武、方梅、张伯江、方迪、刘祥柏、田婷、李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