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所大会议室举办2022年度高研学术演讲会。演讲会由张伯江所长主持,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中国语文》编辑部和词典编辑室的5位学者做了精彩的学术演讲。根据防疫要求,演讲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全所共70余人参加。
01 赵长才研究员
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赵长才研究员在题为“‘行’的词缀化与‘X行’双音词的产生”的演讲中指出,《现代汉语词典》 “行”义项⑦释义为:“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节动词前):另~通知|即~查复。”他以汉语史文献语料为依据,从历时角度考察“X行”中“行”的词义演变及“X行”双音词产生的过程,探讨这类双音词形成的机制。认为“行”经历了一个由一般实义动词发展为虚义动词,再进一步语法化,进而经过重新分析,与其前面的其他词语(通常为副词、代词或动词、形容词)结合后演变为词缀的过程。从文体类型来看,“X行”早期主要用于政书、法律文件、司法案例等典章制度类文献中,明清时期开始扩展到小说、话本等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献中。“X行”双音词在近、现代汉语中盛衰消长的发展演变以及作为词缀的性质和地位,可以为词典释义的进一步细化处理提供参考。
赵长才研究员
02 唐正大研究员
《中国语文》编辑部唐正大研究员在题为“评价性言语中主观性的表达层级与主从句问题初探”的演讲中谈到,评价性言语是言者主观性表达的典型载体。言者主观性表达可以是层级性的。任何一个体现言者意图的有意义评价,都可以看作自顶而下切分而得到的主观性层级。言者构建这种层级结构的关键在于主观性让渡,在自然语言中的主要表现如:主句现象的从属化(例如语气/情态成分的从属句准入)、评价对象(包括实体、状态或事件)的通指化等。主观性让渡的目的是,言者将自己的评价权临时让渡给虚拟的公众常理,在此基础上,言者或隐、或显、或赞、或否地给出最终评价。该报告对这种层级结构和主观性让渡的句法语义表征与限制进行了探讨。
唐正大研究员
03 侯瑞芬副研究员
词典编辑室侯瑞芬副研究员在题为“汉语双音与三音弹性词分析”的演讲中指出,汉语的弹性词意义相同而词长可变,这是交际需求与省力原则互动的结果。由短而长是语义表达的需要,伴随着语义的充实,同时也是汉语的一种形态手段;而由长而短是省力原则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保证了用最少的形式表达最多的意义,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词汇长度不会无限延长,是汉语的一种构词方式。
侯瑞芬副研究员
04 潘雪莲副研究员
词典编辑室潘雪莲副研究员在题为“对《现汉》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的演讲中着重探讨了近年《现汉》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从而提出了个人的有关思考:如何保证词典的卓越性、如何保证词典的品质可控、如何保证词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形成词典问题的重大决策等。
潘雪莲副研究员
05 杜翔研究员
词典编辑室杜翔研究员在题为“词典释义的原则与方法——以《现代汉语大词典》的编写为例”的演讲中讲到,《〈现代汉语词典〉编写细则》指出:“释义要力求明确、周密,力避含混、疏漏。”结合《现代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实践,他提出词典释义的一般原则——科学性、准确性和系统性。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实现的方法:(一)掌握资料。1.语文条目:搜集典型语料→归纳语义;2.百科条目:依据权威资料→提炼知识。(二)总结规律。归纳同类释义规律→1.检验已有条目→修订;2.编写新词新义→增补。(三)研究理论。设置专项研究,把编写实践上升为辞书理论。
杜翔研究员
在5位学者演讲之后,参加会议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
演讲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