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今日语言学 → 学人 → 学者风采

曹剑芬:吴宗济先生学术思想简析

作者:曹剑芬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2019-04-12
 

  编者按:
  
今天是吴宗济先生(1909~2010)110周年诞辰纪念日,本刊转发曹剑芬老师发表在《中国语音学报》(第3辑,2012年)上的文章,纪念这位国际著名语音学家,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之一。

  摘要
  
著名语音学家、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之一的吴宗济先生,对中国语言学、特别是现代语音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语音学界备受尊敬。

  吴先生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国内首次系统地采用声学和生理测量的方法,通过对汉语普通话元音、辅音及声调的系统实验分析,揭示汉语元音、辅音和声调的客观生理和声学特性,推动了实验语音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首开中国协同发音研究的先河,通过对普通话不送气塞音和擦音音节内部及音节之间辅一元、元一辅音之间的协同发音考察,归纳出相关的声学模式,从发音生理上解释了汉语语音顺向或逆向的同化现象。同时,还运用协同发音原理解释汉语的连读变调现象。

  (三)采用乐律上的“半音”作为研究和处理字调与句调的度量单位,并提出了从赫兹标度换算为半音程标度的原理和方法。

  (四)继承和拓展了赵元任先生的语调思想,揭示了汉语语句中的必然变调规律和或然变调规律,在进一步阐述声调和语调关系的基础上,发现短语调群在不同语语调中遵从“移调规则”,解决了赵元任当年“暂时没有想岀好法子”的难题,建立了从中性语调到感情语调的转换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为语音合成制定了相应的韵律标注系统和合成规则。

  (五)开创了汉语篇章韵律的探索,他以愤怒兼命令的感情句为例,对情感语调和篇章韵律的声学表现进行了考察;同时,还巧妙地吸收和融会贯通自然话语跟诗文、乐律及书法、绘画等艺术表达手段的某些共通性,进一步深入剖析了汉语篇章韵律的特点。

0.前言

  敬爱的吴宗济先生虽然离开我们越来越远了,但他的学术思想和奋斗精神仍然活跃在语音学者的心中。吴先生是国内外语音学界备受尊敬的著名语音学家,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之一。在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作为一位视野广阔的学者,他潜心于汉语语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致力于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著述,对中国语言学、特别是现代语音学的发展做岀了杰出的贡献。

  他这70多年不平凡的音路历程,恰似一部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发展史,代表着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现代语音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同时也折射岀世界范围内现代语音学及言语工程学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前进步伐。因此,深入研究他的学术思想,认真总结他的理论体系,必将有助于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现代语音学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70多年艰苦漫长的音路历程中,他始终站在现代语音学研究的最前线,辛勤耕耘,艰苦跋涉。正如林焘先生在《吴宗济语言学论文集》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他是“中国语音学现代化几十年来唯一一位自始至终的参与者,也是最有权威的见证人”。因此,挖掘和研究吴先生的学术思想,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发展历程,更有助于激励我们学习吴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奋斗精神,沿着吴先生开拓的道路奋勇前进,让中国语音学为人类语音科学宝库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得2009年7月底的一天,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跟我联系,说是《暨南学报》要推介一批国内语言学界老一辈、依然健在的知名语言学家,目的在于挖掘学术思想及理论体系。希望我给学报的“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学术思想专栏”写一篇关于吴宗济先生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的稿子。基本要求是:第一部分,生平简介;第二部分是主体,要求分章节挖掘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并做简单评述。要求评论要客观,不要过于溢美。

  我因向来不善于此类撰稿,加上时间又很紧迫(要求9月底截稿),便建议他们找我们语音室的领导或其他先生撰写。但是,他们坚持认为我写最合适,因为我最了解吴先生。理由是,文章旨在挖掘其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而不是学术成果介绍,而“吴老所做的研究,有不少是开创性的和奠基性的。一般人比较难以把握这个主题,所以关于吴老的学术思想研究的文章,还有劳您拨冗赐稿”。他们这么一说,似乎我是“责无旁贷”,也就不好再推了。但是,心里是实在没底。何况,要挖掘的是语音学界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学者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唯恐有渎职责,不仅对不起先生,也对不住读者。然而,由于时间紧迫,已不容犹豫了,便赶紧列了一个写作大纲,去找研究室领导李爱军,正遇上她准备岀差,未及仔细商量。于是,我干脆就把写作大纲用邮件发给了吴先生,希望听听他老本人的意见。可是,此事一直未有回音(我本以为是吴先生不便对此发表意见,实际上是因为那一段他的病情正好有些反复,因而无暇顾及此事),而编辑部对稿件又催得很紧。情急之下,我只好凭着自己的理解,参考此前给吴先生祝寿时收集的一些资料,匆匆搞了个急就章,来不及征求研究室同人的意见,就于2009年10月9日交给了编辑部。同时将稿子发给了吴先生,请他过目并尽快提出反馈意见,以便刊出前加以修订。10月中旬,我实在等不及了(因学报是11月出版),便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吴先生家征求意见,不料竟得到了先生的首肯。他喜出望外地说:“没想到你对我这么了解啊!你总结得很好,比我自己说得都清楚。我的东西你最理解,别的人不一定弄得清楚。这么多年了,咱们俩在这行当里最能够说到一起,以后要多接触接触。”还说:“这下好了,我可以放心大胆、大摇大摆地走了!”当时,我虽觉察到他话里的一丝悲凉,但情感上宁愿他是在开玩笑。文章于2009年11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刊出。

  本文是在上述文章基础上适当增删修改而成,权当为大家进一步研究吴宗济先生的学术思想起个头。

1.生平简介

  吴宗济(1909—2010),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际语音科学会议常设理事会荣誉理事。字稚川,笔名齐鲁、齐水。籍贯浙江吴兴,生于山东济宁。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即就业于清华大学出版事务处从事编辑工作。1935—1940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与丁声树、董同龢、杨时逢3人同为著名语言学大师赵元任的“四大助手”。1956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音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院语音学导师。1979年起当选为国际语音科学会议常设理事会理事、《声学学报》和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编委。1981年起,历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语言与生理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言学报》第5、6届主编。1995年被聘为北京语言学会顾问。1999年当选为国际语音科学会议常设理事会荣誉理事。2000年被聘为国家863智能计算机成果转化基地顾问。2006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荣誉学部委员。曾先后赴捷克、前东德、瑞典、丹麦、美国等国考察,多次出席在日本、前苏联、法国、瑞典、丹麦等国举行的国际语音科学会议、国际语言学家会议以及国际言语处理学术会议,在国内外语音学界享有极高的声望。

  要想了解吴宗济先生的学术思想与理论体系,首先必须了解他那丰富多彩的学术生涯和漫长而引人入胜的音路历程。

2.学术生涯与音路历程

  吴宗济先生在语言学和语音学领域经历了70余年的学术生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汉语方言调查和实验语音学研究。由于早期受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关于语音学须用“实验以补听官之缺”的启蒙以及著名语言学大师赵元任的语调理论熏陶,吴先生在他的毕生研究中,充分运用现代语音学的先进理论和实验手段,不仅对汉语普通话语音音段的声学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而且对超音段的韵律特性及其在言语工程等方面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他的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汉语语言学中语音方面的许多积疑,而且进一步发扬光大,揭示了汉语的若干前所未识的语音性质,如协同发音及语调等方面的许多特点,为促进中国语言学和语音学的现代化做岀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吴先生的研究推动了实验语音学在中国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汉语语音学的理论水平,成为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2.1 第一阶段

  从1933年起,师从罗常培和王力先生学习音韵学和语音学;1935年起,师从赵元任和李方桂先生从事方言调查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以及语音的实验研究。当时,抗日战争即将全面爆发,他们在十分动荡的局势下,以广西的武鸣为中心,在百色、龙州、天保等地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壮语调查,现场录制了大量方言对话,并一丝不苟地记音、整理,撰写调查报告。这次调查,为我国的方言调查积累了最初的经验和素材。这一阶段,除了合作编著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及《湖南方言调查报告》以外,还发表了“调查西南民族语言管见”和“武鸣壮语中汉语借字的音韵系统”等论文。这些文献在我国方言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特别是《湖北方言调查报告》,调查材料系统而完整,审音精细,描述详尽,配有比较清晰的音档,绘制了全省方言地图,这在当时的中国堪称绝无仅有,为后来的方言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国方言调查研究的代表之作。“武鸣壮语中汉语借字的音韵系统”一文则对研究西南方言和粤方言以及壮语、双语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2 第二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除了前期参加过推广普通话和语音教学工作以外,主要致力于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实验研究。首先,从普通话单音节入手,对元音和辅音的生理和声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还开创了汉语普通话语音区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这一时期先后在国内外发表了许多专著和论文,不但揭示了语音的客观生理和物理特性,同时还系统地介绍了实验语音学的仪器和方法。专著有《普通话发音图谱》《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和《实验语音学概要》;论文除了早期的“普通话元音和辅音的频谱分析及共振峰的测算”和“一种分析语音的重要仪器——语图仪综述”以外,还有“谈谈现代语音实验方法”(论文连载)和“实验语音学知识讲话”(论文连载)。这一阶段的研究, 不但为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打开了中外语音学者沟通的途径。同时,也为现代语音学在语音教学、语病矫治、言语工程等方面的应用积累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2.3 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吴先生学术生涯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主要从事汉语协同发音、语调特性及韵律模型方面的开创性探索。协同发音研究是探索言语产生机理的一个部分,在中国,吴先生是开创这方面研究的第一人。他不但首先分析了普通话音节中塞音及擦音跟元音之间的协同发音的声学模式,而且带领整个研究室对普通话语音音段和超音段的协同发音展开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同时也推动了整个语音学界在这方面的探索。在语调研究方面,主要针对汉语作为声调语言的特点,探索语句中声调变化的规律。

  20世纪80年代前后,鉴于“人—机对话”系统的研制与发展,言语工程和语音学的结合在国内迅速提上日程。作为研究室主任的他,立刻调整了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一方面加强了跟语音通讯工程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一方面立刻组织力量,开展了语音合成系统的研制。在吴先生的领导下,国内第一个语音规则合成系统——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普通话语音规则合成系统——很快就诞生了。这个系统的诞生便是语音学基础知识及相关参量跟言语工程结合的直接结果。与此同时,吴先生也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专门致力于普通话语音信息处理及语音合成自然度的实验研究。这一时期,吴宗济先生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为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科学技术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数据,同时也为完善和发展实验语音学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以后,吴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代语音学及传统的汉语音韵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并力图把它们跟言语工程的应用相结合。

  这一阶段是他学术理念的高度升华阶段,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收入2004年出版的《吴宗济语言学论文集》。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吴先生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是在70多岁以后做出的,这从先生的《语言学论文集》可以看出。先生虽78岁退休,但因工作需要,又被返聘,继续奋斗,直至86岁才算正式离开工作岗位;然而,实际上他是退而不休,始终没有离开语音学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吴先生焕发了学术青春,研究活动异常活跃,学术成果特别丰硕。仅以收入《文集》的论文而言,几乎100%都是这一阶段发表的,而其中的50%又都是86岁退居家中以后的研究成果。这还不算2004年《文集》出版之后发表的那部分,如“《汉语语法问题》解决了汉语语音韵律分析的难题”这样极有分量的论述。所以,应该说,吴宗济先生不仅是个世纪老人,更重要的是个罕见的“世纪语音学家”!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202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5063号-1

邮编:100732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电话:010-85195379

mail:kyc_y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