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中国语言学年鉴2022: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五)

作者:王春辉 等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4-05-13
字号:

 

六、语言服务研究

  2007年,语言服务作为学术概念正式提出。近五年,语言服务内涵不断丰富、研究问题持续更新。2021年,语言服务研究重点聚焦应急领域与产业、行业发展,探讨应急语言服务、语言服务业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经验与发展趋势。

  (一)应急语言服务研究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为抗击疫情,“战疫语言服务团”迅速行动,率先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实践,学界也迅速响应。2020年,应急语言服务研究应运而生,出现众多研究成果,讨论应急语言服务的学理基础、路径方略等。2021年,国内应急语言服务研究进一步推进,深入理论探究、总结各方经验、聚焦人才培养。

  应急语言服务理论研究对象从基本概念转向服务内容,应急语言服务类型细化。李宇明《应急语言服务的教育问题》(《语言服务研究》第1辑)在应急语言服务有三大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急语言服务教育的四大目标,并进一步指出应急语言教育的五种类型,包括:社会应急语言服务、学校应急语言服务、应急语言服务团教育、应急救援者的应急语言服务培训和应急语言服务的专业教育。沈骑、陆珏璇《全球城市外语能力指标体系构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 将应急服务能力作为评估城市外语服务能力的指标之一,具体包括两类服务:针对外籍人士、外国移民等群体的紧急外语服务和为外籍残障人士或老人提供的特殊语言服务。刘永厚、殷鑫《中国应急语言服务的现状和提升路径》(《语言服务研究》第1辑)提出应急语言服务涵盖应急语言政策法规、应急语言产品和应急语言人力资源三要素。张馨元、李霞《应急语言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以“备急语言研究、应急处置语言研究、善后语言研究”为基本类别,梳理了三种应急语言服务下的各种具体服务的理论研究情况。陈练文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将应急语言服务对象划分为生理性、社会性、心理性语言弱势群体,其应急语言服务需求层次可以分为基本需求、适度需求和高级需求。康喆文、王铭玉《应急语言策略探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将应急语言策略概括为三类:制度策略、资源策略和技术策略。

  应急语言服务实践研究关注国内外经验,深入探讨应急语言服务的服务过程、特点、问题与方略,强调应急语言学建设与人才培养。王立非、李昭《中美日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建设对比与启示》(《语言服务研究》第1辑)分析对比了中、美、日三国的应急语言服务团的机构部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人员构成与培训、语言技术以及各自局限,认为我国应急语言服务应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专业人才储备,参与行业科研创新、推进产学研共同发展,整合调用社会资源、搭建统一联动平台。肖俊敏《土耳其灾害应急语言服务项目实践及启示》(《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第2期)分析了土耳其灾害应急语言服务项目的服务团组织、管理机制和人员组成,总结了土耳其应急语言服务的经验与问题。郑咏滟根据新冠疫情期间上海危机沟通实践调查结果,将危机沟通语言管理过程概括为:注意→评估→调整与实施→反馈。相似地,魏家齐、朱伟、王春辉也探讨了应急语言服务中的沟通问题,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沟通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风险沟通的三项原则、三个视角和三个强化,并提出了具体方略。王海兰、李宇明《试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应急语言服务需求》(《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第2期)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应急语言服务需求,认为大湾区需要的应急语言服务包括:应急语言服务产品、服务活动、服务机制、应急语言人才与应急语言学学科建设。除此之外,本年度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对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作了具体深入的专项研究,论述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能力构成、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等,如李迎迎、潘晓彤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构探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滕延江《应急语言服务者胜任力与应急语言人才评价》(《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等。

  (二)语言服务业研究

  当论及语言服务产业、行业、职业等语言服务业态系统时,国内外研究中最早、最常提及的是“语言翻译业”。近五年的语言服务业研究显示,语言服务的内容方式、覆盖领域不断拓展,已经涵盖语言知识服务、语言技术服务、语言工具服务、语言使用服务、语言康复服务、语言教育服务等多种类型。本年度研究围绕语言服务业发展,重点探究语言服务业的市场需求、驱动因素、标准建设、人才培养、发展路径等问题。

  探寻语言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路径。郭小洁、司显柱《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路径探索》(《中国翻译》第3期)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与机理提出语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创新产业化以及产业创新化;建立正式及非正式制度;文化融合、开放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倪兰、唐文妍、和子晴、孙玲《中国手语服务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语言产业研究》第1期)研究指出国内手语服务行业以小微企业为主、缺乏高端手语翻译人才,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手语翻译教育、培训、认证体系,缺少昂也监管与法律保障,无法满足特殊人群的语言需求。王传英、杨靖怡基于中国本土跨国公司语言服务需求特征,提出语言服务业发展应高度重视多语种服务能力、走专业化路线、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健全语言服务业治理。李成静、范武邱《全球语言服务产业融合与演进研究》(《外语电化教学》第5期)概括了全球语言服务产业融合具有三种模式:互动-延伸型、重组-替代型、渗透融合型。全球语言服务产业演进呈现出全业化、范围化、路径化的特点。

  相关研究还有徐珺、王清然的《技术驱动的语言服务研究与探索:融合与创新》(《外语电化教学》第5期),蒙永业、王校羽、刘智洋的《中外语言服务标准化现状分析及建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等。

  探究语言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本年度大部分研究在论述语言服务业发展路径时都谈及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其中部分学者对语言服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作了专项论述,尤其是翻译人才。崔启亮、郑丽萌《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语言服务调查》(《外语电化教学》第5期)调查了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现状,发现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缺乏协同发展、语言服务规范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专业翻译人员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高校语言服务专业规划,语言服务学科在专业设置上应多元化,具体包括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同时,崔启亮《语言服务行业的本地化专业建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 )进一步论述了语言服务的本地化专业建设的内涵、现状,并提出本地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与师资建设问题。黄晓玲、陆晓、赖安《协同育人与商务翻译人才培养》(《上海翻译》第5期)点明了商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提出要搭建国际协同育人平台,以平台为主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开拓国际化实践平台,培养多元化教育力量。傅恒《“学习共同体”式跨境电商语言服务项目课程设计研究——以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为例》(《外语电话教学》第3期)围绕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讨论了跨境电商语言服务项目课程的具体设计,包括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

  语言服务研究兴起至今近二十年,理论与实践研究日趋丰富,与语言产业、语言经济学、城市规划学、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等学科的联系愈加紧密,本年度研究的跨学科化、多元化、具体化趋向明显,在应急语言服务的理论构建、经验总结上有明显推进,但是语言服务业研究的创新性相对欠缺,未能实质性地突破“语言翻译业”和“翻译人才培养”的藩篱。语言服务研究既是语言文字事业的一部分,也是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一部分,语言服务研究的这种“双核”性质应引起学界更多的关注。

 

七、语言国际传播

  语言国际传播立足中文国际教育,从规划的视角展开研究,主要涉及国际传播规划概论、中文国际传播理论问题、传播过程研究和海外话语传播等四个方面,相关研究呈现出服务国家战略、问题意识突出,关注时代因素和注重数据支撑四个主要特点。下文以研究内容为纲作以简要综述。

  (一)中文国际传播研究

  王辉《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国际中文教育:问题与对策》(《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尝试建立一个宏观和微观双重视角的分析框架,探讨疫情之下国际中文教育和线上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李泉《再论汉语国际化规划》(《语言教育》第4期)探讨了汉语国际化规划的目标、原则和理念,并从国内规划、国外规划、模式规划、教法规划、应用规划等角度,进一步展示汉语国际化规划的问题与内容。王春辉《历史大变局下的国际中文教育》[《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 从语言治理与国家治理的角度关注国际中文传播问题,分析了时下历史背景、国际中文教育的成就和挑战,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提出了五大任务和15个具体策略。

  李宝贵、李辉《中文国际传播能力的内涵、要素及提升策略》(《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界定了中文国际传播能力的内涵、要素及提升策略,指出中文国际传播能力的六个要素和传播能力提升的六个着力点。王亚蓝、刘海涛《国际语基本特征的衡量指标探索》(《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以拉丁语、法语和英语为例探讨了国际通用语发展演变的特点与模式,指出国际语的发展路径遵循地理分布的层级规律,语言外因素对语言的国际化不仅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也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国际语的演变通常滞后于国家的兴衰,还进一步探讨了国际语基本特征的衡量指标。

  (三)传播过程研究

  王辉、沈梦菲《汉语真的难学吗——汉语国际形象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从语言复杂性角度阐释了“汉语难学”的含义以及语言复杂性的评估方法,指出"汉语难学"作为一种负面语言形象是存在的,并从声望规划的角度对汉语国际形象的修复提出了建议。韩晓明《“移民—扩散型”语言传播及其特征——以东南亚汉语传播为例》(《民族教育研究》第3期)以东南亚汉语传播为例分析了“移民—扩散型”语言传播及其特征。朱瑞平《论汉语国际传播的风险规避策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 从汉语国际传播的风险源和风险类别划分入手,讨论了规避风险应从传播者、传播途径与方式、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展开,提出了科技赋能、文化赋值、交流赋情和发展赋新的内涵式发展策略,以及化整为零的弱传播、以民心相通为要务、认清传播扩散性的利弊、"以文会友"加深国际友谊、提高民间媒体话语权等风险化解策略。

  (四)海外华语传播

  薛桂谭《中日近代汉字新词的创制与传播》(《牡丹江大学学报》第9期)采用类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历史比较法综合考察了华人移民影响东南亚汉语传播的历史事实和发展现状,梳理、提炼了东南亚汉语传播发展的特殊规律。方环海、沈玲《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汉语活力评估研究——以美国加州圣荷西地区为例》(《民族教育研究》第6期)运用改进后的语言活力评估体系和案例研究法对汉语在美国加州圣荷西地区的语言活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汉字与在圣荷西地区的活力等级为二级,活力程度较低。何洪霞、吴应辉《新加坡华语社区语言使用情况研究》(《民族教育究》第3期)对新加坡华语社区语言使用状况进行量化比较和质性分析,发现华语社区成员语言使用以华语为主、英语为辅;华语传承退化,语言使用内外有别;语言水平表现为华语好于英语;华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发展不平衡;社区成员家庭语言规划具有"双语导向+坚守母语"的特征。姚敏《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华语社区与华语传承》(《语言战略研究》第4期)基于马来西亚统计局调查报告与个人深度访谈指出,新型华文媒体促进了华语的传承和使用,华语的功能空间在马来西亚不断扩展。刘慧《柬埔寨华人家庭语言规划与华语传承调查研究》(《语言战略研究》第4期)调查发现影响华人家庭华语传承的因素主要有华族的自我赋能、华语声望价值以及华语新媒体的传播。李春风《缅甸华语传承模式研究》(《语言战略研究》第4期)通过多种调查方法得出缅甸华语的南北两条传承链,指出国家语言政策对跨境移民群体语言文化有制衡作用、经济价值是激发新生代华人传承的最主要动力、跨境移民群体语言文化被同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另有部分学者调查了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第二、三代华裔的华语传承教育情况,指出家庭语言规划、语言态度对华语传承有显著影响。曹贤文、金梅《美国新泽西州华二代华语传承调查研究》(《语言战略研究》第4期)调查发现周末中文学校、华裔家长及其子女的语言态度和家庭环境是影响美国华二代华语传承的关键因素。韦九报《祖语水平保持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在日华裔青少年为例》(《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在调查日华裔青少年的中文学习动机基础上论证了家庭有关动机是中文水平重要且显著的影响因素。肖自辉的《中缅中老边境四城语言生态调查与评估》(世界图书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基于语言生态评估指标体系对四个城市的语言多样性情况以及区域内各语言的生态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和对比分析。漆亿等《贝宁汉语教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版)从教育环境、教学体系、机构和课程、师资等多角度分析了贝宁的中文教学情况。

 

八、学科建设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在山东威海组织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正式吹响了新文科建设的集结号。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新设置“交叉学科”门类,成为中国第14个学科门类。在此背景下有一批专题和研究聚焦于学科建设发声。

  《语言战略研究》2021年第1期,推出了“语言交叉学科”研究专题。陈平教授主持,由1篇主持人语(陈平)、4篇文章和6篇“多人谈”板块组成。陈平主持人语讨论了交叉学科教学与研究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四篇文章,第一篇陈平历时视角解读了交叉学科的由来、分类、研究方法类型并对未来的语言交叉研究做出展望;游汝杰《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与语言演变》指出现代汉语是历代汉语演变发展的结果,汉语及其方言的现状,不仅与语言本体发展规律相关,也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相关;梁丹丹《理论语言学对病理语言学的贡献》和周鹏《儿童语言习得机制跨学科研究:进展、问题和前景》两文分别聚焦病理语言学和儿童语言习得机制;“多人谈”板块,何莲珍提出做好顶层设计,推动人文社科领域交叉研究,李宇明指出在语言观念和语言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语言学应当更自觉地看待“学科交叉”,为社会人文学科做表率,Stephen Crain概览了语言研究的生物语言学视角,徐大明从跨学科视角阐述了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汪锋展示了面向人类复杂系统的语言学跨学科研究,陆烁提出语言障碍的诊疗急需汉语语言学的介入。

  《中国外语》杂志在2021年第1、3、4期刊发了16篇文章讨论了外语学科建设问题。第1期首篇是王俊菊的文章,指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教育应立足时代发展新需求,从新专业/方向、新培养模式、新课程体系、新理论建构等方面积极尝试,通过自交叉、内交叉、内外交叉、外内交叉等形式,突出“新”“跨”“文”等新文科特点,以此推动外语教育的创新发展,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外语学科的重要作用。然后用13篇文章组成了“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与外语研究”研究专题。曹德明《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外语教育的时代使命》一文指出当前没有给予高端人才培养足够多的关注,外语人才的低层次重复培养,低端人才已出现过剩趋势;程工一文以语言生理基础的研究为案例,提示跨学科研究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汇聚多方面的条件才有可能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何莲珍《新文科与外语学科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一文和刘宏的文章分别以综合性大学和外语院校为例分析了新文科建设的相关探索和实践;胡壮麟《改革永远没有句号》号召外语学科建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改革要一直在路上;宁琦《新时期外语教育的定位与任务》一文和束定芳《研究真问题,构建新生态——中国外语教育教学的瓶颈与出路》一文分别讨论了新时期外语教育的定位与任务、中国外语教育教学的瓶颈与出路;王文斌《对外语教育中国化的思考》一文和修刚《新时代外语专业教育的新转变》一文分析了对于外语教育中国化的相关思考、新时代外语专业教育的一些新转变。其他几篇文章偏向微观,包括封宗信《符号学视角下转喻的认知绕道》、胡开宝《数字人文视域下现代中国翻译概念史研究——议题、路径与意义》、梁茂成《大数据时代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探索》、张辉《批评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多语话语体系建构的探索》。第3期和第4期分别刊发常俊跃《对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及其学科方向设置的思考》(《中国外语》第3期)分析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方向设置方面存在的分歧,进而提出了消除分歧的建议;杨明星《文科时代外交话语学科构建与外语学科转型发展》(《中国外语》第4期)提出“外交话语学”学科群构建可围绕“外交语言学”“外交翻译学”“外交形象学与外交传播学”“外交文学”和“国别区域话语体系”五个方向进行。

  《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期聚焦外语教育学研究刊文9篇。王文斌、柳鑫淼《关于我国外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若干问题》认为看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张天伟《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主要问题和思考》分享了五大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四条建议;李民、王文斌《我国高校外语教育问题研究:外语教育学视角》指出了五大问题;常俊跃等《外语教育学学科建构背景下英语课程的关键问题》调研了各学段英语课程存在的九个关键问题;韩宝成、梁海英《我国基础教育外语考试存在的问题》依据Bachman和Palmer的语言测试有用性框架,分析了中考和高考两项试卷存在的问题;张文忠等《外语教学实践问题调查》探析了对外语教学效果产生较大影响的63种"真问题";杨鲁新、张宁《外语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难题——基于对外语教育学科定位的思考》基于参与教师教育项目的研究实践经验探讨了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张虹等《我国高校本科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调查》基于教材评价框架分析了高校目前使用的本科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蔡静等《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主要问题调查》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分析了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五大问题。

  除此之外,王寅《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期)《体认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2期)的两篇文章阐述了体认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框架,刘兆浩、常俊跃《政治语言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现代外语》第6期)《政治语言学的内涵与外延》(《外语研究》第6期)也用两篇文章介绍了政治语言学的基本情况,崔启亮和郑丽萌《语言服务行业的本地化专业建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以及王立非《从语言服务大国迈向语言服务强国——再论语言服务、语言服务学科、语言服务人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两文专门探讨了语言服务研究的学科建设问题,王春辉《学科发展视角的语言治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 从学科建设的视角历时梳理了语言治理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情况。

  著作方面,Ronald Wardhaugh的《社会语言学引论(第七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月)和Florian Coulmas《社会语言学通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月)由外研社引入;王淑雯出版了《社会语言学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7月)。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中国社会语言学一直在场。

 

本篇完

本篇作者:王春辉 董洪杰 张振达

 

相关链接:

 

 

购书二维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

购买《中国语言学年鉴2022》